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玉君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四歲男孩大便有條但出現透明粘稠物且帶血,可能是腸道感染、腸道炎癥、腸道過敏、腸道息肉、腸道腫瘤等原因引起。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8-07-19 21:18
1.腸道感染:常見的有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細菌感染如大腸桿菌等,可引起腸道黏膜損傷出血。病毒感染如輪狀病毒,也可能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寄生蟲感染如蛔蟲,會損傷腸道。
2.腸道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炎癥刺激腸道黏膜,使其充血、水腫、糜爛,出現便血和分泌物。
3.腸道過敏:對某些食物或物質過敏,引發腸道的變態反應,導致腸道黏膜受損。
4.腸道息肉:息肉表面的黏膜較脆弱,容易破裂出血。
5.腸道腫瘤:雖然在兒童中較為罕見,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腫瘤組織生長過程中可能會破壞腸道血管。
總之,孩子出現這種情況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大便常規、血常規、腸鏡等檢查,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包括抗感染、抗炎、抗過敏、切除息肉或針對腫瘤進行治療等。同時,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和營養均衡。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寶寶由于年齡、飲食、排便習慣不同,每天排便的次數不同,小兒喂養方式、方法不同,大便的性質也不同。母乳喂養的小兒,正常大便是外觀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有一股甜酸氣味,但不臭,無明顯粘液,偶有顆粒樣奶瓣或微帶綠色,每日3—5次,有的小兒每日排便也可達6—7次,但每次量不多,性狀也好,體重照常增加,營養狀態很好,這不是病態,不需要任何處理。如果小兒原每日大便l—2次,突然變成5—6次以上,并且水分較多或含有不消化食物殘渣,就要到醫院去就診。人工喂養的小兒,大便呈淡黃色或土黃色,質較硬,干燥成形,往往不粘污尿布,如奶中糖多則變軟,并略帶腐敗樣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正常每天排便1—2次或隔l—2天一次。隨著小兒年齡的增長、各種食物的增加,大便就逐漸與成人相同。小兒不正常的大便:
2016-06-04 03:46
1、大便次數增多,呈稀水樣或雞蛋湯樣,或有粘液及泡沫,有腥臭味,這提示小兒發生腹瀉。
2、大便次數減少,排便時小兒哭鬧、費勁,糞便干硬,甚至表面帶血,這提示有便秘發生。
3、大便為白陶土樣,提示小兒有膽道梗阻病癥,如先天性膽道閉鎖4、大便為黑色柏油樣,提示小兒可能有上消化道出血。但小兒服鐵劑或吃含鐵多的食物也可出現黑便,如吃血豆腐5、大便為紅色,提示有下消化道出血,常見的便中帶血絲,多是由肛裂,痔瘡或直腸息肉引起。
6、大便為綠色稀水樣,但小兒一般狀態好,提示有饑餓性腹瀉,需增加奶量。如一般狀態差,伴有發熱、嘔吐等,提示腸道內有炎癥。
7、大便為果醬樣,注意腸套迭的發生。
8、大便為高梁米水樣便,注意壞死性腸炎的發生。
9、大便為雞蛋清樣的粘液便,或伴有膿血便,提示有發生痢疾的可能。
總之,出現上述情況中的每一種情況,家長都要留好大便后到醫院就診,以免到醫院后醫生讓驗便,小兒又不便,家長干著急沒辦法,以致延誤病情的診治。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這種情況考慮有炎癥,最好是先化驗一下便常規看看吧。
2016-06-04 04: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種情況考慮有炎癥,最好是先化驗一下便常規看看吧。
2016-06-04 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