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表皮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存在于人體皮膚表面。了解其特點、感染途徑、癥狀、檢查方法和治療手段很重要,包括合理用藥、注意衛生等。 1.特點:表皮葡萄球菌是革蘭氏陽性菌,通常為條件致病菌。 2.感染途徑:可通過傷口、醫療器械侵入人體引發感染。 3.癥狀:常見癥狀有發熱、局部紅腫、疼痛、化膿等。 4.檢查方法:通過血液培養、分泌物涂片和藥敏試驗等明確診斷。 5.治療手段: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等。同時要加強局部傷口護理,保持清潔。 總之,對于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早期診斷和合理治療至關重要。患者應遵循醫囑,注意個人衛生,以促進康復。
2024-10-21 17: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表皮葡萄球菌是滋生于生物體表皮上的一種細菌.在人體的皮膚,陰道等部位寄生,屬正常菌群類型.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蘭氏陽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狀,故名.多數為非致病菌,少數可導致疾病.葡萄球菌是最常見的化膿性球菌,是醫院交叉感染的重要來源. 1.侵襲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膿性炎癥.葡萄球菌可通過多種途徑侵入機體,導致皮膚或器官的多種感染,甚至敗血癥. (1)皮膚軟組織感染主要有癤,痛,毛囊炎,膿痤瘡,甲溝炎,麥粒腫,蜂窩組織炎,傷口化膿等. (2)內臟器官感染如肺炎,膿胸,中耳炎,腦膜炎,心包炎,心內膜炎等,主要由金葡菌引起. (3)全身感染如敗血癥,膿毒血癥等,多由金葡菌引起,新生兒或機體防御可能嚴重受損時表皮葡萄球菌也可引起嚴重敗血癥. 2.毒性疾病由金葡菌產生的有關外毒素引起 (1)食物中毒進食含腸毒素食物后1~6小時即可出現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多數病人于數小時至1日內恢復. (2)燙傷樣皮膚綜合征多見于新生兒,幼兒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開始有紅斑,1~2天有皮起皺,繼而形成水皰,至表皮脫落.由表皮溶解毒素引起. (3)毒性休克綜合征由TSST1引起,主要表現為高熱,低血壓,紅斑皮疹伴脫屑和休克等,半數以上病人有嘔,腹瀉,肌痛,結膜及粘膜充血,肝腎功能損害等,偶爾有心臟受累的表現. (4)假膜炎腸炎本質是一種菌群失調性腸炎,病理特點是腸粘膜被一層炎性假膜所覆蓋,該假膜由炎性滲出物,腸粘膜壞死塊和細菌組成.人群中約10~15%有少量金葡菌寄居于腸道,當優勢菌如脆弱類桿菌,大腸肝菌等因抗菌藥物的應用而被抑制或殺滅后,耐藥的金葡菌就乘機繁殖而產生毒素,引起以腹瀉為主的臨床癥狀. (三)免疫性 人類對致病性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只有當皮膚粘膜受創傷后,或機體免疫力降低時,才易引起感染.患病后所獲免疫力不強,難以防止再次感染. 三,微生物學診斷 不同病型采取不同檢材如膿汁,血液,可疑食物,嘔吐物及糞便等. (一)直接涂片鏡檢 取標本涂片,革蘭氏染色后鏡檢,根據細菌形態,排列和染色性可作出初步診斷. (二)分離培養與鑒定 將標本接種于血瓊脂平板,甘露醇和高鹽培養基中進行分離培養,孵育后挑選可凝菌落進行涂片,染色,鏡檢.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主要特點:凝固酶產生陽性,金黃色素,有溶血性,發酵甘露醇. 食物中毒病人的嘔吐物,糞便或剩余食物在作細菌分離鑒定的同時,接種于肉湯培養基中,孵育后取濾液注射于6~8周齡的幼貓腹腔,注射后4小時內發生嘔吐,腹瀉,體溫升高或死亡提示有腸毒素存在的可能.這年來,采用免疫學方法檢測葡萄球菌腸毒素繁多,如反向間接血凝,ELISA,放射免疫等方法較快速敏感. 四,防治原則 加強衛生宣傳教育,講究個人衛生,皮膚創傷應及時處理,注意中西醫結合,合理用藥避免濫用抗生素
2024-10-21 17: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表皮葡萄球菌是滋生于生物體表皮上的一種細菌.在人體的皮膚,陰道等部位寄生,屬正常菌群類型.所致疾病 1.侵襲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膿性炎癥.葡萄球菌可通過多種途徑侵入機體,導致皮膚或器官的多種感染,甚至敗血癥. (1)皮膚軟組織感染主要有癤,痛,毛囊炎,膿痤瘡,甲溝炎,麥粒腫,蜂窩組織炎,傷口化膿等. (2)內臟器官感染如肺炎,膿胸,中耳炎,腦膜炎,心包炎,心內膜炎等,主要由金葡菌引起. (3)全身感染如敗血癥,膿毒血癥等,多由金葡菌引起,新生兒或機體防御可能嚴重受損時表皮葡萄球菌也可引起嚴重敗血癥. 2.毒性疾病由金葡菌產生的有關外毒素引起 (1)食物中毒進食含腸毒素食物后1~6小時即可出現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多數病人于數小時至1日內恢復. (2)燙傷樣皮膚綜合征多見于新生兒,幼兒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開始有紅斑,1~2天有皮起皺,繼而形成水皰,至表皮脫落.由表皮溶解毒素引起. (3)毒性休克綜合征由TSST1引起,主要表現為高熱,低血壓,紅斑皮疹伴脫屑和休克等,半數以上病人有嘔,腹瀉,肌痛,結膜及粘膜充血,肝腎功能損害等,偶爾有心臟受累的表現. (4)假膜炎腸炎本質是一種菌群失調性腸炎,病理特點是腸粘膜被一層炎性假膜所覆蓋,該假膜由炎性滲出物,腸粘膜壞死塊和細菌組成.人群中約10~15%有少量金葡菌寄居于腸道,當優勢菌如脆弱類桿菌,大腸肝菌等因抗菌藥物的應用而被抑制或殺滅后,耐藥的金葡菌就乘機繁殖而產生毒素,引起以腹瀉為主的臨床癥狀. (三)免疫性 人類對致病性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只有當皮膚粘膜受創傷后,或機體免疫力降低時,才易引起感染.患病后所獲免疫力不強,難以防止再次感染.
2024-10-21 17:3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這個病也好治,但是如果不治療的話,會引起燙傷樣皮膚綜合征。到那個時候就很棘手了。寶寶病了,就不要考慮費用了啊,而且又不需要手術治療。不會很貴的呀。再說現在新生兒是自動入社保的,只要有戶口,報銷百分之五十呢。
2024-10-21 17:3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表皮葡萄球菌是滋生于生物體表皮上的一種細菌.在人體的皮膚,陰道等部位寄生,屬正常菌群類型.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蘭氏陽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狀,故名.多數為非致病菌,少數可導致疾病.葡萄球菌是最常見的化膿性球菌,是醫院交叉感染的重要來源.1.血漿凝固酶(Coagulase)是能使含有枸椽酸鈉或肝素抗凝劑的人或兔血漿發生凝固的酶類物質,致病菌株多能產生,常作為鑒別葡萄球菌有無致病性的重要標志. 凝固酶有兩種:一種是分泌至菌體外的,稱為游離凝固酶(Freecoagulase)為蛋白質.作用類似凝血酶原物質,可被人或兔血漿中的協同因子(Cofactor)激活變成凝血酶樣物質后,使液態的纖維蛋白原變成固態的纖維蛋白,從而使血漿凝固.另一種凝固酶結合于菌體表面并不釋放,稱為結合凝固酶(Boundcoagulase)或凝聚因子(Chumpingfactor),在該菌株的表面起纖維蛋白原的特異受體作用,細菌混懸于人或兔血漿中時,纖維蛋白原與菌體受體交聯而使細菌凝聚.游離凝固酶采用試管法檢測,結合凝固酶則以玻片法測試.凝固酶耐熱,粗制品100℃30分鐘或高壓滅菌后仍保持部分活性,但易被蛋白分解酶破壞. 凝固酶和葡萄球菌的毒力關系密切.凝固酶陽性菌株進入機體后,使血液或血漿中的纖維蛋白沉積于菌體表面,阻礙體內吞噬細胞的吞噬,即使被吞噬后,也不易被殺死.同時,凝固酶集聚在菌體四周,亦能保護病菌不受血清中殺菌物質的作用.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與凝固酶的生成有關. 凝固酶具有免疫原性,刺激機體產生的抗體對凝固酶陽性的細菌感染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慢性感染患者血清可有凝固酶抗體的存在. 2.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olysin)多數致病性葡萄球菌產生溶血等.按抗原性不同,至少有α,β,γ,δ,ε五種,對人類在致病作用的主要是α溶血素.它是一種“攻擊因子”,化學成分為蛋白質,分子量約為30,000,不耐熱,65℃30分鐘即可破壞.如將α-溶血素注入動物皮內,能引起皮膚壞死,如靜脈注射,則導致動物迅速死亡.α溶血素還能使小血管收縮,導致局部缺血和壞死,并能引起平滑肌痙攣.α溶血素是一種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經甲醛處理可制成類毒素. 3.殺白細胞素(Leukocidin)含F和S兩種蛋白質,能殺死人和兔的多形核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此毒素有抗原性,不耐熱,產生的抗體能阻止葡萄球菌感染的復發. 4.腸毒素(Enterotoxin)從臨床分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約1/3產生腸毒素,按抗原性和等電點等不同,葡萄球菌腸毒素分A,B,C1,C2,C3,D,E和F八個血清型,細菌能產生一型或兩型以上的腸毒素,腸毒素是單一的多肽鏈,含有較多的賴氨酸,酷氨酸,天門冬氨酸和谷氨酸.腸毒素可引起急性胃腸炎即食物中毒.與產毒菌株污染了牛奶,肉類,魚是蝦,蛋類等食品有關,在20℃以上經8~10小時即可產生大量的腸毒素.腸毒素是一種可溶性蛋白質,耐熱,經100℃煮沸30分鐘不被破壞,也不受胰蛋白酶的影響,故誤食污染腸毒素的食物后,在腸道作用于內脂神經受體,傳入中樞,刺激嘔吐中樞,引起嘔吐,并產生急性胃腸炎癥狀.發病急,病程短,恢復快.一般潛伏期為1~6小時,出現頭暈,嘔吐,腹瀉,發病1~2日可自行恢復,預后良好. 5.表皮溶解毒素(Epidermolytictoxin)也稱表皮剝脫毒素(Exfoliatin)引起人類或新生小鼠的表皮剝脫性病變.主要發生于新生兒和嬰幼兒,引導起燙傷樣皮膚綜合征.主要由噬菌體Ⅱ型金葡萄產生的一種蛋白質,分子量24,000,具有抗原性,可被甲醛脫毒成類毒素. 6.毒性體克綜合重量毒素Ⅰ(Toxicshocksyndrometoxin1,TTST1)系噬菌體Ⅰ群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可引起發熱,增加對內毒素的敏感性.增強毛細血管通透性,引起必血管紊亂而導致休克. 7.其他葡萄球菌尚可產生葡激酶(Staphylokinase),亦稱葡萄球菌溶纖維蛋白酶(Staphylococcalfibrinolysin),產生耐熱核酸酶(Heat-stablenuclease),透明質酸酶(Hyaluronidase),脂酶(Lipase)等. (二)所致疾病 1.侵襲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膿性炎癥.葡萄球菌可通過多種途徑侵入機體,導致皮膚或器官的多種感染,甚至敗血癥. (1)皮膚軟組織感染主要有癤,痛,毛囊炎,膿痤瘡,甲溝炎,麥粒腫,蜂窩組織炎,傷口化膿等. (2)內臟器官感染如肺炎,膿胸,中耳炎,腦膜炎,心包炎,心內膜炎等,主要由金葡菌引起. (3)全身感染如敗血癥,膿毒血癥等,多由金葡菌引起,新生兒或機體防御可能嚴重受損時表皮葡萄球菌也可引起嚴重敗血癥. 2.毒性疾病由金葡菌產生的有關外毒素引起 (1)食物中毒進食含腸毒素食物后1~6小時即可出現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多數病人于數小時至1日內恢復. (2)燙傷樣皮膚綜合征多見于新生兒,幼兒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開始有紅斑,1~2天有皮起皺,繼而形成水皰,至表皮脫落.由表皮溶解毒素引起. (3)毒性休克綜合征由TSST1引起,主要表現為高熱,低血壓,紅斑皮疹伴脫屑和休克等,半數以上病人有嘔,腹瀉,肌痛,結膜及粘膜充血,肝腎功能損害等,偶爾有心臟受累的表現. (4)假膜炎腸炎本質是一種菌群失調性腸炎,病理特點是腸粘膜被一層炎性假膜所覆蓋,該假膜由炎性滲出物,腸粘膜壞死塊和細菌組成.人群中約10~15%有少量金葡菌寄居于腸道,當優勢菌如脆弱類桿菌,大腸肝菌等因抗菌藥物的應用而被抑制或殺滅后,耐藥的金葡菌就乘機繁殖而產生毒素,引起以腹瀉為主的臨床癥狀. (三)免疫性 人類對致病性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只有當皮膚粘膜受創傷后,或機體免疫力降低時,才易引起感染.患病后所獲免疫力不強,難以防止再次感染. 三,微生物學診斷 不同病型采取不同檢材如膿汁,血液,可疑食物,嘔吐物及糞便等. (一)直接涂片鏡檢 取標本涂片,革蘭氏染色后鏡檢,根據細菌形態,排列和染色性可作出初步診斷. (二)分離培養與鑒定 將標本接種于血瓊脂平板,甘露醇和高鹽培養基中進行分離培養,孵育后挑選可凝菌落進行涂片,染色,鏡檢.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主要特點:凝固酶產生陽性,金黃色素,有溶血性,發酵甘露醇. 食物中毒病人的嘔吐物,糞便或剩余食物在作細菌分離鑒定的同時,接種于肉湯培養基中,孵育后取濾液注射于6~8周齡的幼貓腹腔,注射后4小時內發生嘔吐,腹瀉,體溫升高或死亡提示有腸毒素存在的可能.這年來,采用免疫學方法檢測葡萄球菌腸毒素繁多,如反向間接血凝,ELISA,放射免疫等方法較快速敏感. 四,防治原則 加強衛生宣傳教育,講究個人衛生,皮膚創傷應及時處理,注意中西醫結合,合理用藥避免濫用抗生素.
2024-10-21 1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