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心肌酶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心肌梗死、心肌炎、肌肉損傷、藥物影響、劇烈運動等。需要綜合分析,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1.心肌梗死:這是導致心肌酶升高的嚴重情況。心肌細胞缺血壞死,使心肌酶釋放入血。治療包括緊急溶栓、介入治療開通血管,以及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2.心肌炎:病毒感染等可引發心肌炎,導致心肌酶升高。治療主要是休息、抗病毒(如利巴韋林)、營養心肌(如輔酶 Q10、維生素 C)等。 3.肌肉損傷:劇烈運動或外傷導致肌肉損傷,也會使心肌酶升高。一般通過休息、物理治療可緩解。 4.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導致心肌酶升高,如他汀類藥物。此時可能需要調整用藥。 5.劇烈運動:這種情況引起的心肌酶升高通常是暫時的,充分休息后可恢復。 總之,發現心肌酶高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明確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劇烈運動。
2024-10-20 19: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病情分析:您好,查血心肌酶高,不排除是病毒性心肌炎,有沒有做心電圖看看,病毒性心肌炎的起病方式常見的有三種,即一般型,暴發型和隱匿型.一般型起病前1-2周常有呼吸道或腸道感染史,如感冒,腹瀉等,然后出現你悶,氣短,乏力,面色蒼白等癥狀,去醫院檢查可能會發現心臟擴大,心音低鈍或心律不齊等體征.暴發型起病常常沒有任何先兆癥狀和體征,來勢兇猛,臨床常表現為突然抽風,醫學上稱為“阿斯綜合征”,這是由于病毒性心肌炎導致心臟向外泵血減少,腦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抽風.暴發型還可以表現為突然心力衰竭中血壓突然降低而出現心源性休克等.隱匿型起病學沉沒有明顯的呼吸道和腸道感染的前驅病史,常在勞累后出現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時,才發現心臟擴大意見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用點營養心肌的藥物如輔酶Q10ATP等都可以及時就診,心肌酶高的話不及時治療容易引起心肌的損傷,治療后多注意,避免受涼,合理喂養,遠離感冒病人
2024-10-20 19: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另外,你說的數值也不一定是增高的,因為用CK-MB診斷心肌疾病時必須注意無論是CK-MB的絕對活性或占總活性百分率的界限值,均不適用于14歲以下的兒童,因為嬰幼兒和兒童的CK-MB均高于成人.還有,肌肉創傷,感染,驚厥,癲癇,特別是破傷風可導致病人血清CK-BM高于正常人數倍.你的寶寶是感染造成的,感染控制以后自然會下降.
2024-10-20 19:2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1999年9月在昆明召開了全國小兒心肌炎,心肌病學術會議,經與會代表充分討論,修訂了1994年5月在山東威海會議制訂的《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現將修訂后的診斷標準刊出,供臨床醫師參考.對本診斷標準不能機械搬用,有些輕癥或呈隱匿性經過者易被漏診,只有對臨床資料進行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確診斷. 一,臨床診斷依據 (一)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腦綜合征. (二)心臟擴大(X線,超聲心動圖檢查具有表現之一). (三)心電圖改變:以R波為主的2個或2個以上主要導聯(工,Ⅱ,aF,5)的ST-T改變持續4天以上伴動態變化,竇房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滯,成聯律,多形,多源,成對或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結及房室折返引起的異位性心動過速,低電壓(新生兒除外)及異常Q波. (四)CK-MB升高或心肌肌鈣蛋白(cTnl或cTnT)陽性. 二,病原學診斷依據 (一)確診指標:自患兒心內膜,心肌,心包(活檢,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檢查,發現以下之一者可確診心肌炎由病毒引起. 1.分離到病毒. 2.用病毒核酸探針查到病毒核酸. 3.特異性病毒抗體陽性. (二)參考依據:有以下之一者結合臨床表現可考慮心肌炎系病毒引起. 1.自患兒糞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離到病毒,且恢復期血清同型抗體滴度較第一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 2.病程早期患兒血中特異性IgM抗體陽性. 3.用病毒核酸探針自患兒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三,確診依據 (一)具備臨床診斷依據2項,可臨床診斷為心肌炎.發病同時或發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證據支持診斷者. (二)同時具備病原學確診依據之一,可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具備病原學參考依據之一,可臨床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 (三)凡不具備確診依據,應給予必要的治療或隨診,根據病情變化,確診或除外心肌炎. (四)應除外風濕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結締組織病以及代謝性疾病的心肌損害,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原發性心肌病,原發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先天性房室傳導阻滯,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異常,β受體功能亢進及藥物引起的心電圖改變. 四,分 期 (一)急性期:新發病,癥狀及檢查陽性發現明顯且多變,一般病程在半年以內. (二)遷延期:臨床癥狀反復出現,客觀檢查指標遷延不愈,病程多在半年以上. (三)慢性期:進行性心臟增大,反復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時輕時重,病程在1年以上.
2024-10-20 1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