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0 個月寶寶不會爬,可能是發育差異、缺乏訓練、環境不適、身體疾病、營養不良等原因造成的。 1. 發育差異:每個寶寶的發育節奏不同,有些可能稍晚才學會爬。家長不必過于焦慮,耐心觀察等待。 2. 缺乏訓練:家長未給予足夠的引導和訓練。應多讓寶寶在柔軟安全的地方練習,用玩具吸引其向前爬。 3. 環境不適:空間狹小或地面過硬過滑,不利于寶寶爬行。要為寶寶提供寬敞、安全且有一定摩擦力的爬行空間。 4. 身體疾病:比如神經系統發育問題、骨骼肌肉疾病等。若懷疑有疾病,應及時就醫檢查,如進行腦電圖、肌電圖等檢查。 5. 營養不良:缺乏某些關鍵營養素,如鈣、維生素 D 等,會影響骨骼肌肉發育。可適當補充鈣劑(如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維生素 D 制劑(如維生素 D 滴劑),但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總之,寶寶 10 個月還不會爬,家長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若持續不會爬或伴有其他異常,應盡快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以明確原因。
2024-10-21 13: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有些寶寶不會爬,可能是因為不知道怎么做。小寶寶的模仿能力極強,這時可以找一個會爬的小朋友來玩,兩個寶寶在一起,鼓勵他們爬。
2024-10-21 13: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10 個月寶寶不會爬,可能是發育差異、缺乏訓練、環境不適、身體疾病、營養不良等原因造成的。 1. 發育差異:每個寶寶的發育節奏不同,有些可能稍晚才學會爬。家長不必過于焦慮,耐心觀察等待。 2. 缺乏訓練:家長未給予足夠的引導和訓練。應多讓寶寶在柔軟安全的地方練習,用玩具吸引其向前爬。 3. 環境不適:空間狹小或地面過硬過滑,不利于寶寶爬行。要為寶寶提供寬敞、安全且有一定摩擦力的爬行空間。 4. 身體疾病:比如神經系統發育問題、骨骼肌肉疾病等。若懷疑有疾病,應及時就醫檢查,如進行腦電圖、肌電圖等檢查。 5. 營養不良:缺乏某些關鍵營養素,如鈣、維生素 D 等,會影響骨骼肌肉發育。可適當補充鈣劑(如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維生素 D 制劑(如維生素 D 滴劑),但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總之,寶寶 10 個月還不會爬,家長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若持續不會爬或伴有其他異常,應盡快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以明確原因。
2024-10-21 17: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教你訓練孩子爬行的方法和好處. 1.鍛煉全身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促進脊柱生理彎曲形成,塑造健美體型。 2.發展心理認知能力和自我意識,促進嬰兒情感、注意、興趣、需要和能力的發展。 3.通過本體感覺、位覺、平衡覺、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信息的刺激,促進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寶寶的動作行為發育是需要成人有意訓練的。以下關于訓練寶寶爬行的小方法,可以給媽媽們參考。方法一1、把家里的小席子卷成圓狀。(席子有彈性,方便展開)2、讓寶寶趴在席子上,將席子一邊壓在身下。3、媽媽推動席子,讓寶寶隨著席子的展開而朝前爬。方法二1、寶寶爬在地上或床上。2、一個人在寶寶前面,一個人在寶寶后面。3、前面的人牽寶寶的右手,后面的人就推寶寶的左腳。牽寶寶的左手時,就推寶寶的右腳。方法三媽媽躺在床上,寶寶趴在一邊,爸爸在媽媽的另一邊,爸爸牽寶寶右手,媽媽推寶寶左腿,反之亦然,協助寶寶從自己的那邊爬到爸爸這邊來。貼士:這幾種方法都是先訓練寶寶向前的感覺,父母要耐心,經常幫寶寶練習。多次訓練后,寶寶就能自己朝前爬行了。每次練習成功后,父母要給寶寶鼓勵或獎勵,以保持寶寶對此的熱情。方法四讓寶寶趴在床上,用毛毯兜住胸腹部,爸爸把毛毯提起,媽媽推動寶寶左手、右腳,前進一步后,換推動寶寶右手、左腳,輪流進行,訓練寶寶手、膝爬行,在訓練中要注意適時休息,并要多給寶寶鼓勵。可以在目的地擺放寶寶喜歡的玩具或物品,促使寶寶努力往前,并保持對這個練習的興趣。 嬰兒學爬先是企圖匍匐向前移動,但開始時往往不但沒有前進,反而后退了,這就需要大人的幫助。在他爬行時,你可以用手頂他的腳底,這樣會使他有東西蹬著,易于往前爬。只要經過努力有了進步,就要給予他鼓勵,例如:提供兩個他所喜愛的玩具或美味食品讓他爬著去拿到;讓他爬著去夠你伸出的手臂。 每次爬行練習時間不要太長,爬3-5分鐘左右,讓孩子休息一下,多間歇,多次數,每天練2-3次,每次10-30分鐘。 還可以做一些簡單的爬行游戲如: 拉著一個玩具在地毯上走,讓嬰兒去抓,要掌握好速度,讓他可以抓到,速度逐步地加快。 滾一個球,讓他爬去追并拿到。 你自己也趴在地毯上爬,讓他追你。 有趣的是,當你們倆的關系調換一下,由你追他,他往往不跑,這是因為大多數嬰兒這時不懂得“被追”這概念,直到一歲半以后才明白被追的意思。 這里介紹一個爬行通過“隧洞”游戲。 找一個大紙箱,用膠布將紙箱兩邊開口的翻蓋粘成隧洞狀,最好在隧洞中鋪點質地柔軟的鋪墊。把一個玩具放在隧洞的另一頭,讓嬰兒爬過去得到它。 對于嬰兒來說,爬著通過隧洞是一個非常神秘和令人激動的游戲,爬著過隧洞也是藏貓貓的一種形式,人忽然不見了,又忽然出現了,就像變魔術一樣。 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爬行翻越障礙的游戲。 在地毯上設置簡單的障礙物,如大的枕頭、沙發墊、大的絨布玩具、紙箱隧洞、椅子(可以從下面鉆過去)等。鼓勵嬰兒沿著設置好的障礙一個一個地翻越:爬過這個枕頭,繞過那個玩具動物,從這把椅子下面鉆過去,再通過那個隧洞。當嬰兒全部完成后,要緊緊地抱他以示鼓勵。 你在前面引路通過這些障礙,讓嬰兒隨在后面,這個游戲會使嬰兒很高興,并會覺得自己很有本領;或者用一個嬰兒所喜愛的玩具引路,你在每個障礙物前晃動這個玩具,讓嬰兒想追上抓到它。 一定要注意,當看到他追不上而興趣低下時,要降低難度。 到嬰兒9-10個月時可用玩具在孩子前方向上逗引他從爬過渡到蹲起、站立,并學會掌握站立平衡。 到嬰兒11個月時,一般能在有幫助的情況下走路了。父母教嬰兒學走路大多是用手扶嬰兒的腋下,或是拉住他的兩手幫他進行,逐漸放開一只手,再發展到完全讓他自己走。訓練嬰兒走路的方法,最好是采用“扶棍練走法”,即大人橫握短棍的兩端,叫嬰兒兩手握住中間,大人們慢慢向后退,嬰兒隨著向前走。由于扶棍練走可以使嬰兒的平衡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而且有大人在嬰兒眼前,可使他情緒愉快、有安全感,故用這方法學走路比大人拉著嬰兒兩手走學得快。有些父母用寬布捆住嬰兒的胸部,在后邊拉著嬰兒走,這種方法不利于掌握平衡,也不利于胸廓發育,不宜采用。 注意事項及要求: 1.在嬰兒活動爬行的范圍之內不能有任何尖利的東西,或易碰倒的東西,以免傷害嬰兒。 2.在地上爬行時,可在膝蓋上帶上護膝,防止嬰兒因膝蓋磨擦引起疼痛而不愿爬行。護膝不要太緊,以免影響膝關節活動度。 3.盡量讓孩子通過爬行自然過渡到自己站起,如從俯臥到四肢站立,然后從爬過渡到自己能坐起、蹲起,再從蹲到自己站起,并能掌握站立的平衡,孩子就會很輕松地學會走路了。
2024-10-22 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