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癥狀多樣,常見的有咳嗽、咳痰、咯血、低熱、盜汗、乏力、消瘦等。 1.咳嗽:多為長期、慢性咳嗽,可能伴有咳痰,痰液可為白色黏液痰或膿性痰。 2.咯血:部分患者會出現咯血,血量從痰中帶血到大量咯血不等。 3.低熱:體溫一般在 37.3℃至 38℃之間,午后或傍晚較為明顯。 4.盜汗: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 5.乏力:感覺全身無力,容易疲勞。 6.消瘦:體重逐漸減輕,食欲減退。 7.胸痛:當結核病灶累及胸膜時,可能會出現胸痛。 總之,結核病的癥狀可能因個體差異和病情輕重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尤其是持續時間較長,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胸部 X 線、CT、結核菌涂片和培養等,以便明確診斷并盡早治療。
2024-10-20 19: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肺結核的臨床表現癥狀:呼吸道癥狀有咳嗽,咳痰,痰血或咯血.可有胸痛,胸悶或呼吸困難.咳痰量不多,有空洞時可較多,有時痰中有干酪樣物,約1/3~1/2肺結核有痰血或咯血,多少不一,已穩定,痊愈者可因繼發性支擴或鈣化等導致咳血.咳嗽,咳痰,痰血或咯血2周以上,是篩選80%結核傳染源的重要線索指征.一般肺結核無呼吸困難,大量胸水,自發氣胸,或慢纖洞型肺結核及并發肺心,呼衰,心衰者常有呼吸困難.全身癥狀常有低熱,盜汗,納差,消瘦,乏力,女性月經不調等.肺結核的癥狀不是結核病所特有的,癥狀程度與病變范圍,進展情況和機體的反映性有關.在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有咯血時患肺結核可能性增加,定為肺結核可疑癥狀.肺結核是一種慢性病,癥狀大多由輕漸重,由不明顯到明顯,逐步發展,多數早期病人癥狀較輕微,常不引起注意,有的被誤認為是“感冒”,“氣管炎”,因此一旦有肺結核病有關癥狀特別是肺結核可疑癥狀時應及時檢查.
2024-10-20 19: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稱為肺結核病.1.發熱:表現為午后低熱,多在下午4-8時體溫升高,一般為37-38℃之間,這時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間盜汗,女性可導致月經不調或停經. 2.咳嗽咳痰:是肺結核最常見的早期癥狀,但也最易使患者或醫生誤以為是“感冒”或“氣管炎”而導致誤診. 3.痰中帶血:痰內帶血絲或小血塊,大多數痰內帶血是由結核引起的.結核病的化療原則是: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和全程用藥.只要你和醫生很好合作,肺結核病是可以治愈的. 我國目前廣泛應用的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和鏈霉素(S).在強化期幾乎全部被采用,而在繼續期則選擇其中的2-3種藥物.治療過程中的服藥方法都采用隔日服藥,以便于督導化療的實施,使病人能全程,不間斷地服藥,以提高治愈率.
2024-10-20 19: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結核病是什么病?結核病是一種主要侵襲兩肺的細菌性疾患,病情惡化得很慢,不治療的話卻會致命,時至今日,結核病一般已受到控制,但是仍未消滅。1983至1987年間,香港每年有七干多宗病例,四百多人因而死亡。一名未經治療的結核病患者打噴嚏或咳嗽時,附近的人吸入其帶菌飛沫,就很易受到感染。結核菌停留在肺泡里,可能引起類似流感的反應,也可能沒引起任何反應。幾天后病菌侵襲身體其他部分,包括別的內臟器官腦與骨骼。結核桿菌經三至十星期大量繁殖后,引起感染部位的炎性反應,這種反應的特征即所謂肉芽腫,由白血球與纖維組織集結而成。假如患者平素健康,肉芽腫常能殺死病菌,至少將病菌包圍,病變可能就此結束。在一些病例中,病變到此并未終結,僅僅進入潛伏期。此后(可能幾年后),一旦病人的健康狀況變差,潛伏的結核桿菌就會突破包圍,再度活躍。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兩肺的上葉,因為結核桿菌繁殖需要氧氣,而該處氧氣比較多。病菌再次活動,在肺壁形成凹痕的孔洞。這個階段如仍不治療,肺部即形成瘢痕,并且進一步受到破壞。可能出現的癥狀包括夜間盜汗,原因不明地體重驟減,全身怠倦,食欲不振,咯出膿痰,痰中或帶血。結核菌也可在腦、腎、肝等其他器官再度活動,大量繁殖起來。患了結核病的人會把此病傳染給家人嗎?如果患者體內的病菌活躍,即不是處于潛伏期,而且沒接受治療,就很可能把病傳染給家人,因此過往患者是須要隔離的;現在有了抗結核的抗生素,患者服藥后。兩周內不再傳染他人,無須入住療養院。盡管如此,每年仍有許多人受到感染。很多人受到結核菌侵襲,并不知道自己患了潛伏期的結核病;一旦病菌活躍起來,這些人將成為嚴重感染的病人。鑒于這種情況,醫生常常要求結核患者的家入接受胸部X射線檢查、結核菌素皮膚試驗或其他檢驗。聽說結核病從前常籍受感染的牛奶傳播,這種現象是否仍然存在?以前受結核桿菌感染的牛奶一直是某些結核病的病因。目前一般牛奶及乳制品都經過巴斯德滅菌法消毒,不會傳播結核病。有些地方如澳洲和紐西蘭的乳牛更經常接受結核病檢查。在不少地方,結核病一直與多種環境因素和社會因素有關,諸如擁擠的居住環境、營養不良、酗酒等。在第三世界國家中這是一個主要的健康問題。醫生診斷出病人體內潛伏著結核菌的話,如何防止發病?這取決于病人的年齡及健康狀況。不少研究表明,結核帶菌者,即結核菌素皮膚試驗有陽性反應的人,有可能早晚會發病,然而可能性很少。年紀小于三十五歲的年輕人感染結核菌后,發病的可能較大,因此醫生多半建議三十五歲以下的帶菌者服用異煙肼一年。超過三十五歲的帶菌者,倘若患有其他病如糖尿病,也接受同樣的治療。服用異煙肼將大大減少發病的可能,不過此藥對肝或許有損,對三十五歲以上的人更易產生這種副作用。醫生必須權衡結核病發病與肝臟受損兩者的危險性。是否要讓三十五歲以上的病人服用異煙肼,取決于病人的一般健康狀況和胸部X射線檢查結果。最好的辦法是定期檢測病人的健康狀況而暫時不用藥,待結核菌活躍起來才加以治療。這并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規則,醫生會按照病人本身的情況作出決定。
2024-10-20 2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