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喝蜂蜜的最佳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來說,早上空腹、飯后 1.5 - 2 小時、下午三四點、睡前 1 - 2 小時以及運動后這幾個時間段喝蜂蜜可能會帶來較好的效果。 1.早上空腹:此時喝蜂蜜能補充水分和營養,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2.飯后 1.5 - 2 小時:有助于消化,減輕腸胃負擔。 3.下午三四點:能緩解疲勞,提供能量。 4.睡前 1 - 2 小時:可安神助眠,提高睡眠質量。 5.運動后:快速補充能量和營養,促進身體恢復。 需要注意的是,蜂蜜雖然有諸多好處,但糖尿病患者應謹慎飲用。同時,購買蜂蜜要選擇正規渠道的優質產品。
2024-10-20 19: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喝蜂蜜水不宜早也不宜晚。清晨,人體經過一晚上的睡眠,身體中的水分已被代謝掉大部分,血液粘稠度較高,此刻需要通過飲水來沖淡血液粘稠度。蜂蜜水中含有糖分,不再是純水,飲用后,蜂蜜中的果糖要經過人體代謝,轉化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清晨飲用蜂蜜水只會加重腸胃負擔,無法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清理腸胃的作用。晨起應當飲用一杯約100-120ml的溫開水,以沖淡血液粘稠度,同時溫水也能夠避免刺激心腦血管,是早上第一杯養生水。至于蜂蜜水,應當在喝了溫開水后約半個到一個小時時飲用,比如配合著早餐喝一杯蜂蜜水,能夠有效幫助腸道蠕動,進而達到在早晨清除宿便,排毒養顏的作用。 睡前,補充水分是為了身體一夜新陳代謝做足水分儲備,但如果喝了蜂蜜水,水中含有大量溶質,密度上升,達不到睡前喝水的作用。另外,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如果晚上睡覺之前喝了蜂蜜水,這些糖分極容易轉換成脂肪堆積在身體里,如果刷了牙再喝蜂蜜水就更糟糕了,大量的細菌會在你的口腔里腐蝕你的牙齒。所以,睡前半小時再喝100ml左右的溫開水比喝蜂蜜水更加健康。
2024-10-20 19: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早上空腹喝檸檬水(最好加點蜂蜜)有利于排毒素,使你一整天有精神而且皮膚亮白不少,長期堅持還有瘦身功能!!檸檬是一種營養和藥用價值都極高的水果,它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對促進肌膚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及抑制色素沉淀都十分有效.蜂蜜具有清熱,解毒,潤燥的作用.如果將檸檬汁和蜂蜜,用溫開水調和,制成檸檬蜂蜜水,是一道完美的營養組合.感冒初起時,喝檸檬蜂蜜水還可以緩解咽喉疼痛,減少喉嚨干燥等不適.自制檸檬蜂蜜水有兩種方法,都很簡單.一種是將檸檬洗凈,切片后放入杯中,再取約2茶匙蜂蜜,然后慢慢注入溫水,攪拌均勻即可,如喜歡冰飲,可加入冰塊.另一種方法是用蜂蜜把洗凈切好的檸檬薄片腌制起來,放入冰箱儲存,讓蜂蜜和檸檬融合,每天早上用干凈的勺子取出一片檸檬直接泡水喝.建議愛美的JJMM們,每天清晨起床后先空腹喝上一杯檸檬蜂蜜水,稍后再吃早餐,既美容又清潔腸道.而對于電腦一族,常喝此水則可以淡化因電腦輻射而長出的面部斑點.值得注意的是,胃酸過多者,潰瘍患者不宜飲用。
2024-10-20 19: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喝蜂蜜水的禁忌 1.不宜空腹喝蜂蜜水?! 》涿蹖儆谔鹗常鹗秤性黾游杆岱置诘淖饔?,胃酸過多對于胃粘膜有損傷。長期空腹喝蜂蜜水,容易使體內酸性增加,時間長了就會胃酸過多而得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所以,飲用蜂蜜水最好不要空腹喝,建議飯后飲用。 2.禁忌用開水沖泡蜂蜜 食用蜂蜜時,要用溫水沖飲,水溫不超過60℃為宜。如果高溫開水沖入蜂蜜,不僅破壞了其豐富的營養物質,還會導致其天然的色、香、味都發生變化?! ?.禁忌過量食用 正常成人每天食用蜂蜜約20~25克左右為宜。因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屬于單糖,可直接被人體吸收入血。如果一次進食蜂蜜量大,就可使血糖快速上升。長時間過量食用蜂蜜,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易引發糖尿病?! ?.忌用金屬杯子沖蜂蜜水 因為蜂蜜是帶有弱酸性的液體,與金屬接觸時容易起氧化反應而析出如鐵、鉛、鋅、鋁等游離金屬元素,使蜂蜜顏色變黑,營養成分受到破壞?! ?. 蜂蜜不宜與韭菜同食 韭菜含維生素C豐富,容易被蜂蜜中的礦物質銅、鐵等離子氧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纖維素而導瀉,容易引起腹瀉?! ?.蜂蜜不宜與豆腐同食 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熱散血。與蜂蜜同食易導致腹瀉。同時蜂蜜中的多種酶類,豆腐中的多種礦物質、植物蛋白、有機酸等,二者同食不利于人體的生化反應。
2024-10-21 03:2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