-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婦科常見疾病包括陰道炎、盆腔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囊腫等。這些疾病給女性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1.陰道炎:分為細菌性、霉菌性和滴蟲性等。多由細菌、真菌、滴蟲感染引起,表現為陰道瘙癢、分泌物異常。治療常使用甲硝唑、克霉唑、氟康唑等藥物。 2.盆腔炎:多由病原體經生殖道上行感染所致。常有下腹疼痛、發熱等癥狀。治療藥物有頭孢曲松鈉、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 3.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赡軐е略陆洰惓?、腹部腫塊等。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如米非司酮,以及手術治療。 4.子宮內膜異位癥:內膜細胞本該生長在子宮腔內,卻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常有痛經、性交痛等??捎迷腥┩?、達那唑等藥物,嚴重時需手術。 5.卵巢囊腫: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較小的生理性囊腫可自行消失,較大或病理性囊腫可能引起腹痛等。治療根據情況選擇觀察或手術。 女性應重視婦科健康,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注意個人衛生、規律作息、均衡飲食等。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1 12: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可能引起白帶異常的病況有: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宮頸糜爛、淋病。檢查白帶是否正常,要從量、色、質地、氣味幾方面觀察。正常的白帶應該是乳白色或無色透明,略帶腥味或無味;其分泌量、質地受體內雌、孕激素水平高低的影響,隨月經周期而有量多量少、質稀質稠的周期性變化。一般月經期后白帶量少;至排卵期前,由于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促使宮頸腺體的上皮細胞增生,宮頸粘液的分泌量增加,粘液中氯化鈉含量增多,能吸收較多的水分,使排卵期時白帶增多,質稀,色清,外觀如雞蛋清樣,能拉長絲;排卵期后,雌激素水平漸低,孕激素水平升高,宮頸粘液的分泌受到抑制,粘液中氯化鈉的含量也減少,使這時的白帶質地稠厚,色乳白,延展性變差,拉絲易斷。另外,也有些生理現象如妊娠、口服避孕藥時,會出現白帶增多,其原因也與體內雌、孕激素水平的變化有關。總之,治療白帶異常要采用科學的治療方法,選用安全且療效好的藥物,這樣才可能達到治愈的效果。
2024-10-21 12:5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秀麗 主治醫師
廣州市荔灣區華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其他
婦科
-
你好,常見的婦科疾病有以下一些.常見的婦科疾病有僅供參考: 功血: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是現代醫學的病名,是指由于卵巢功能失調而引起的子宮出血,簡稱“功血”. 月經:一般在12歲左右出現第一次月經,也有在臨床上常有不經過排卵而有子宮出血的現象,叫無排卵月經. 性冷淡:性冷淡又稱“性抑制”,“性欲缺乏”,不少已婚女子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性冷淡. 陰道癌:陰道癌是一種少見的陰道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但以繼發性陰道癌多見. 外陰癌:外陰癌是外陰的惡性腫瘤,并不太少見,約為全身惡性腫瘤的1%,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5%. 卵巢癌:卵巢癌是發生于卵巢組織的惡性腫瘤.臨床上可出現下腹不適,腹痛,腹部腫塊,月經紊亂,壓迫等癥狀. 宮頸癌:宮頸陰道部或宮頸管內的上皮細胞所發生的癌變.從組織角度可分為子宮頸鱗狀細胞癌和未分化癌. 子宮癌:多指子宮頸癌.早期可無典型癥狀,晚期侵及直腸可有便血及直腸瘺等癥,全身多合惡液質消瘦等癥狀. 葡萄胎:水泡狀腫塊,妊娠后胎盤絨毛滋養細胞異常增生,使終末絨毛轉成水泡,水泡間連結形狀如葡萄串一樣. 宮頸炎:什么是宮頸炎?宮頸炎是育齡婦女的常見病,有急性和慢性兩種,臨床上以慢性宮頸炎多見. 陰道炎:陰道炎是婦科門診常見的疾病.臨床上以白帶的性狀發生改變以及外陰瘍癢灼痛為主要臨床特點,性交痛也常見.[1] 尿道炎:尿道炎是一種常見病,多見于女性,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非特異性尿道炎和淋菌性尿道炎. 乳腺癌: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乳腺癌是乳房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作用下,發生基因突變,致使細胞增生失控. 乳腺炎:乳腺炎初起乳房腫脹,疼痛,腫塊壓痛,表面紅腫,發熱;如繼續發展,則癥狀加重,乳房搏動性疼痛. 盆腔炎:女性內生殖器(如子宮,輸卵管,卵巢,盆腔腹膜)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炎癥時,稱為盆腔炎. 附件炎:是指輸卵管和卵巢的炎癥.但輸卵管,卵巢炎常合并有宮旁結締組織炎,盆腔腹膜炎,且在診斷時也不易區分. 絨毛膜癌:又稱絨癌,是一種高度惡性的滋養細胞腫瘤,主要發生于育年齡婦女,稱“妊娠性絨癌”. 子宮脫垂:子宮的支持組織損傷,薄弱使子宮沿著陰道下降,子宮頸外口降到坐骨棘水平下,子宮全部脫出陰道口外. 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生于中年婦女,在30歲—50歲女性中發病率較高. 卵巢疾?。赫D女卵巢功能45~50歲時才開始衰退,如果在40歲以前出現衰退跡象,醫學上稱之為卵巢功能早衰. 陰道痙攣:性交前或性交時發生陰道及盆底部包圍陰道下1/3周圍的肌肉,不自主地劇烈持續的痙攣性收縮.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女性內分泌紊亂等造成的.乳腺增生由許多乳腺小葉構成. 宮頸糜爛:是婦女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由急,慢性宮頸炎轉變而來,在已婚,體虛的婦女更為多見. 子宮內膜炎:是子宮內膜的炎癥.按照病程的長短,可以分為急性子宮內膜炎和慢性子宮內膜炎兩種. 性功能障礙:指性交過程中的一個或幾個環節發生障礙,以致不能產生滿意的性交所必需的生理反應及快感缺乏. 輸卵管疾病:是輸送卵子的彎曲管道,它執行配子的運送,受精,營養和胚胎的發育,連于子宮的兩側. 乳腺良性腫瘤:可觸摸到的結節,腫塊伴隨疼痛,或無法觸摸得到的病變如乳房疼痛,乳汁異常分泌物過多等. 更年期綜合癥: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發病率高低與個人經歷和心理負擔有直接關系. 子宮內膜異位癥: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覆蓋于子宮體腔面,如因某種因素,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 生殖器發育異常:按男女性別分為男性生殖器和女性生殖器,在性生活中男性生殖器為施體,女性生殖器為受體.
2024-10-21 12: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婦科常見疾病包括陰道炎、盆腔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囊腫等。這些疾病給女性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1.陰道炎:分為細菌性、霉菌性和滴蟲性等。多由細菌、真菌、滴蟲感染引起,表現為陰道瘙癢、分泌物異常。治療常使用甲硝唑、克霉唑、氟康唑等藥物。 2.盆腔炎:多由病原體經生殖道上行感染所致。常有下腹疼痛、發熱等癥狀。治療藥物有頭孢曲松鈉、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 3.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可能導致月經異常、腹部腫塊等。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如米非司酮,以及手術治療。 4.子宮內膜異位癥:內膜細胞本該生長在子宮腔內,卻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常有痛經、性交痛等。可用孕三烯酮、達那唑等藥物,嚴重時需手術。 5.卵巢囊腫: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較小的生理性囊腫可自行消失,較大或病理性囊腫可能引起腹痛等。治療根據情況選擇觀察或手術。 女性應重視婦科健康,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注意個人衛生、規律作息、均衡飲食等。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2 0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