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突然暈倒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低血糖、低血壓、心律失常、腦血管疾病、貧血等。 1.低血糖:當血糖水平過低時,大腦能量供應不足,容易導致突然暈倒。常見于未按時進食、過度運動或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藥物不當。 2.低血壓:血壓突然下降,如體位性低血壓,會使腦部供血減少,引發暈倒。 3.心律失常:心臟跳動異常,如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影響心臟泵血功能,導致腦部缺血。 4.腦血管疾病:腦動脈硬化、腦梗死等腦血管病變,影響腦部血液供應。 5.貧血:血紅蛋白不足,攜帶氧氣能力下降,導致大腦缺氧。 突然暈倒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嚴重信號,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如血糖、血壓監測、心電圖、頭顱 CT 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
2024-10-21 13: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的這種情況臨床上叫“體位性低血壓”。從坐或蹲的狀態站起來出現眼前一黑、暈倒等現象是大腦突然供血不足的結果。人體各部位,包括大腦的血液都是由心臟供應的,當人處在坐或蹲的姿勢時,心臟距大腦的距離較近,大腦供血充分,當人突然站起時由于大腦的位置變高,瞬間供血減少,大腦乏氧,就會出現眼前一黑、突然暈倒的情況。1、站起時適當減慢速度,就可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2、如上述方法無效,請到醫院就診。3、必要時做顱腦的CT、核磁檢查。
2024-10-21 13: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嗯,我剛懷孕的時候也有過,還有過兩次少許的經血樣的液體流出,到醫院檢查,醫生說可能是漏胎,讓好好休息,然后回家吃了點好的,鴿子燉天麻,最后順利的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寶寶。親你要注意休息,還要保證營養。
2024-10-21 13: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突然暈倒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低血糖、低血壓、心律失常、腦血管疾病、貧血等。 1.低血糖:當血糖水平過低時,大腦能量供應不足,容易導致突然暈倒。常見于未按時進食、過度運動或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藥物不當。 2.低血壓:血壓突然下降,如體位性低血壓,會使腦部供血減少,引發暈倒。 3.心律失常:心臟跳動異常,如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影響心臟泵血功能,導致腦部缺血。 4.腦血管疾病:腦動脈硬化、腦梗死等腦血管病變,影響腦部血液供應。 5.貧血:血紅蛋白不足,攜帶氧氣能力下降,導致大腦缺氧。 突然暈倒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嚴重信號,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如血糖、血壓監測、心電圖、頭顱 CT 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
2024-10-21 16:2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暈血癥又叫“血液恐怖癥”,是指病人由于見到血液而產生的暈厥現象,主要表現為頭暈,惡心,目眩,心悸,繼而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壓降低,脈搏細弱,甚至突然意識喪失.施救時應首先將患者平臥,喂飲溫開水或糖水,休息10-15分鐘,一般可以恢復,必要時需給予藥物搶救治療.暈血癥非器質性疾病,而是一種心理疾病,屬于恐懼癥中的一種.恐懼是人類最原始的情緒之一,與焦慮不同,恐懼是對于真實存在的威脅的一種適應性反應.凡是能夠對人構成危險或威脅的客觀事物,都能夠引發恐懼.當人們在通常不應該引起恐懼的情景或場合,產生了與實際危險不相協調的恐懼感時,就可能患上了恐懼性神經癥,簡稱恐懼癥.恐懼癥主要有場所恐懼,社交恐懼,特異恐懼三種.暈血癥屬于特異恐懼.特異恐懼患者不近情理地害怕某個具體的情境或事物,一旦暴露于這種情境或正視這種事物時,就會產生嚴重的壓抑感和恐懼感.比如恐高癥,恐水癥,動物恐懼等,即便沒有威脅,也會產生恐懼.特異恐懼還有恐懼嘔吐,恐懼窒息,乃至恐懼感染艾滋病等.此癥通常在幼年就起病,多見女性,很少有其他癥狀或綜合征.此癥與怕見蛇,怕見毛毛蟲的“物體恐怖”,以及怕見陌生人,怕見異性的“交際恐怖”同屬恐懼癥,與膽小無必然聯系.暈血癥與暈車暈船也不同,前者與恐高癥類似,是心理問題;后者是內耳平衡器官的生理問題.雖然目前尚未弄清暈血癥的發病原因,但這種精神障礙肯定不是俗稱“神經病”的那一類精神病.除了不能見血以外,暈血者與常人無異.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但是暈血癥不是不治之癥.治療暈血癥主要從消除恐懼入手,而克服恐懼的方式主要是認知———行為治療.這種方法是矯治恐懼癥的基本療法.心理治療師通常讓患者直接面對所恐懼的物品或場所,用暴露法消除恐懼體驗,或者運用系統脫敏法(如在心理醫生指導下反復,逐步地由弱變強地見血),逐步降低對所恐懼的事物或情境的敏感程度,使患者漸進地從容面對所恐懼的對象,克服恐懼.通過識別恐懼的根源,進行自信心訓練也可以起到客觀的效果.抗焦慮藥作為輔助性或應急性措施,可以有效地預防或阻止因恐懼產生的生理反映,如臉紅,心跳,出汗,發抖等,但應遵從醫囑,少用或者慎用,以免形成依賴.
2024-10-22 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