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這可能與小孩的睡眠習慣養成不好有關的,這可能還是需要注意調理一下的,不知小孩每天睡眠的總的時間是多少呢?有沒有影響到生長發育。
2024-10-21 13: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這可能與小孩的睡眠習慣養成不好有關的,這可能還是需要注意調理一下的,不知小孩每天睡眠的總的時間是多少呢?有沒有影響到生長發育。
2024-10-21 13: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人的一生1/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據統計,新生兒一天要睡16個小時甚至更多,周歲的寶寶要睡14個小時,2歲的幼兒要睡13個小時,3歲的幼兒每天要有12個小時的睡眠,5歲時減少到11小時,到了9歲則需10個小時,成人每天要睡8小時。 處在生長發育時期的寶寶只有睡得好,才能長得棒;可是寶寶的睡眠總是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寶寶有個甜甜香香的夢呢?有時候寶寶睡夢中的癥狀也會帶給媽媽們此時寶寶的健康提示。 噩夢 小寶寶常常會被噩夢驚擾。最新的研究表明,寶寶做噩夢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大多數做噩夢的寶寶,其生理、心理或腦神經的發育并沒有任何特殊問題。國外有研究指出,清晨最常出現做噩夢的現象;100位3~12歲的寶寶進入深睡期后,會有4位被噩夢驚醒。有時爸媽看到寶寶從噩夢中醒來,或在睡眠中大哭大叫,就非常緊張,會帶寶寶去醫院就醫,甚至有的地方還流行一些迷信的做法。 其實,只要寶寶做噩夢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不足以影響到寶寶的作息,爸媽可以試著幫助寶寶調節日常的一些生活習慣,從而改善睡眠質量。 幫寶寶轉換心情避免做噩夢 現代的研究都證實,有時候,夢境是白天的生活經歷在夜間“發酵”的結果,比如不愉快的情緒反應、收看恐怖片、父母吵架、親人過世、睡前劇烈運動等等,這些都可以導致噩夢發生。如果做噩夢并驚醒,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夢魘”,這也常常是睡得太晚、睡前吃太多東西、過度興奮或心中有壓力造成的。寶寶醒來后,常常能鮮明地描述夢境,難以再次入睡。 為避免小小寶寶被噩夢困擾,就要避免上述情況。如果寶寶已經接受了恐怖片等不良刺激,爸媽要提前想到寶寶做噩夢的可能,可以在入睡前先幫助寶寶轉換心情,回到溫暖的現實中來。比如,讓寶寶去刷牙洗臉,準備明天去幼兒園;或是細細準備明天出游的物品;或是玩一些睡前游戲等。還有,睡前故事是不可少的,最好是共同回憶一段美好的經歷,這樣,寶寶就可以較快地消除不愉快的感覺,回到現實中來。如果寶寶夢中驚醒,爸媽不僅要安撫寶寶,還要避免和它討論夢的內容,并要幫助檢討心理壓力的來源,也許從中會發現更多的生活問題呢。 夜驚 另外,有些睡眠中的異常現象和做噩夢不一定有關系,但也常常困擾著爸媽,比如夜驚、夢游、夢話等。 夜驚常發生在2~6歲的幼兒,尤其是在生病、心理有壓力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睡眠的早期,也就是入睡4小時內的深睡期,與做夢無關,表現為寶寶在睡夢中突然醒來,似乎處在一種莫名的恐慌中,也可能大叫著坐起來,呼吸急促、兩眼茫然地瞪著,好像要把眼前的爸媽看穿一樣,但自己說并沒有做噩夢。這些寶寶往往很快就再次入睡了,第二天早晨卻說根本不記得半夜發生什么了。可是,夜驚對父母的驚嚇卻很大,不過,這一般不是個嚴重問題,過了這一時期,就會自行消失了。 夢游 一詞在生活中常常被用來形容人精神不振,好像沒著沒落的樣子,其實,這種情況在寶寶的睡眠過程中是相當常見的,一般沒什么危害,除了家長要看好寶寶,并在樓梯口或窗口等危險地帶加設防護措施外,不必采取其他行動。至于夢話,就更不存在問題了,因此父母不需要糾正寶寶的夢話。 TIPS:從小培養良好的睡眠衛生 許多父母認為哄寶寶上床睡覺是一件苦差事,除了上述一些情況常讓父母感到困擾和驚嚇外,如果寶寶常常無法準時入睡、第二天無法按時起床、晚上睡得不安穩,時間長了,還真是對生活有影響。其實,從小寶寶開始,父母就要幫助他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讓寶寶知道現在是就寢時間,該上床睡覺了,家長可以逐步在家中建立起“晚安儀式”,讓寶寶感到睡覺的不可抗拒的,很有樂趣的。 1、先把臥室、客廳的電燈、電視關掉,臥室只留一盞小夜燈。 2、和寶寶互道晚安:“爸爸晚安、媽媽晚安”,當然還有“寶寶晚安”,或者是“愿你一覺到天亮”、“愿你早睡早起,快快長大”等等。當然,如果爸媽和寶寶之間有“暗號”是最溫馨的啦! 3、睡前換上睡衣會讓寶寶比較清楚地知道該上床睡覺了。 4、喝一杯熱牛奶、刷牙、洗臉,都是睡前的“儀式”,提醒寶寶睡眠時間到了。 5、選一件寶寶喜愛的玩具放在床頭,讓它伴隨寶寶入睡,像柔軟的毯子或玩具娃娃。等寶寶長大一些,可以讓他向玩具說聲“晚安”,還可以拿玩具安詳的狀態做比較,讓寶寶學得乖乖入睡。 6、放一段睡前音樂或催眠曲,并在半小時后關閉音樂。 7、講一段溫馨的床邊故事。故事不一定有結局,也可以是爸媽自己即興創作的,最好是把寶寶當作故事的主角編進故事里。 8、對于上了床仍感興奮,不愿入睡的寶寶,爸媽可以坐在床邊,鼓勵他先閉上眼睛,培養睡意。 規律的生活作息及良好的睡眠衛生能使寶寶有較高的睡眠質量,做“好夢”還是做“噩夢”其實并不會對寶寶的健康和發育產生影響。只不過,如果頻繁出現睡眠異常現象,爸媽就要多多留意了,必要時請教兒科醫師共同解決。
2024-10-21 2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