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輪狀病毒感染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治療方法包括補液治療、飲食調整、藥物治療、對癥處理、預防并發癥等。 1.補液治療: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可口服補液鹽Ⅲ,必要時靜脈輸注生理鹽水、葡萄糖等。 2.飲食調整: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如米粥、面條等,避免油膩、辛辣。 3.藥物治療:常用蒙脫石散止瀉,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調節腸道菌群。 4.對癥處理:發熱時,體溫超過 38.5℃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熱。 5.預防并發癥:密切觀察病情,預防心肌炎、腦炎等并發癥。 輪狀病毒感染經過積極治療,多數患兒可在數日內恢復。但如果病情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0 19: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對目前來說還沒有什麼特效藥來治療它,一般來說感染后會發燒,這是要注意:當體溫高于38.5度時要服用退燒藥(如美林或泰諾林);拉肚子時可吃杜拉寶、蒙脫石散(思密達)、小兒腸胃康顆粒等治療腹瀉的藥,這時要注意飲食:不要喂含油脂高的東西,吃清淡易消化的,如果還在吃奶粉就需吃專門的防腹瀉奶粉;在這時特別要注意防止脫水,所以要同時補充電解質水,可以用葡萄糖電解質泡騰片沖水喝,也可以用葡萄糖加適量的食鹽兌水喝如果出現比較明顯的脫水癥狀就需要輸液來補充水分,這時最危險的就是脫水,這一點要高度重視。一般來說5-7天就會痊愈
2024-10-20 19: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殺滅輪狀病毒尚無特效藥物,現在使用的各種抗菌藥物都對病毒無效。正確的治療方法就是盡快糾正孩子的脫水、酸中毒。對于癥狀輕的孩子可用口服補液的方法進行糾正。常用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配方為: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氫化鉀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升,可讓孩子當水喝。癥狀重一些的孩子可用靜脈輸液的方法糾正脫水和酸中毒,
2024-10-20 19: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根據您所說的這種情況,考慮可能是有腸炎的情況。。建議您可以吃些黃連素和思密達試試,也可以開些中藥調理一下。
2024-10-20 19:3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嬰幼兒秋季腹瀉就是一種病毒感染性腹瀉。據調查,這種腹瀉有80%~90%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該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呈圓球狀,中間的殼體像車輪的輻條一樣呈向外放射狀排列,外邊的殼體類似車輪的外緣,形態極像車輪,故起名叫輪狀病毒。輪狀病毒在全世界都有分布,早在30年代就曾在歐美國家流行過,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國家,是導致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自50年代開始,也曾先后在20多個省市發生過流行,其流行范圍幾乎遍及全國。這種病毒還曾在產科病房的嬰兒室中引起過相互感染,導致多名嬰兒發生腹瀉,有的甚至造成死亡。據測試,輪狀病毒在50℃的高溫下,1小時仍然不會死亡;在-20℃的嚴寒條件下,可以存活7年;在-70℃的環境中可以長期保存。它對酸堿也有較強的耐受性,一般的洗滌劑對它毫無殺滅作用,但在外界環境中不能繁殖。正是由于該病毒的這些特點,才使它在不利的環境中能長期潛伏等待、一旦有機會進入人體,便會大量繁殖致病;然后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外部環境。重新感染別人。這樣周而復姑,至今人類還沒有找到能有效殺滅該病毒的有效藥物。輪狀病毒在龐大的病毒家族中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支系,但它也有兄弟姐妹。資料顯示,目前人們將輪狀病毒分為兩大類十多個組型。每型引發的癥狀基本相似,只足癥狀略有輕重之分。當人體受到輪狀病毒侵襲后2~3天,體內即可產生對抗這種病毒的抗體,一般在短時間內,即使是再受到這種病毒的感染,也不會發病。但各型之間并無交叉免疫,也就是說,當您受到I型輪狀病毒感染后,產生了對I型病毒的抗體,若再受到I型病毒的侵襲可能不會發病,但若受到Ⅱ型病毒的侵襲,仍然會發病。新生兒的母親大多數都曾受到過不同輪狀病毒的感染,因此,母親早期的乳汁中、會含有大量各種類型的抗體,新生兒吃母乳,特別是初乳,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兒童輪狀病毒腹瀉的傳染源主要是排毒的成人或孩子。病毒排出后常污染水源、食品、衣物、玩具、用具等。當健康人接觸了這些物品時,會通過手、口途徑進入人體。從動物實驗中還證實,病毒通過呼吸道也可進入動物體內引起消化道病變。人是否也可以通過空氣被輪狀病毒感染,至今尚未得到證實。腹瀉在我國多發生在10~12月,約占發病總數的80%,其次在3~5月份也有一個小的發病高峰期。當嬰幼兒受到輪狀病毒感染后,經過1~3天的潛伏期便開始發病。早期的主要癥狀是嘔吐、體溫在38℃~39℃之間,繼而出現腹瀉,每天大便在10次左右,個別孩子可達20次。早期可有糞便,經數次腹瀉后,大便呈水樣或稀米湯樣,無膿血且量較多。由于患兒大量失水,很快發生脫水現象,出現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嗜睡,面色灰白,前囪門和眼窩下陷,皮膚松弛,捏起后不能立即展平,尿少,口臟黏膜干燥等癥狀,若不及時糾正脫水狀態,常可導致死亡。醫生或有經驗的家長根據季節、水樣大使、無膿血等特點,作出正確診斷并不難,關鍵足能否得到正確及時的治療。目前,殺滅輪狀病毒尚無特效藥物,現在使用的各種抗菌藥物郡對病毒無效。正確的治療方法就是盡快糾正孩子的脫水、酸中毒。對于癥狀輕的孩子可用口服補液的方法進行糾正。常用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配方為: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氫化鉀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升,可讓孩子當水喝。癥狀重一些的孩子可用靜脈輸液的方法糾正脫水和酸中毒,同時配以潘生丁口服。據報道,潘生丁對輪狀病毒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近年來,干擾素(IFN)也被用來治療輪狀病毒感染、這種藥可以抑制病毒在人體內的繁殖,從而減輕癥狀,縮短病程。另外,口服補液劑也在不斷改進。早先在東南亞用米湯代替葡萄糖口服液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我國也有人曾用炒焦的大米或小米熬成米湯,代替補液劑口服,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具體制作方法是:把大米或小米用微火炒成焦黃色,然后加水熬成稀粥,過濾去掉米粒,用米湯喂孩子。炒焦了的米粒巳部分碳化,有吸附毒素和止泄的作用,也可將焦米湯代替水加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液劑中讓孩子飲用。若無口服補液劑、可在每1000毫升焦米湯小加鹽3.5克,小蘇打2克,白糖30克飲用。米湯中的淀粉、維生素及其他礦物質,不但可以補充孩子的營養,還有利于孩子胃腸功能的恢復,是目前較理想的治療方法。如果是新生兒得了秋季腹瀉,應繼續喂母乳或牛初乳,母乳或個初乳中有90%左右都臺有抗輪狀病病的抗體,孩子吃后可減輕癥狀或縮短病程。近年來,對秋季腹瀉的預防也有很大進展,除了按一般腸道傳染病的預防方法,如隔離病人,飯前便后洗手,不吃未經清洗和腐敗變質的食物外,有報道說,結孕婦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可使乳汁中輪狀病毒抗體增加、新生兒吃達種母乳,能提高抗輪狀病毒感染的能力。另外,口服的輪狀病毒疫苗被認為是最有效而且簡便易行的預防方法,目前很多國家都在研究之中,有的已制出活的減毒人輪狀病毒疫苗、傳代減毒活的牛或猴輪狀病毒疫苗和減毒活重組疫苗。有的疫苗經臨床試用,并未引起成人或嬰兒的不良反應。還有的國家正在用DNA重組技術開發輪狀病毒疫苗,可望在不久的將來,這種疫苗能像口服兒麻糖丸一樣,在全世界普遍推廣應用
2024-10-21 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