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寶寶吐舌頭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也可能與口腔疾病、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微量元素缺乏、模仿行為等有關。 1. 正常生理現象:寶寶在出生后的一段時間內,通過吐舌頭來探索周圍環境,感知自己的身體部位,這是成長過程中的自然表現。 2. 口腔疾病:比如口腔潰瘍、鵝口瘡等,會導致口腔不適,寶寶可能通過吐舌頭來緩解。 3. 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寶寶神經系統尚未完全成熟,控制肌肉的能力較弱,可能出現不自覺吐舌頭的情況。 4. 微量元素缺乏:如缺鋅、缺鐵等,可能影響寶寶的行為表現。 5. 模仿行為:寶寶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如果周圍有人經常吐舌頭,可能會模仿。 總之,如果寶寶頻繁吐舌頭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如哭鬧、食欲不振等,建議家長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
2024-10-21 13: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寶喜歡伸舌頭應分三種情況分析。1.最常見的是,一些健康、快樂的嬰兒高興時會笑瞇瞇地伸出自己的舌頭,當孩子看到美味的食物時也會伸出舌頭舔舔自己的嘴唇,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這樣的伸舌時間不長,很快就會恢復常態。若嬰兒的發育情況良好,體格。智能均不落后即不是病態,隨著孩子的長大即不再伸舌。2.若小孩經常張口、伸舌、流涎,并伴有舌頭肥大,隨著月齡增大,癥狀不減輕者應引起注意,請兒科大夫給孩子作全面的健康檢查。3.在兒科疾病中確有以伸舌頭為該病的癥狀的。如:內分泌系統疾病中的“克汀病”,其發現是孩子在出生后2~3個月起出現特殊面容,頭大、鼻梁平塌、鼻翼寬、舌頭大、頸粗短、甲狀腺腫大,常伸舌出口外,安靜異常。隨著月齡增大,孩子會出現生長發育落后、皮膚粗而干燥。頭發稀疏、肌張力低下、腹大等
2024-10-21 13: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應該是舌系帶短的問題這個問題比較專業所以借鑒了別人的專業論述希望這個能幫到你!所謂舌系帶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的舌系帶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在舌的發育過程中,系帶逐漸向舌根部退縮。正常兒童2歲以后舌尖才逐漸遠離系帶。只有少數發育不正常的兒童才出現舌系帶過短。因此,嬰幼兒舌系帶較短不應即認為不正常,最好觀察到2歲以后,如果系帶過短影響舌前伸,妨礙語音清晰,一般可簡單地把系帶薄膜的前部剪開,不需要局部麻醉。如果系帶發生纖維化,短而粗硬,即舌系帶短縮,則應進行手術。舌系帶俗稱舌筋,讓孩子張開口撬起舌頭時,可以看到一薄條狀組織連在舌和口底之間,這就是舌系帶。正常舌系帶可以使舌頭活動自如,舌尖能自然地伸出口外,或向上舔到上齒齦。但少數孩子的舌系帶發育不正常,可出現舌系帶過短(俗稱攀舌)的現象,臨床表現為舌頭不能正常自由地前伸,舌頭伸出口腔的部分不及正常兒童的長,而且舌前伸時舌尖因被舌筋牽拉而出現凹陷,舌尖呈W形(正常人舌頭伸出時舌尖呈V字形),還可能影響哺乳或與下前牙摩擦,發生潰瘍。孩子張口時舌尖不能上翹,不能舔到上齒齦或伸過上唇,年齡稍大后則影響正常發音。對于舌系帶過短的問題,不少家長存在以下幾個誤區。嬰兒舌系帶短不正常有的家長發現嬰兒舌系帶比較短,張口時舌尖不能上翹,舌頭的活動不靈活,就認為不正常。其實,嬰兒的舌系帶正處在發育階段。在新生兒期,舌系帶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在舌的發育過程中,舌系帶逐漸向舌根部退縮,正常兒童2歲以后舌尖才逐漸遠離舌系帶。所以,嬰兒時期舌系帶多成緊張狀態,可出現舌系帶“過短”的情況,這是暫時性的生理現象,不應認為不正常。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乳牙的萌出,舌系帶的附著會逐漸向口底下移,逐漸變得單薄而松弛,舌的活動度也會變得更加靈活,舌系帶就不短了。孩子發音不準就是舌系帶過短所致有些家長把孩子發音不準歸結為舌系帶過短,只要孩子稍有說話不清的表現,就帶孩子到醫院要求割舌系帶。發音不準、吐字不正固然與舌系帶過短有關,但這不是發音不準的惟一原因。舌系帶過短,一般僅影響孩子對某些字的發音不準確,對整個發音不起主要作用。造成發音不準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先天性生理缺陷,比如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牙齒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系帶過短等;二是后天疾病所致,比如孩子小時候因神經系統疾病致使發聲器官運動不協調、因聽力受損等情況造成聽不準音而無法正確模仿、大腦發育障礙等都可以引起發音不準。此外,3~歲以前的小兒詞匯量逐漸增多,他們很想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維,故也常常有發音不準的現象,特別是一些較復雜的音。這是因為他們剛學會說話不久,而且大腦的語言中樞和發聲器官尚不成熟,或是在學說話過程中受到語言環境的影響而引起的。比如孩子出生后一直聽著方言長大,孩子周圍的成人普通話說得不標準,孩子學普通話可能就會有發音不準的現象。專家認為,孩子的發音與聽覺功能、語言環境、智能發育、發音程度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一般在4~8周歲逐步完善。因此,對發音不準不必過分擔心,小兒有一定的自我糾正能力,4歲以后會逐漸吐字清楚,部分正常小兒要到入學以后通過學習才能完全糾正過來。舌系帶過短手術越早越好有的家長擔心舌系帶過短會影響孩子的發音、說話,執意要讓醫生早做手術,認為早做手術不需麻醉、不要縫針、出血少。殊不知,過早手術(2~6個月大時),易導致手術傷口的瘢痕形成,這樣有的孩子必須做第二次手術。而且,手術中孩子多半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誤傷,也容易合并感染。另外,強迫手術給孩子心理上帶來的影響會更甚于身體上所受到的傷害。那么,舌系帶過短何時手術為宜呢?大多數專家認為最佳年齡以4周歲半到5周歲手術效果較好,這時孩子能夠配合醫生手術,而且對孩子以后的發音、認字不會有影響。"
2024-10-21 22: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寶寶吐舌頭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也可能與口腔疾病、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微量元素缺乏、模仿行為等有關。 1. 正常生理現象:寶寶在出生后的一段時間內,通過吐舌頭來探索周圍環境,感知自己的身體部位,這是成長過程中的自然表現。 2. 口腔疾病:比如口腔潰瘍、鵝口瘡等,會導致口腔不適,寶寶可能通過吐舌頭來緩解。 3. 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寶寶神經系統尚未完全成熟,控制肌肉的能力較弱,可能出現不自覺吐舌頭的情況。 4. 微量元素缺乏:如缺鋅、缺鐵等,可能影響寶寶的行為表現。 5. 模仿行為:寶寶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如果周圍有人經常吐舌頭,可能會模仿。 總之,如果寶寶頻繁吐舌頭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如哭鬧、食欲不振等,建議家長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
2024-10-22 0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