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右側乳房擠壓出液體像水持續 3 個月,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藥物因素、乳腺導管擴張、乳腺增生、垂體瘤等引起。 1. 生理性因素:在妊娠后期、哺乳期或停止哺乳后的一段時間內,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這是由于激素水平變化導致乳腺分泌液體。 2. 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如利血平、氯丙嗪、嗎丁啉等,可能影響激素分泌,導致乳房溢液。 3. 乳腺導管擴張:乳腺導管管壁變薄、管腔增粗,容易引起液體滲出。 4. 乳腺增生:內分泌紊亂導致乳腺組織增生,有時會伴有乳頭溢液。 5. 垂體瘤:垂體發生腫瘤,可能影響激素分泌,導致泌乳素升高,從而出現乳房溢液。 出現右側乳房擠壓出液體像水的情況,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的乳腺外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乳腺超聲、激素水平測定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6: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如果出現的乳頭溢液是單乳頭溢液者,多數跟以下幾種乳房疾病有關:1.乳腺導管擴張癥:患有此病的部分病人,早期首發癥狀為乳頭溢液。溢液的顏色多為棕色,少數為血性;溢液化驗檢查可見有大量漿細胞、淋巴細胞而無瘤細胞。此病好發于40歲以上非哺乳期或絕經期婦女。發生溢液的乳暈區有與皮膚黏連的腫塊,直徑常小于3厘米,同側腋窩淋巴結可腫大、質軟、有觸痛。若并發感染時,腫塊局部有紅、腫、熱、痛的炎癥表現2.乳管內乳頭狀瘤:此病以40歲~50歲者多見,75%的瘤體發生在鄰近乳頭的部位,瘤體很小,帶蒂而有絨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化驗檢查溢液內可找到瘤細胞。有時病人仔細觸捫乳房,可發現乳暈下有櫻桃大的包塊,質軟、光滑、活動。3.乳房囊性增生:以育齡婦女多見。部分病人乳頭溢液為黃綠色、棕色、血性或無色漿液樣,化驗檢查溢液內無瘤細胞存在。此病有兩個特點:一是表現為乳房周期性脹痛,好發或加重于月經前期,輕者多不被病人介意,重者可影響工作及生活。二是乳房腫塊常為多發,可見于一側或雙側,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個乳房。腫塊呈結節狀且大小不一,質韌不硬,與皮膚無黏連,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腫塊在月經后可有縮小。4.乳腺癌:部分乳腺癌病人有鮮紅或暗紅色的乳頭溢液,有時會產生清水性溢液,無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跡,化驗檢查溢液內可找到癌細胞。45歲~49歲、60歲~64歲為此病的兩個發病高峰。其起病緩慢,病人在無意中可發現乳房腫塊,多位于內上限或外上限,無痛,漸大。晚期病變部位出現橘皮樣皮膚改變及衛星結節。腋窩淋巴結腫大、質硬,隨病程進展彼此融合成團。還有,需要注意:一、溢液是真性還是假性。真性溢液是指液體從乳腺導管內流出。假性溢液常見于乳頭凹陷者,由于乳頭表皮脫落細胞積存于凹陷處,引起少量形似液性豆渣樣的滲出,時常有臭味。一旦拉出凹陷乳頭,保持局部清潔,“溢液”即會消失二、溢液是雙側還是單側。雙側性溢液則是生理性的,如停止哺乳一年內,多數婦女仍會有少量乳汁分泌。妊娠中晚期,一些孕婦的雙乳可擠出少許清淡色的初乳。少數婦女在強烈的性高潮后,由于乳房血管高度充血,乳房脹大,乳頭勃起,也會出現短時間的溢乳。婦女進入更年期,由于內分泌紊亂會使部分婦女分泌少量乳汁。以上都屬生理情況,不是病態。但雙側乳頭溢液也可以是病理的,如一種叫閉經—溢乳綜合征的病,是由于垂體微腺瘤引起,除溢乳外還伴有閉經、頭痛、視野變窄,血中催乳素升高等。腦部CT檢查可確診。另一種雙乳頭溢液見于少許乳腺增生的病人。三、溢液是單孔還是多孔。乳頭有15~20個乳管的開口。出現溢液時要觀察液體從哪一個或幾個開口溢出。單孔溢液多為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多孔溢液可能是生理性的、藥物性的、全身良性疾病或乳腺增生癥。四、溢液是自行外溢還是擠壓后溢出的。前者多為病理性的,乳癌病人約有13%有自發性溢液史。良性或生理性溢液以擠壓后溢液多見。五、溢液的性狀。乳房不同的疾病,其溢液時的性狀也不一致。如:(1)乳汁樣。多為生理性,如斷奶后或流產后的近期,不是癌癥的表現。(2)膿性溢液,多為導管擴張癥、漿細胞性乳腺炎。(3)淡黃色溢液是最常見的一種溢液,幾乎見于各種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癥為多見。也有一部分為導管內乳頭狀瘤或乳腺癌。因此,這是需要提高警惕的。(4)血性溢液,可為鮮紅色、咖啡色、淡黃色、褐色等不同的顏色。此種溢液是危險的信號,應高度警惕,其中50%~75%為導管內乳頭狀瘤,15%的乳腺癌。如血性溢液發生于絕經后,則75%是乳癌。(5)清水性溢液,無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跡。這種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信號,應進一步檢查。
2024-10-21 23:3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