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維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急診科
-
疝氣是小兒常見疾病,其發病與腹壁薄弱、腹壓增高有關。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同時要注意日常護理,如避免哭鬧、保持大便通暢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8-07-06 22:25
1.疾病原理:小兒疝氣多為腹股溝斜疝,因腹壁肌肉發育不完善,當腹壓增大時,腹腔內容物經薄弱處突出形成疝。
2.保守治療:一歲以下患兒,腹肌有隨生長變強的可能,疝有自愈機會。可使用疝氣帶,減少疝突出次數。
3.手術治療:一歲以上未自愈者,可行疝囊高位結扎術。手術創口小,恢復較快。
4.日常護理:減少哭鬧,防止腹壓增高;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5.預防措施:避免劇烈運動,預防感冒咳嗽,防止呼吸道感染導致腹壓上升。
總之,對于小兒疝氣,家長不必過于緊張,及時就醫,根據孩子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做好日常護理,有助于孩子恢復健康。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臍疝和腹股溝疝是嬰幼兒兩大常見外科疾病。雖然同為腹壁缺損,但絕大部分的臍疝可獲得自愈,而絕大多數的腹股溝疝需要手術治療。臍疝臍疝是由于支持臍部基底的筋膜缺損或薄弱而形成的。在治療方面,一般只需觀察即可成功愈合。隨著臍環漸進性關閉和筋膜力量的加強,絕大多數臍疝患兒可不治自愈。愈合的時間可因缺損的大小等因素而異。雖然回納臍疝后壓迫局部臍環對加速愈合可能有一定幫助,但對于小于2月齡的嬰兒不易施行壓迫,以免使腹式呼吸為主的小兒發生呼吸受限。腹股溝疝腹股溝疝多因鞘狀突閉合障礙而發病,常見于1歲以內的嬰兒(未成熟兒的發生率可高達20%左右),女嬰腹股溝疝的發生率為男嬰的1/3~1/10。不論男女,約60%的腹股溝疝發生在右側。其主要風險是進入疝囊內的腸管或其他臟器(如女嬰的卵巢)被嵌頓,進而導致腹痛或腸梗阻,并可導致嵌頓器官的壞死(可在嵌頓后數小時內形成),因此,患兒家長應認識到嵌頓疝的嚴重性,并在患兒哭鬧時注意檢查陰囊和腹股溝,學會判斷疝是否發生了嵌頓。B超可有效診斷腹股溝疝。腹股溝疝一般不能自行愈合,因為嵌頓的機率較高,尤其是嬰兒,應盡早進行疝囊高位結扎術。隨著現代麻醉技術安全性的提高,目前主張在確診后不久即進行手術,以減少出現相關并發癥的風險。即便是未成熟兒,目前也主張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2016-05-30 05: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于振山 主治醫師
天津市津南區婦女兒童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二級
普通外科
-
腹股溝疝氣是小兒外科最常見的疾病。在兒童腹股溝疝氣的發生率約為3-7%。男女比例為5:1。癥狀:平常可能沒有癥狀,但腹部用力時(例如哭鬧、解便)腹股溝或陰囊會鼓出軟軟的一團,不會痛。有時左右陰囊大小不對稱。女生的疝氣較不明顯,常被忽略。有時腸道發生嵌頓而出現腸阻塞癥狀(嘔吐、腹漲、腹痛)。疝氣也常與陰囊水腫混為一談,其實兩者是不大一樣的。嵌頓性疝氣:腸道進入疝氣囊,無法退回,時間久會因缺血而腸壞死。嵌頓性疝氣通常發生在幼兒,是疝氣可怕的併發癥,如不馬上處理,會有生命危險。治療:疝氣不會自癒,必須手術才能根治。手術年齡沒有限制,有疝氣最好及早手術,以免發生嵌頓性疝氣。手術是於內環處縫合疝氣囊,稱為高位結紮。通常可以門診手術方式進行。
2016-05-30 05: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我表妹小時候肚臍是突出來的,哭的時候像吹氣球那樣脹大。但是沒關系,小心護理,不要讓寶寶一直哭,長大一點就會慢慢好的,我的表妹現在也讀大學了,什么事也沒有。
2016-05-30 05:3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這種情況建議先用疝氣袋矯正吧,不行的話再手術治療。
2016-05-30 0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