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敗血癥是一種嚴重的全身性感染疾病,由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環,并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其癥狀多樣,包括發熱、寒戰、皮疹、關節痛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致病因素有細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有嚴重基礎疾病、創傷等。 1.細菌感染:常見的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它們通過傷口、呼吸道等途徑進入血液。 2.免疫功能低下:如患有艾滋病、長期接受放化療等,身體抵抗力減弱,易感染敗血癥。 3.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糖皮質激素等,抑制了免疫系統,增加感染風險。 4.嚴重基礎疾病:像糖尿病控制不佳、慢性腎病等,使身體處于易感染狀態。 5.創傷:大面積燒傷、嚴重創傷等破壞了皮膚屏障,細菌易侵入血液。 總之,敗血癥病情兇險,一旦出現疑似癥狀,應立即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早診斷、早治療,以提高治愈率。
2024-10-20 19: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敗血癥是什么?由于機體防御功能明顯降低,病原菌不斷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引起機體嚴重損害并出現全身中毒癥狀,如高熱、白細胞增多、肝脾腫大、皮膚粘膜、出現出血點、瘀血斑等,難治的病,目前還有根治的藥!臨床控制發病率的藥也只有潑呢松片,敗血癥會轉其他病,早期治療應該可以治好,反正就是難看的病,敗血癥是什么?敗血病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環引起的,醫學上又稱敗血癥,細菌侵入血液循環的途徑一般有兩條,一是通過皮膚或粘膜上的創口;二是通過癤子,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等化膿性病灶.患有營養不良,貧血,糖尿病及肝硬變的病人因抵抗力減退,更容易得敗血癥,敗血癥是什么?引起敗血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以下這些都可能導致敗血病的發生:皮膚、粘膜發生破損和發炎如創傷和傷口感染、大面積燒傷、開放性骨折、癤、癰、感染性腹瀉、化膿性腹膜炎等,細菌易從破損、炎癥處進入淋巴或血循環而引起
2024-10-20 19: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敗血癥,是指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嚴重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癥狀、皮疹瘀點、肝脾腫大和白細胞數增高等。分革蘭陽性球菌敗血癥、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和膿毒敗血癥。以抗生素治療為主,輔以其他治療方法。預防措施為避免皮膚粘膜受損,防止細菌感染。
2024-10-20 19: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是指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嚴重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癥狀、皮疹瘀點、肝脾腫大和白細胞數增高等。分革蘭陽性球菌敗血癥、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和膿毒敗血癥。以抗生素治療為主,輔以其他治療方法。預防措施為避免皮膚粘膜受損,防止細菌感染。
2024-10-20 19:5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敗血癥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環引起的。細菌侵入血液循環的途徑一般有兩條,一是通過皮膚或粘膜上的創口;二是通過癤子、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等化膿性病灶。患有營養不良、貧血、糖尿病及肝硬變的病人因抵抗力減退,更容易得敗血癥。致病菌進入血液以后,迅速生長繁殖,并產生大量毒素,引起許多中毒癥狀。病人常常突然發生高熱、怕冷、發抖、頭痛、頭暈、大量出汗、全身關節酸痛,嚴重病人有氣急、煩躁不安,甚至出現昏迷或休克。細菌還隨血液循環周游全身,使許多組織器官受到損害,可形成腦膜炎、骨髓炎、肺膿腫、肝膿腫等,更增加了敗血癥的危險性。敗血癥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死亡率較高,故要重視預防。中皮膚或粘膜外傷后,傷口要消毒處理,不給細菌侵入血液的機會;及時治療齲齒、扁桃體炎、中耳炎等疾病。皮膚上生了癤子,特別是面部的癤子不能用力擠壓,以免細菌被擠入血管內。治療敗血癥,需要及時應用大劑量有效的抗生素,以及采取一此支持療法,如吃營養豐富的食物,輸葡萄糖,補充維生素,必要時需少量多次輸血,以增加病人的抵抗力。
2024-10-20 2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