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拉肚子是一種常見的癥狀,判斷是否為拉肚子可從大便次數、大便性狀、伴隨癥狀、病程長短、身體感受等方面考慮。 1. 大便次數:正常情況下每天排便 1-3 次,若明顯增多,如每天超過 3 次,可能是拉肚子。 2. 大便性狀:正常大便為成形軟便。若大便變得稀薄、水樣,或者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可能是拉肚子。 3. 伴隨癥狀:拉肚子時常伴有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 4. 病程長短:偶爾一次的排便異常可能是飲食不當等原因引起。若癥狀持續 2 天以上,多為病理性拉肚子。 5. 身體感受:感覺乏力、虛弱、脫水,也提示可能存在拉肚子。 總之,判斷是否為拉肚子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如果出現疑似拉肚子的癥狀,且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嚴重不適,應及時就醫。可到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7: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腹瀉的高峰主要發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瀉通常是由細菌感染所致,多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以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但無腥臭味。由于1—2歲的寶寶生長發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生腹瀉。正常寶寶的大便一般每天1—2次,呈黃色條狀物。腹瀉時即會比正常情況下排便增多,輕者4-6次,重者可達10次以上,甚至數十次。像你家寶寶這種情況應盡早就醫了。不要耽誤治療。小兒腹瀉可以采取綠色無毒的中醫推拿手法進行治療,小兒推拿可以通過按摩寶寶穴位,治療小兒腹瀉癥狀。請到正規中醫院治療。祝寶寶健康。醫生詢問:
2024-10-21 17: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孩子大便有粘液和奶瓣,提示孩子消化不好的可能性大,也不能排除存在腸炎的可能。一、給孩子查個大便常規看看,排除腸炎的可能。二、如果僅是消化不好,可給孩子用食母生、乳酶生、胃蛋白酶溶液等促進消化。三、如果孩子是母乳喂養的,建議乳母要注意忌口,飲食應以清淡、有營養為主,不要吃肥膩的東西,也不要吃柑桔、橙、葡萄、西瓜、哈密瓜等生冷的東西。如果乳母的胃腸功能也不好,可口服益生菌制劑促進腸道菌群平衡,對孩子的恢復有幫助。
2024-10-21 17: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啟科
隆安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民族醫學特色專科
-
您好!據您的描述,寶寶出生的一個星期,可是一天拉十多次便便,您寶寶可能有點腹瀉,小寶寶基本都有消化不良,腸胃發育不健全嘛,沒大礙的。建議可以給寶寶吃點媽咪愛,注意給寶寶多喝開水,以免脫水。要注意腹部保暖,以減少腸蠕動,寶寶喂養要定時、定量。媽媽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要吃冰冷的食物。不要吃得太油膩,保證營養前提下,清淡為好,適合寶寶消化。這樣很快就會好起來的。祝寶寶健康活潑!
2024-10-21 17: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寶寶出現腹瀉,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不要以為就是簡單的吃壞了肚子,或者著涼了;也不要擅自給寶寶吃止瀉藥。因為,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多種多樣,媽媽要找出原因,對癥下藥。 腹瀉可能1:生理性腹瀉 生下沒幾天就開始腹瀉,每天大便薄薄的,呈黃色或黃綠色,少則2-3次,多則4-5次,時間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但寶寶長得很好,也不見瘦。這種癥狀在醫學上稱“嬰兒生理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以下純母乳喂養的寶寶。 預防 媽媽要少吃蝦蟹類食物及各種生冷食物。 護理 如果不能及時給寶寶換尿布和清洗臀部,還可能引起紅臀,甚至局部感染,因此,尿布只要濕了就得換同,每次給寶寶換尿布時,還應先清洗臀部,必要是抹護臀霜,以保護局部皮膚。>>跟夏日紅屁屁saygoodbye 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兒生理性腹瀉會不治自愈,因此不必用藥。 腹瀉可能2:喂養不當 過早過多地以粥類與粉糊喂養小兒,碳水化合物過多能引起發酵,產生消化紊亂。未按時添加輔助食品,于斷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變食物成分,因不能適應而產生消化紊亂發生腹瀉。 預防 1、4個月以上寶寶,可從少量米粉開始,逐漸添加輔食,從2勺開始,直到寶寶腸胃適應,大便正常,才可逐漸加量。 2、添加的輔食品種一種一種加,適應一種后,再加另外一種。 3、肉食類食物不可一次食用過多,以免造成嬰幼兒胃腸道負擔過重,以致食物在胃腸內消化吸收障礙而出現腹瀉。 護理 腹瀉時暫時停止輔食添加,腹瀉好轉后再逐漸添加。 看護人要了解寶寶的食用量,不可一次性喂寶寶太多食物,尤其是肉食。 腹瀉可能3:乳糖不耐受 乳制品中的糖類主要是乳糖,其消化是靠乳糖消化酵素,缺少這種酵素就無法消化乳糖。有些寶寶斷奶后,不再吃奶和奶制品,由于長期“廢用”,乳糖酶活性便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最終成為乳糖酶缺乏。或者由于寶寶腹瀉,損傷了腸粘膜細胞,使之分泌乳糖酶的能力下降,這就是平時所說的“繼發性乳糖不耐受”。如果飲用乳類便可產生腹瀉、腹脹等癥狀,總稱為乳糖不耐癥。 另外,還有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指從嬰兒出生即無乳糖酶。無論飲用母乳、牛乳均可導致明顯的腹瀉。 預防 1、配合谷物同吃 乳糖不耐受的寶寶空腹喝奶會有較重癥狀,但和其它食物同時吃,乳糖濃度可能在特定環境中得到“稀釋”。胃腸中的乳糜作用可提高乳糖吸收率。如喝奶前吃些餅干、面包會減少排氣和不舒服感覺。 2、少量多次 即使乳糖酶缺乏的寶寶,也可耐受少量乳類(30-50毫升),不會出現不耐受的癥狀。所以,媽媽給寶寶哺乳,也可采取少量多次食用的方法,一次食用量不超過50毫升為宜。每天多喝幾次,仍可達到建議的奶量。而且久而久之,寶寶腸道中的乳糖酶也會逐漸增多(醫學上稱為“酶的誘導作用”),寶寶即可減輕乳糖不耐受的反應,或避免乳糖不耐受癥狀的出現。 3.喝酸奶 酸奶是加入一定量的乳酸桿菌經發酵后生成的,發酵過程使得原奶中20%-30%的乳糖分解,蛋白質和脂肪也分解成為小的組分,使其更易消化吸收,所以喝酸奶可避免不適癥狀的發生。 護理 因乳糖不耐受而引起的腹瀉,一般不嚴重,只要不再吃乳制品,一天后就可好轉。 先天性的可選用特制的無乳糖配方奶粉。 腹瀉可能4:秋季腹瀉 寶寶秋季發生的腹瀉,一般為輪狀病毒引起,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輪狀病毒腹瀉發病高峰。輪狀病毒在干燥、寒冷季節容易爆發。由于6個月-2歲的嬰幼兒局部免疫力和腸道消化系統發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輪狀病毒而發生腹瀉。 預防 1、不要帶寶寶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去,避免接觸患腹瀉的孩子。 2、寶寶使用的玩具、能夠觸摸到的家具,都要勤用清水沖洗;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 3、喂寶寶吃奶或吃飯前,一定要用肥皂及流動的水洗手。 4、冷熱要適度,預防感冒,使寶寶能夠抵御輪狀病毒的侵襲。 5、不要讓寶寶接觸有感染病毒可能的東西。 6、口服輪狀病毒疫苗。 護理 1、最重要的是保證液體的攝入,如果寶寶沒有嘔吐,爸媽要耐心地頻頻喂口服補液,就象靜脈點滴那樣,一點一點地喂。只要把住脫水這一關,寶寶病情就不會加重。 2、治療秋季腹瀉,抗菌素是無效的,相反,還可能造成小兒腸道正常菌群失調,加重腹瀉癥狀。 3.可繼續進食和母乳喂養,6個月以內人工喂養的寶寶用米湯稀釋牛乳,2-3天后改為正常飲食;6個月以上寶寶可食用粥、面條或軟飯,加些蔬菜,還可以吃新鮮水果、果汁以補充鉀。總之要鼓勵進食,喂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直至腹瀉停止后2周。 4、處于輔食添加期的寶寶,可暫時停部分輔食,如肉、蛋等,待腹瀉減輕再開始食用。停輔食時間不要超過3天。保證寶寶所需熱量和營養同樣重要。 5、體溫超過38℃,使用退熱藥,要按藥物的說明書服用,注意服用量及時間間隔。 輪狀病毒腹瀉是自限性的,病程一般5-10天,多數患兒如果護理得當,愈后不會有問題。如果不伴有嘔吐等嚴重癥狀,在家治療也可以。 腹瀉可能5:細菌性痢疾 當各種細菌興風作浪時,細菌性痢疾發病率就會提高。通常表現為,寶寶在腹痛的同時,還會發燒達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數增多,呈膿血便,腹瀉前常有陣發性腹痛,肚子里“咕嚕”聲增多。由于腹瀉次數多,體內電解質失調,寶寶脫水嚴重,皮膚彈性差,全身無力。 預防 1、洗手很重要 做飯前應該先洗手;在接觸肉和蛋類后也應該馬上洗手;不要留過長的指甲,不要直接戴著戒指或手表洗手。 2、飯菜要盡量現做現吃 避免吃剩飯剩菜。新鮮的飯菜營養豐富,剩飯菜在營養價值上已經是大打折扣。而且越是營養豐富的飯菜,細菌越是容易繁殖,如果加熱不夠,就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媽媽不要試圖用鼻子和眼睛來判斷食物是否變質,食物是否受到細菌的污染僅憑顏色和氣味是很難判斷出來的。所以即使只有一點“擔心”、“奇怪”的感覺都要下決心把它扔掉。 3、高溫消毒 寶寶的奶瓶、碗、勺等餐具先用專用洗滌劑仔細地清洗,然后用流水將泡沫完全沖凈后,煮沸或用專用的消毒鍋、微波爐等進行消毒。最后還要仔細擦干。如果還留有水,就會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一定要擦干徹底殺滅細菌。 護理 1、不要因寶寶腹瀉就不讓他吃東西,而是要給寶寶吃易消化的軟食,如面條湯、米粥等。 2、讓寶寶多喝水或口服補液鹽,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失水厲害的要進行輸液治療。 腹瀉可能6:腹部受涼 有些寶寶睡覺時,會踢被子,或者白天玩鬧時,腹部露在外面,這樣就很容易使腹部受涼。一旦腹部著涼,就會使腸管平滑肌受刺激,收縮加強,腸道蠕動也隨之加快,正在進行著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在腸內通過加快,這不僅影響營養物質在體內的消化和吸收,還可造成排便次數的增多,且大便常呈稀爛狀,因而出現了腹瀉。 預防 1、不要給寶寶穿“露臍裝”,內衣不可過小,最好上衣能塞入褲子內,保證肚子不會受涼。 2、平時讓寶寶穿著睡衣入睡。 3、半夜醒來時看看寶寶是否蓋好被子。 護理 保持腹部溫暖,可多穿一件衣服,或用熱水袋壓在腹部。 TIPS 1、腹瀉時保護好小屁屁 由于寶寶腹瀉時排便次數增加了許多,所以會不斷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瀉時排出的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通常腹瀉的寶寶都會出現屁屁疼。因此,寶寶每次排便后都要用溫水清洗小屁屁,擦干后涂抹一些護臀膏。 2、注意觀察記錄 護理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并記錄大便次數、性狀、顏色及量的變化,為醫生制定治療計劃提供依據。還要注意觀察病情,如果寶寶在家治療護理期間病情不見好轉,出現水樣便次數頻繁、口渴明顯、雙眼凹陷、尿量明顯減少等脫水表現及高熱等癥狀,應帶寶寶到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2024-10-21 2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