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典秋 副主任醫師
臨沭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皮膚科
-
新生兒巨細胞病毒感染在子宮內很常見。最常見的癥狀是肝脾腫大、黃疸、瘀斑、小腦,其次是脈絡膜視網膜炎和出血,可在不同時間自發消失,但神經后遺癥明顯,不易消失。目前主要是更昔洛韋抗病毒治療。藥物可引起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肝功能障礙、細菌感染等副作用。定期檢查肝功能是必要的。
2018-12-20 15: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因為巨細胞病毒抗體G(+)所以有可能是巨細胞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巨細胞病毒主要侵犯上皮細胞.由于感染該病毒后可出現巨大細胞,故名巨細胞病毒.它可通過性接觸傳染,在人體內引起多種疾病,并可能與致癌有關,因而受到人們的重視.病原體巨細胞病毒屬皰疹病毒群,具有典型的皰疹病毒樣結構,是一種大DNA病毒,直徑為80-110納米,病毒殼體為20面對稱體,含有162個殼粒.周圍有單層或雙層的類脂蛋白套膜.它有1個血清型,可分3個以上亞型.它只能在活細胞中生長,一般用人的纖維母細胞培養.它在體外生長緩慢,復制周期為36-48小時.被巨細胞病毒感染的細胞在光學顯微鏡下檢查可見到細胞和核變大,有包涵體形成.核內包涵體周圍與核膜間有一輪“暈”,因而稱為“貓頭鷹眼細胞”,這種細胞具有形態學診斷意義. 傳染源傳染源是患者和無癥狀的隱性感染者.他們可長期或間歇地自唾液,精液,尿液,乳液和子宮頸分泌物中排出病毒.如果與有巨細胞病毒感染的異性性交,而恰好此人此時處于排毒期,則可能被感染.如果孕婦在性生活時染上病毒,則可引起胎兒感染和圍產期感染.據統計,由原發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的孕婦所造成的新生兒的感染率可高達23%,而圍產期感染比宮內感染的百分率更高.有人報道約13%的母親的初乳和乳汁中有病毒排出.此外,輸血也常發生巨細胞病毒感染,感染的發生率與輸血的數量呈正比,尤其是當血清陽性的供血者給血清陰性的受血者輸血時,其感染的危險性最高.此外,長期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腎移植者中,有90%在尿中可查到病毒,或抗體明顯增高.艾滋病患者比正常人更易遭受病毒感染,或使原潛伏在體內的病毒復活. 臨床表現因感染途徑不同而異.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者有20%在出生時無任何癥狀,但也有出生后不久出現昏睡,呼吸困難和驚厥等,并于數天或數周內死亡.其他癥狀有意識運動障礙,智力遲鈍,肝脾腫大,耳聾和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等.圍產期感染的嬰兒絕大多數沒有癥狀,只有少數在出生后3個月發生間歇性發熱,肺炎和單核細胞增多癥.成人的巨細胞病毒單核細胞增多癥比兒童多見,主要表現為發熱和疲乏.在發熱1-2周后,血液中淋巴細胞絕對值增多,且有異形性變化,脾腫大和淋巴結炎等.因輸血所致的巨細胞病毒單核細胞增多癥,多發生于輸血后3-4周,癥狀與一般的巨細胞單核細胞增多癥相同,偶爾可發生間質性肺炎,肝炎,腦膜炎,心肌炎,溶血性貧血及血小板減少癥等.腎移植患者在術后2個月內幾乎都會發生巨細胞病毒感染,50%-60%無癥狀,40%-50%的病人表現為自限性非特異性綜合征.艾滋病患者幾乎都有巨細胞毒感染,有廣泛的內臟損害.診斷僅靠臨床表現尚不能確診,而需依靠各種實驗室手段,如病毒分離,電鏡檢查,抗體測定,免疫熒光或免疫過氧化物酶染色,如病毒分離,電鏡檢查,抗體測定,免疫熒光或免疫過氧化物酶染色,瑞特—姬姆薩染色或帕氏染色(檢查胞漿或核內有無包涵體)等. 治療對巨細胞病毒感染尚無特效療法.許多抗病毒藥物如阿糖胞苷等對巨細胞病毒感染無效.無環鳥苷在試管內對病毒有效,但在人體內無效.白細胞干擾素能延遲病毒的分泌,但未見臨床癥狀的改善.
2016-05-24 22: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巨細胞病毒可引起多種不同的感染綜合征,在新生兒可引起先天性CMV綜合征,在免疫缺損病人,CMV可引起嚴重的疾病綜合征. 臨床表現
2016-05-24 22:55
(1)嬰幼兒患者的母親于妊娠期有可疑CMV感染史(如:有肝炎,肺炎,異常淋巴細胞增多等),先天性畸形,新生兒黃疸消退延遲,肝脾腫大,重度溶血性貧血,白細胞增多伴異常淋巴細胞增多,有顱內鈣化,腦部癥狀原因不明者.
(2)年長兒童及成人單核細胞增多而嗜異凝集試驗陰性者,AIDS病人或器官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出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表現而血清嗜異凝集試驗陰性,發生間質性肺炎或原因不明的肝炎時,均應考慮本病. 診斷檢查
1,病毒分離 此法最可靠,特異性最還,尿標本中病毒量高,且排病毒持續時間可戳達數月至數年,但排病毒為間歇性,多次尿培養分離可提高陽性率,此外,腦脊液,唾液等也可行病毒分離.
2,CMV標志物檢測 在于各種組織或脫落細胞中可檢測出典型的包涵體,病毒抗原,顆粒或基因等CMV標志物,其中特異性高,敏感的方法是采用DNA雜交試驗檢測患兒樣本中的CMV,或采用PCR技術體外擴增特異CMV基因片段檢出未來病毒去新鮮晨尿或腦脊液沉渣圖片,在光鏡下找典型病變細胞或核內包涵體,此法特異性高,但陽性率低,有時須多次采樣才獲陽性結果.
3,血清CMV-IgG,IgM,IgA抗體 IgM,IgA抗體不能通過胎盤,因此,臍血或新生兒生后2周內血清中檢出IgM,IgA抗體是先天感染的標志.但其水平低,故陽性率也低.IgG可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的IgG在生后逐漸下降,6-8周降至最低點,若血清IgG滴度升高持續6個月以上,提示宮內感染. 治療方案 更昔洛韋(丙氧鳥苷)有一定療效,劑量為每日5-6mg/kg,每12小時1次,靜脈滴注,療效6周,副作用主要有白細胞核血小板減少,肝功能損害和脈絡膜視網膜炎等.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1,先天性感染(宮內感染)①新生兒出生2周內有病毒排出.②母為原發干時,
30%—
40%胎兒被感染,但僅5%—10%新生兒出生時出現多器官,多系統受損癥狀,其中20%—30%于新生兒期死亡主要死于DIC,肝功能衰竭或繼發嚴重細菌感染,其余大部分有后遺癥.
90%出生時無癥狀者中,
10%—
15%以后將出現后遺癥.③母為再發感染時,僅1%的胎兒被感染.且新生兒出生時無癥狀.④常見的臨床癥狀有早產,宮內發育遲緩,黃疸,肝脾腫大,肝功能損害皮膚淤斑,血小板減少,貧血,脈絡膜視網膜炎,腦鈣化,腹股溝疝等,極低出生體重兒CMV肺炎可引起慢性肺部疾病.⑤常見的后遺癥有智力低下,運動障礙,癲癇,牙釉質鈣化不全,尤為突出的是感覺神經性耳聾,多在1歲左右出現,常為雙側名形成,并呈進行性加重.
2,圍生期感染(獲得性,新生兒出生時經產道吸入含CMV的分泌物或出生后不久接觸母親含有CMV的唾液,尿液,攝入帶病毒的母乳,輸血引起的感染稱圍生期感染.)嬰兒在生后3—12周排病毒多數無癥狀,新生兒期主要表現為肝炎和簡直性肺炎,足月兒常呈自限性經過,預計后一般良好.早產兒還可表現為單核細胞增多癥,血液系統損害,心肌炎等,死亡率高達20%,輸血傳播可引起致命后果.治療方案更昔洛韋(丙氧鳥苷)有一定療效,劑量為每日5-6mg/kg,每12小時1次,靜脈滴注,療效6周,副作用主要有白細胞核血小板減少,肝功能損害和脈絡膜視網膜炎等.要去醫院做詳細檢查,聽從醫生建議.以上僅供參考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癥狀體征
2016-05-24 23:09
1,先天性感染(宮內感染) ①新生兒出生2周內有病毒排出. ②母為原發干時,
30%—
40%胎兒被感染,但僅5%—10%新生兒出生時出現多器官,多系統受損癥狀,其中20%—30%于新生兒期死亡主要死于DIC,肝功能衰竭或繼發嚴重細菌感染,其余大部分有后遺癥.
90%出生時無癥狀者中,
10%—
15%以后將出現后遺癥. ③母為再發感染時,僅1%的胎兒被感染.且新生兒出生時無癥狀. ④常見的臨床癥狀有早產,宮內發育遲緩,黃疸,肝脾腫大,肝功能損害皮膚淤斑,血小板減少,貧血,脈絡膜視網膜炎,腦鈣化,腹股溝疝等,極低出生體重兒CMV肺炎可引起慢性肺部疾病. ⑤常見的后遺癥有智力低下,運動障礙,癲癇,牙釉質鈣化不全,尤為突出的是感覺神經性耳聾,多在1歲左右出現,常為雙側名形成,并呈進行性加重.
2,圍生期感染 嬰兒在生后3—12周排病毒多數無癥狀,新生兒期主要表現為肝炎和簡直性肺炎,足月兒常呈自限性經過,預計后一般良好.早產兒還可表現為單核細胞增多癥,血液系統損害,心肌炎等,死亡率高達20%,輸血傳播可引起致命后果.治療方案 更昔洛韋(丙氧鳥苷)有一定療效,劑量為每日5-6mg/kg,每12小時1次,靜脈滴注,療效6周,副作用主要有白細胞核血小板減少,肝功能損害和脈絡膜視網膜炎等.祝寶寶健康!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巨細胞病毒感染? 巨細胞病毒(cylomegalovirus,CMV)屬于皰疹病毒科(Herpesvifidae),人巨細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也稱人皰疹病毒5型(human herpesvins5,HHV5),屬β皰疹病毒亞科。和所有的皰疹病毒一樣,人一經感染,除了少數出現臨床癥狀外,太多呈隱性感染。HCMV可長期潛伏體內,一旦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病毒即可激活致病。HCMV對宿主或組織培養具有高度種屬特異性,其特征性病變為受染而細胞體積明顯變大、核內和胞漿內出現包涵體,因而曾經又稱為“巨細胞包涵體病”(cytomegalie inclusion disease.CID)。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