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虎 主治醫師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小兒心血管內科
-
手術治療肌瘤患者,子宮附件切除的年齡,以往定為45歲以上.現在看來,要從實際出發,尤其是根據婦科內分泌學的進展,卵巢的保留年齡一般以50歲為界(絕經年齡平均49.5歲),即50歲以內者,能保留卵巢者應予保留.或者50歲以后未絕經者的正常卵巢也應予保留,不以年齡劃線.因為,正常絕經后卵巢仍具有一定內分泌功能,還要工作5~10年.保留卵巢有助于隱定植物神經,調節代謝,有利于向老年期過渡.子宮也有其內分泌作用,它是卵巢的靶器官,也不應隨便切除.通常子宮切除的年齡定為45歲以上,45歲以下者,尤40歲以下,宜行肌瘤挖除術.行保留附件者,如雙側均可保留,則保留雙側比僅保留單側為好.保留卵巢其卵巢癌的發生率為0.15%,不高于未切子宮者.(一)肌瘤切除術:系將子宮上的肌瘤摘除,保留子宮的手術.主要用于45歲以下,尤40歲以下者.這不僅僅是為了不孕癥婦女因無子女而作的手術,即是已有子女,肌瘤較大,直徑大于6cm;月經過多,藥物保守無效;或有壓迫癥狀;粘膜下肌瘤;肌瘤生長較快者.為了心身健康也應采取剜除術.至于肌瘤數目,通常限于15個以內.迫切要子女,數目再多,甚至超過100個以上者也有挖除后得子的例子.山東省立醫院挖除最多為116個肌核.如肌瘤有惡變,伴嚴重的盆腔粘連,如結核或內膜異位癥等;或宮頸細胞學高度可疑惡性者為挖除的禁忌.做肌瘤挖除術者,術前最好有子宮內膜的病理檢查,以排除子宮內膜癌前病變或癌變.術中注意肌瘤有否惡性變,有可疑時送快速切片檢查.經腹子宮肌瘤剜除,為防止術后發生腹腔粘連,子宮上的切口應于前壁為好,且盡量少做切口,從一個切口盡量多剜除肌瘤.還應盡量避免穿透子宮內膜.切口止血要徹底,縫合切口不留死腔.術畢子宮切口盡量做到腹膜化.粘膜下肌瘤,已脫于宮頸者可經陰道切除肌瘤,切除時避免過度牽引以免切除時損傷宮壁.未脫出者,也可經腹子宮切開取出.術后處理應給止血藥與抗生素;未孕者應避孕1~2年;日后妊娠應警惕子宮破裂及胎盤植入,足月時宜實行選擇性剖宮產.肌瘤剜除術后還有復發可能,宜定期檢查.(2)子宮切除術:在期待療法、藥物療法尚不能改善病人癥狀,需手術者又不符合肌瘤切除者,宜行子宮切除術.子宮切除可選用全子宮切除或陰道上子宮切除.子宮切除術,以經腹為主,個別腫瘤小,附件無炎癥粘連,腹壁過于肥胖,腹壁有濕疹者可考慮經陰道.經腹優點是:技術操作比經陰道簡單,出血少;肌瘤大,附件粘連也能較易處理.不足之處為如有直腸膀胱膨出,陰道壁松弛者多需另行陰道手術.宮頸、闊韌帶肌瘤等復雜病例所致盆腔臟器(輸尿管、膀胱、直腸、大血管等)的解剖變異及粘連嚴重,手術不易暴露等均給手術帶來很大困難,這些問題可參閱婦科手術學專著.大的粘膜下肌瘤引起出血而繼發嚴重貧血,一般常在輸血改善機體情況后再予手術(單純肌瘤切除或子宮切除術).但在邊遠的農村有時缺乏血源,出血不停止,又不宜搬動行走,子宮頸口開大,肌瘤已突出宮頸口外或近陰道口者,應經陰道摘除肌瘤,往往更有助于止血和糾正一般情況.切除一般皆主張做全子宮切除,尤其伴有宮頸肥大、裂傷或糜爛嚴重者.但如患者一般情況差,技術條件受限,也可只行次全子宮切除,殘端癌發生率只不過占1~4%左右.但術后仍宜定期檢查.子宮動脈栓塞術子宮動脈栓塞術(Uterinearterialembolization簡稱UAE).子宮動脈栓塞術原本用于治療急性子宮出血,1995年首次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由于UAE方法較簡單,創傷小,不影響其它治療,應用前景廣.其主要原理是:動脈造影顯示子宮肌瘤患者的子宮動脈明顯增粗,肌瘤越大,動脈越粗,血管也更豐富.子宮肌瘤的局部血液供應主要來自左右子宮動脈,雙側子宮動脈供血約占93%.通過放射介入療法,經皮做股動脈穿刺,可直接將動脈導管插至子宮動脈,并注入一種永久性的栓塞微粒,阻斷子宮肌瘤的血液供應,使其發生缺血改變而逐漸萎縮,甚至完全消失,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子宮動脈栓塞術近期療效顯著,自1998年統計在世界范圍內總有效率達90%,腫瘤體積縮小達50%,因開展時間短,隨訪有限,遠期效果尚待觀察.UAE的適應癥基本于手術相同.此療法的主要優點有:(1)療效優良,特別是對出血癥狀為主者療效較好,栓塞后腫瘤明顯縮小且保持穩定.(2)與手術相比,UAE創傷性小,技術操作簡單,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可接受性高于手術.(3)UAE可保留子宮功能和正常子宮生育能力.(4)UAE后不影響其它治療,換而言之,即使栓塞失敗,患者也可接受其它治療.因此子宮動脈栓塞術是一種創傷小,簡便易行,療效穩定,具有廣闊前景的新療法.放射治療用于藥物治療無效而有手術治療禁忌或拒絕手術治療者.但也有一定的禁忌癥:(一)40歲以下患者一般避免使用放療,以免過早引起絕經癥狀.(2)粘膜下肌瘤(基底部寬的粘膜下肌瘤可行X線治療).在鐳療后易發生壞死,而引起嚴重的宮腔盆腔感染.(3)盆腔炎:盆腔急慢性炎癥,尤其疑有附件膿腫,不宜使用,因為放射治療可激發炎癥.(4)肌瘤超過5個月妊娠子宮大小者或子宮頸肌瘤,宮腔內置鐳常不能獲得預期效果.(5)子宮肌瘤有惡性變或可疑者.(6)子宮肌瘤與卵巢瘤同時存在.子宮肌瘤根據生長的部位可以分為3種:①子宮粘膜下肌瘤:肌瘤向官腔內突出,表面僅為一層子宮內膜覆蓋,約占肌瘤總數的10%左右;②子宮肌壁間肌瘤:肌瘤生長在于宮肌壁中,周圍是肌肉包圍,占肌瘤總數的60一70%;③子宮漿膜下肌瘤:肌瘤生長大部分突出于子宮漿膜面,約占肌瘤的20一30%.因肌瘤生長部位及大小不同,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壓迫癥狀,如壓迫膀肌,出現尿頻、尿急;壓迫直腸,造成排尿困難.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可引起劇烈腹痛,這種情況下,常需要做手術切除肌瘤肌瘤使子官腔面積增大,子宮內膜腺體分泌增多,可出現白帶增多如伴有感染則可出現膿性白帶.據調查,大約25%一35%的肌瘤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孕.子宮肌瘤的家庭防治治療子宮肌瘤的家用妙方:(1)按醫生處方,口服子宮肌瘤散,每日3次,每次15克.連服3個月觀察療效.(2)取王不留行100克、夏枯草、生牡蠣、蘇子各30克,水煎服,每日或隔日1劑,30劑為一療程.(3)如果月經較多,可在醫生指導下,肌肉注射丙酸睪丸酮25毫克,每周兩次,共治療8次.
2024-10-22 07: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見的良性腫瘤,其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聚焦超聲治療、觀察隨訪等。 1. 藥物治療:可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能抑制肌瘤生長。還可選用米非司酮,減少肌瘤體積。此外,雄激素類藥物,如丙酸睪酮,也有一定療效。但藥物治療需遵醫囑。 2. 手術治療:對于肌瘤較大、引起明顯癥狀或有惡變傾向的患者,可行手術。包括肌瘤切除術,適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子宮切除術,適用于肌瘤較大、無生育需求的患者。 3. 聚焦超聲治療:通過將超聲波聚集在肌瘤部位,使其凝固壞死,達到治療目的。 4. 觀察隨訪:對于肌瘤較小、無癥狀的患者,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和超聲檢查,監測肌瘤的變化。 5. 生活方式調整: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飲食習慣,避免攝入過多的雌激素,有助于控制肌瘤的發展。 總之,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應根據患者的年齡、癥狀、生育需求以及肌瘤的大小、位置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21 15:5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1、月經改變: 當子宮生長腫瘤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子宮肉瘤、絨毛膜癌時,可出現月經的異常,包括月經量過多,周期紊亂失去規律,月經持續時間延長,淋漓出血等。卵巢的某些腫瘤如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能分泌雌性激素,干擾月經周期,引起月經異常。 2、絕經后出血: 在閉經的第一年內,有時會偶有陰道出血。如停經1年以上又有陰道出血則稱為絕經后出血。絕經后出血原因很多,大多數情況下是由良性疾病引起,但決不能忽視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的可能,雖然有時出血量并不多。 3、腹痛: 卵巢腫物扭轉、破裂或感染,子官粘膜下肌瘤自宮口脫出或肌瘤變性,均可引起較劇烈的下腹痛。 4、腫物: 可生長在生殖器官的任何部位。一般是本人偶然發現。這些腫物即使無任何癥狀,也是一種不正常現象,大多是長了腫瘤。5、飲食及大小便改變: 卵巢癌的最初表現可能僅有腹脹、納差以及消化道癥狀,腫瘤壓迫或侵犯膀胱和直腸可引起尿頻、排尿困難,大便干燥等。當出現上述癥狀時,病人應及時就診,不可因癥狀輕能忍受而消極觀察以致貽誤治療。但也要知道上述癥狀并非腫瘤所特有,大多仍為良性疾病所引起,病人不必過分擔心。 6、陰道異常分泌物: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宮頸內膜的分泌物及陰道滲出物形成白帶,一般量不多,并隨月經周期變化。當女性生殖道發生腫瘤,腫瘤出現壞死、破潰,可出現水樣、血性和米湯樣白帶,如合并有感染,可有臭味。白帶異常可能是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或輸卵管癌的表現。 7、繼發性貧血: 若患者長期月經過多可導致繼生貧血,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氣短、心慌等癥狀。 8、低糖血癥: 空腹血糖低,意識喪失以致休克,經葡萄糖注射后癥狀可以完全消失。腫瘤切除后低血糖癥狀即完全消失。治療方法:手術治療法雖然見效快,但是容易復發,不能除根,建議用中藥保守治療,其中效果比較好的是“軟堅化瘤膏”依托中醫黑膏藥劑型載藥量大之優勢,以一系列清熱化濕、軟堅散結、行氣活血之劑入藥,可針對各種證型之子宮肌瘤而強效行滯祛瘀,并滋陰益腎以扶正固本,進而實現徹底治愈之功效。
2024-10-21 15: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永飛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婦科
-
您好,入侵的子宮內膜僅局限于子宮肌層的某一處,引起該處的平滑肌細胞極度增生,形成球體時,有人稱之為子宮腺肌瘤.屬于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或腺肌瘤的形成,可能與長期過量雌激素的刺激有關.患者的主要癥狀是逐漸加重的痛經.子宮內膜腺肌病往往與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并發,這也是致使月經增多的原因.此癥的治療以手術切除子宮為主,如患者年輕可以保留卵巢.1),子宮切除術:若肌瘤較大,癥狀明顯,藥物治療效果不顯著,臨床一般采取手術治療.若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有惡性病變的患者,可行子宮全切術或子宮次全切術.2),子宮肌瘤摘除術:切除子宮內腫瘤.適用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輕患者.3),經陰道肌瘤摘除術:適用于有蒂的粘膜下肌瘤.4),介入療法:不開刀,無痛苦,微創切除肌瘤的方法.您的情況子宮肌瘤相對比較小,可以確診的基礎上,配合醫生針對性藥物調理治療,定期復查觀察其治療發展情況.長大有病變需及時手術切除.祝健康!Z
2024-10-21 15:5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確切病因不清,多認為可能與長期和過度的雌激素有關.當肌瘤增大或瘤體內發生栓塞時,易發生變性.多見于30-50歲婦女.中醫學稱之為“癱瘕”.臨床癥狀與肌瘤生長的部位,大小有關.月經改變為最常見的癥狀,較大的肌壁間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多出現月經量多,經期延長和周期縮短,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黏膜下肌瘤時有不規則陰道出血或白帶異常.肌瘤增大時,可出現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等壓迫癥狀,甚至能在下腹部自行捫及腫物,漿膜下肌瘤扭轉或有肌瘤變性,可出現急性腹痛.部分患者可因肌瘤生長部位妨礙孕卵著床或影響精于的通行,還可導致不孕或流產.如子宮肌瘤無癥狀,并小于3個月妊娠大小,月經正常,可每3-4個月復查1次.西醫的治療主要是用激素類藥,中藥治療需要根據辨證來處方,一般首先考慮是中藥治療.如果肌瘤比較大或是癥狀明顯的,經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可以考慮手術.
2024-10-21 1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