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佝僂病是一種由于維生素 D 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紊亂,從而影響骨骼發育的疾病。其成因復雜,包括維生素 D 攝入不足、日照缺乏、生長過快、疾病影響以及鈣磷攝入不足等。 1.維生素 D 攝入不足:飲食中缺乏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如魚肝油、蛋黃等。 2.日照缺乏:長期處于室內,陽光照射不足,皮膚無法合成足夠的維生素 D。 3.生長過快:嬰幼兒生長迅速,對維生素 D 和鈣的需求增加,相對不足。 4.疾病影響:患有胃腸道疾病、肝腎疾病等,影響維生素 D 的吸收和代謝。 5.鈣磷攝入不足:飲食不均衡,鈣磷攝入過少。 總之,佝僂病若能早期發現并干預,預后較好。家長應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保證營養均衡,適當曬太陽,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2024-10-20 20: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佝僂病的主要癥狀:多汗、夜驚、煩躁、枕突和各種骨骼的改變 以下我詳細解釋各種表現 先說多汗 缺鈣引起的多汗是有特指的,不是所有的多汗都是缺鈣,夜間睡覺是的多汗,特別是睡熟以后多汗,就是典型的缺鈣。缺鈣的多汗也叫“盜汗”、“夜汗”。白天吃奶時或活動時出汗多是正常的,不是缺鈣。 夜驚,就是晚上睡覺是突然驚醒、哭鬧、甚至尖叫。如果白天或清醒狀態下出現的煩躁,就不是缺鈣引起的。輕微缺鈣或缺鈣早期,可能不表現驚醒,只是出現半夜睡不熟,哼哼唧唧、翻來覆去的。這段時間有很多家長向我反映了這種情況。主要是真正有效接觸陽光的時間太短,接觸的皮膚面積太小了。 枕突,就是寶寶的后腦勺,有一圈光突突的不毛之地。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特別是這段時間。 肋骨外翻,就是寶寶的肋骨下緣翹起來。這個需要有經驗的醫生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很多寶寶也存在不同程度肋骨外翻的。 還有一種情況需要引起注意的,就是有些家長習慣把寶寶的褲子提得很高,褲頭的橡皮筋剛好壓到肋骨,這樣也會造成肋骨外翻的。所以穿褲子的時候,要注意,一是橡皮筋不要太緊,二是要摸著肋骨,橡皮筋不要高于肋骨。 其他的骨骼變形有雞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肋串珠、手鐲和腳鐲,這些是比較嚴重的佝僂病才會出現的。現在已經很少見了。解決方案:活動期佝僂病應依據臨床表現給予積極治療,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活動和防止畸形。 活動期輕度:維生素D20~30萬IU,1次口服或肌注,間隔1個月,可再給1~2次,同時給鈣劑,每次0.5~1克,每天2~3次,連服1~2個月 活動期中、重度:維生素D20~30萬IU,1次口服或肌注,間隔1個月,可再給2~3次,同時給予鈣劑,每次0.5~1克,每日2~3次,連續2~3個月。 恢復期:一般可不用維生素D,多曬太陽,改善營養即可。但在冬春季節為防止復發可投給維生素D20~30萬IU,一次口服或肌注 給上述維生素D治療量,可維持作用2~3個月,因此不必再給維持劑量口服,以防止維生素D中毒,多曬太陽即可
2024-10-20 20: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佝僂病的主要癥狀:多汗、夜驚、煩躁、枕突和各種骨骼的改變 以下我詳細解釋各種表現 先說多汗 缺鈣引起的多汗是有特指的,不是所有的多汗都是缺鈣,夜間睡覺是的多汗,特別是睡熟以后多汗,就是典型的缺鈣。缺鈣的多汗也叫“盜汗”、“夜汗”。白天吃奶時或活動時出汗多是正常的,不是缺鈣。 夜驚,就是晚上睡覺是突然驚醒、哭鬧、甚至尖叫。如果白天或清醒狀態下出現的煩躁,就不是缺鈣引起的。輕微缺鈣或缺鈣早期,可能不表現驚醒,只是出現半夜睡不熟,哼哼唧唧、翻來覆去的。這段時間有很多家長向我反映了這種情況。主要是真正有效接觸陽光的時間太短,接觸的皮膚面積太小了。 枕突,就是寶寶的后腦勺,有一圈光突突的不毛之地。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特別是這段時間。 肋骨外翻,就是寶寶的肋骨下緣翹起來。這個需要有經驗的醫生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很多寶寶也存在不同程度肋骨外翻的。 還有一種情況需要引起注意的,就是有些家長習慣把寶寶的褲子提得很高,褲頭的橡皮筋剛好壓到肋骨,這樣也會造成肋骨外翻的。所以穿褲子的時候,要注意,一是橡皮筋不要太緊,二是要摸著肋骨,橡皮筋不要高于肋骨。 其他的骨骼變形有雞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肋串珠、手鐲和腳鐲,這些是比較嚴重的佝僂病才會出現的。現在已經很少見了。解決方案:活動期佝僂病應依據臨床表現給予積極治療,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活動和防止畸形。 活動期輕度:維生素D20~30萬IU,1次口服或肌注,間隔1個月,可再給1~2次,同時給鈣劑,每次0.5~1克,每天2~3次,連服1~2個月 活動期中、重度:維生素D20~30萬IU,1次口服或肌注,間隔1個月,可再給2~3次,同時給予鈣劑,每次0.5~1克,每日2~3次,連續2~3個月。 恢復期:一般可不用維生素D,多曬太陽,改善營養即可。但在冬春季節為防止復發可投給維生素D20~30萬IU,一次口服或肌注 給上述維生素D治療量,可維持作用2~3個月,因此不必再給維持劑量口服,以防止維生素D中毒,多曬太陽即可
2024-10-20 20: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對于佝僂病是什么這個問題你一定要給予重視,佝僂病又稱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小兒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鈣磷代謝失常的一種慢性營養性疾病。其主要特征為正在生長的骨骺端軟骨板不能正常鈣化而致骨骼病變,主要見于2歲以內嬰幼兒。能引起佝僂病的原因很多:1、日照不足。大多數地域的自然陽光紫外線波長為296-310nm,不能通過普通玻璃窗;嬰幼兒缺乏戶外活動;大城市高大建筑可阻擋日光照射;大氣污染如煙霧、塵埃可吸收部分紫外線,均使內源性維生素D生成不足。孕婦日照不足,飲食維生素D、鈣、磷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不足,所分娩的后代易患佝僂病。2、外源性維生素D攝入不足。人乳中鈣磷比例雖然適宜(2:1),最有利于鈣的吸收,但每升人乳中含維生素D<40IU,且受母親飲食中維生素D含量的影響。僅就維生素D含量這一點來說,每升母乳中含維生素D<40IU,而以某牌二階段配方奶粉為例,每100毫升奶液含維生素D27-81IU,即每升奶液含維生素D270-810IU,遠大于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另外,6月齡以后的嬰幼兒必須要及時合理添加輔食,以滿足嬰幼兒此時的全部營養需要。3、生長過速。骨骼的生長速度與維生素D和鈣的需要成正比。早產或雙胎嬰兒體內貯存的維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長速度較足月兒快,易發生本病。即早產或雙胞胎嬰幼兒,是本病的高發人群。4、嬰幼兒患的某些疾病也容易繼發佝僂病。肝膽、胃腸道慢性疾病,如嬰兒肝炎綜合征、先天性膽道狹窄或閉鎖、脂肪瀉、胰腺炎、慢性腹瀉等影響維生素D和鈣磷的吸收、利用,嚴重肝、腎疾病亦可致維生素D羥化障礙、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僂病。以上是關于佝僂病是什么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24-10-20 20:1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佝僂病是什么,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又叫骨軟化癥即骨礦化不足,為新形成的骨基質鈣化障礙,是以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紊亂和臨床以骨骼的鈣化障礙為主要特征的疾病,維生素D是維持高等動物生命所必需的營養素,它是鈣代謝最重要的生物調節因子之一。維生素D不足導致的佝僂病,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病,發病緩慢,影響生長發育。多發生于3個月~2歲的小兒。佝僂病是什么,病因:1.日光照射不足維生素D由皮膚經日照產生,如日照不足,尤其在冬季,需定期通過膳食補充。此外空氣污染也可阻礙日光中的紫外線。人們日常所穿的衣服、住在高樓林立的地區、生活在室內、使用人工合成的太陽屏阻礙紫外線、居住在日光不足的地區等都影響皮膚生物合成足夠量的維生素D。對于嬰兒及兒童來說,日光浴是使機體合成維生素D3的重要途徑。2.維生素D攝入不足動物性食品是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海水魚如鯡魚沙丁魚,動物肝臟魚肝油等都是維生素D2的良好來源。從雞蛋、牛肉、黃油和植物油中也可獲得少量的維生素D2,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維生素D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D不能滿足嬰幼兒對它的需要,需多曬太陽,同時補充魚肝油。3.鈣含量過低或鈣磷比例不當食物中鈣含量不足以及鈣、磷比例不當均可影響鈣、磷的吸收。人乳中鈣、磷含量雖低,但比例(2∶1)適宜,容易被吸收,而牛乳鈣、磷含量較高,但鈣磷比例(1.2∶1)不當,鈣的吸收率較低。4.需要量增多早產兒因生長速度快和體內儲鈣不足而易患佝僂病;嬰兒生長發育快對維生素D和鈣的需要量增多,故易引起佝僂病;2歲后因生長速度減慢且戶外活動增多,佝僂病的發病率逐漸減少。5.疾病和藥物影響肝、腎疾病及胃腸道疾病影響維生素D、鈣、磷的吸收和利用。小兒膽汁郁積、先天性膽道狹窄或閉鎖、脂肪瀉、胰腺炎、難治性腹瀉等疾病均可影響維生素D、鈣、磷的吸收而患佝僂病。長期使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鈉等藥物,可加速維生素D的分解和代謝而引起佝僂病。佝僂病是什么,怎么治療:預防和治療均需補充維生素D并輔以鈣劑,防止骨骼畸形和復發。1.一般治療堅持母乳喂養,及時添加含維生素D較多的食品(肝、蛋黃等),多到戶外活動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機會。激期階段勿使患兒久坐、久站,防止骨骼畸形。2.補充維生素D初期每天口服維生素D,持續1個月后,改為預防量。激期口服,連服1個月后改為預防量。若不能堅持口服或患有腹瀉病者,可肌注維生素D,大劑量突擊療法,1個月后改預防量口服。肌注前先口服鈣劑4~5天,以免發生醫源性低鈣驚厥。3.補充鈣劑維生素D治療期間應同時服用鈣劑。4.矯形療法采取主動和被動運動,矯正骨骼畸形。輕度骨骼畸形在治療后或在生長過程中自行矯正,應加強體格鍛煉,可作些主動或被動運動的方法矯正,例如俯臥撐或擴胸動作使胸部擴張,糾正輕度雞胸及肋外翻。嚴重骨骼畸形者外科手術矯正,4歲后可考慮手術矯形。
2024-10-21 0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