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寶大口吐奶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喂養不當、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感染、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 1.喂養不當:喂奶姿勢不正確、喂奶過快過多、喂奶后未拍嗝等,都可能導致寶寶大口吐奶。喂奶時應讓寶寶含住大部分乳暈,避免吸入過多空氣。喂奶后要豎著抱起寶寶,輕輕拍打后背,幫助排出胃內氣體。 2.胃食管反流:寶寶的食管下括約肌發育不完善,容易出現胃內容物反流。可通過少量多次喂奶、喂奶后保持寶寶上半身抬高 30 度左右來緩解。 3.消化不良:寶寶的腸胃功能較弱,若進食過多或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吐奶。可適當減少喂奶量,給寶寶腹部按摩,促進腸胃蠕動。 4.感染:如胃腸道感染,會引起吐奶,還可能伴有發熱、腹瀉等癥狀。需要及時就醫,明確感染類型,可能會使用頭孢克洛干混懸劑、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干混懸劑等抗生素治療。 5.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幽門肥厚狹窄等,這種情況較為少見,但吐奶癥狀嚴重,通常需要手術治療。 總之,寶寶大口吐奶的原因多樣。如果吐奶頻繁且嚴重,伴有其他異常癥狀,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0 19: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的小嘴巴就像一個滑絲的開關,抑制不住奶往外漏。開關滑絲的嚴重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一滴滴的流,有的是汩汩向外涌,還有的呈噴射狀。是不是這些情況都叫吐奶呢?當然不是的。量大的才叫吐奶,量少的叫溢奶。溢奶多發生在寶寶剛吃完奶時,一般吐出一、兩口即止,所以不用太擔心,溢奶遠沒有吐奶嚴重。 那如果寶寶吐奶了,是不是大人就要著急了?這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待。寶寶的吐奶現象是很普遍的,爸爸媽媽們要知道自己寶寶吐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要知道什么原因是有危險的,什么原因是不用擔心的。寶寶吐奶的原因有:一、生理原因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就會使得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由口腔吃進去的奶,先經過一條管道叫食管,然后進入胃內。寶寶的胃有兩個“大門”,賁門和幽門。與食管相連接的叫賁門,即胃的入口,另一個是與腸道相接的叫幽門,即胃的出口。寶寶的幽門一般關閉較緊,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發生痙攣,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過緩慢或難以通過。食物則由幽門處反流到賁門處,由于嬰幼兒食管肌肉的張力較低,賁門比較松弛,關閉不緊,是很容易被食物“破門而出”的。以上的生理原因導致寶寶吐奶成為正常現象。只有等到他長大一點后,胃才會垂向下、腸道蠕動的神經調節功能和內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才會漸漸增強,才不會吐奶。 二、病理原因感冒。由于咳嗽,腹壓升高,也常常合并嘔吐的癥狀。感染。流行性腹瀉、肝炎、中耳炎、肺炎、敗血癥、腦膜炎也是引起新生兒嘔吐的原因。
2024-10-20 19: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喂奶前寶寶哭鬧或吃奶過急,極易吸入空氣,當空氣由胃內溢出時,將奶帶出而嘔吐;2.嬰兒吸吮過久(正常一次哺乳是10~15分鐘)或吸吮無奶,以至吸食過多的空氣;3.人工喂養的新生兒,由于奶嘴孔過大以致奶汁流入太急,或孔過小吸食時間過長,以致吸入過多空氣(奶嘴孔的大小以倒置奶瓶時奶慢慢滴出為宜,每瓶奶的喂食時間以不超過10~15分為原則);4.配方奶太燙或太冷;5.配方奶稀釋過分或奶粉品牌經常更換;6.喂奶后就將新生兒放平或過多翻動新生兒等。這些都會引起吐奶的,親對照一下看看,以后注意。改善寶寶吐奶的方法1.拍嗝寶寶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溢奶、吐奶現象。因此,應及時幫寶寶拍打嗝,讓氣體排出來。只要減小了胃里的壓力,自然就能減輕吐奶、溢奶情況。2.體位療法如果拍嗝有困難,那么就將寶寶直立抱起,讓他趴在你的肩上至少30分鐘,然后將枕頭墊高,讓寶寶右側躺下,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3.飲食療法增加喂奶次數,減少每次的喂奶量,做到少量多餐。喂奶后適當多抱一會兒寶寶,不要急于將他平放在嬰兒床上,這樣有助于減輕返流。不過,調得太稠的奶容易造成腸胃阻塞或腹瀉哦。4.藥物治療如果吐奶、溢奶嚴重,請醫生開一些刺激腸胃蠕動的藥物來改善。不過,藥物治療是放在最后考慮的。
2024-10-20 19: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吐奶主要是由于孩子食積受涼,胃氣上泛造成的。可以給孩子適當喝點香砂六君丸取成人量,碾碎了加生姜2片,紅糖適量。煮開十來分鐘,每次喂幾勺,不據時。主要是化濕和胃,消食止嘔的。平時寶寶媽媽忌冷飲,水果。
2024-10-20 19:2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寶寶吐奶現象較為常見,因為寶寶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連接食管處的賁門較寬,關閉作用差,連接小腸處的幽門較緊,而寶寶吃奶時又常常吸入空氣,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媽媽第一次看到寶寶吐奶時可能會很擔心,不知所措。其實只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就可以防止寶寶吐奶。一、采用合適的喂奶姿勢:盡量抱起寶寶喂奶,讓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喂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二、喂奶完畢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后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三、吃奶后不宜馬上讓寶寶仰臥,而是應當側臥一會兒,然后再改為仰臥。四、喂奶量不宜過多,間隔不宜過密。五、寶寶喝水沖奶粉要用自來水燒的開水,水沸騰后要再燒3到5分鐘,用時水溫掌握在50--60度,若開水中有水垢,一定要把水垢去除了,對于開水中的水垢,在淘寶店鋪:泰山天工,有十元一套的專利產品水垢過濾器,輕松去除開水中的水垢、鐵銹等沉淀物和懸浮物。寶寶吐奶之后,如果沒有其他異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會好,不會影響寶寶和生長發育。寶寶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狀,那是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擔心。但如果寶寶嘔吐頻繁,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癥狀,就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了。醫生建議:首先要注意喂奶的姿勢,母乳喂養時應讓寶寶的嘴唇完全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不要僅含住乳頭,這樣寶寶吸吮不易吞進空氣;人工喂養使用奶瓶時,奶瓶里的奶水應充滿奶嘴,盡可能讓寶寶吸吮時少吸進空氣。喂奶后將嬰兒緩緩豎起抱住,頭靠母親肩部,輕輕拍寶寶背部,讓哺乳時吸入的空氣緩緩地排出。喂奶后不要馬上讓寶寶躺下,而應抱起他走走,不要過多翻動寶寶。按摩、撫觸、洗澡、喂藥等都應放在喂奶前,以防喂奶后過多翻動引起寶寶吐奶。易吐奶的寶寶睡姿以右側臥位為宜,因為右側臥位時胃的賁門口位置較高,幽門口的位置在下方,乳汁較易通過胃的幽門進入小腸,可防止吐奶。上海“張醫生熱線”的兒科專家張田田女士說,她的熱線開通3年來,每天都有家長咨詢寶寶吐奶問題。她發現,絕大多數吃奶粉的寶寶吐奶都是由于奶瓶上的奶嘴使用不當造成的。張醫生提醒新媽媽注意:◇奶嘴形狀和規格小圓孔的奶嘴是用來給寶寶喂水的,中圓孔的用于喂奶,十字孔奶嘴用于喂奶糕、米糊等半固體食物。此外,在為寶寶挑選奶嘴時還要注意其規格與寶寶的月齡是否相符。奶嘴的出奶孔太大,寶寶吸吮過急,易造成嗆奶和吐奶;奶嘴的出奶孔太小,寶寶吸吮吃力,吸吸停停,也易導致吐奶。張醫生還強調,如果新生兒吐奶很嚴重,吐奶前有躁動不安等不適反應,或從出生后每次吃奶都吐,則應及時請醫生檢查,以便盡早診斷治療,排除某些外科疾病或先天性畸形。◇寶寶呼吸不暢急救此外,如果是輕微吐奶,通常寶寶自己會調適呼吸及吞咽的動作,沒有吸入氣管的危險。但如果寶寶大量嘔吐,家長應迅速將寶寶的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因重力而向后流入咽喉及氣管。如果發現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應立即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硬質床),用力拍打其背部4—5次,使其能咳出。同時,家長應及時送寶寶去醫院,讓兒科醫生再做進一步檢查
2024-10-20 2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