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方紅 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精神心理科
-
你好,如果已經通過檢查明確是十二指腸指腸潰瘍的話,是建議你使用抑酸護胃藥物,保護胃粘膜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檢查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如果有感染的話,還需要口服藥物聯合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的,用藥治療期間建議清淡飲食,易消化,飲食為主,不吃辛辣油炸刺激食物,不吃燙的食物。
2019-12-16 09: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胃,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常見病.常因情緒波動,過度勞累,飲食失調,吸煙,酗酒,某些藥物的不良作用誘發.中醫認為本病不單純局部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與肝臟有密切關系,臨床多見肝胃不和,脾胃虛寒和牌虛肝郁等癥型,食療是一項十分主要的措施.
2016-06-06 03:13
1.胃十二指腸潰瘍是指胃,十二指腸粘膜(即內壁)發生破潰.
2.精神緊張,生活起居,飲食不規律,食物不潔以及神經功能失調等原因可導致胃,十二指腸抵抗力降低,加之胃所分泌的胃酸及消化酶過多,侵蝕了胃,十二指腸的表面,造成潰瘍.潰瘍的疼痛,是胃酸對破潰的粘膜表面發生刺激作用所造成的.
3.大量吸煙的人和胃酸分泌過多的人特別容易罹患此病.
4.典型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多有長期,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與飲食密切相關.十二指腸潰瘍多有饑餓痛及夜間痛,進食可緩解;而胃潰瘍則為進食后痛.胃潰瘍的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正中及左上腹,而十二指腸潰瘍則位于右上腹,當潰瘍位于后壁時,可表現為背部痛,上消化道出血(嘔血,黑便)及胃穿孔為其合并癥.
5.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癥狀通常是在上腹部中央某一個小區域中發生反復性的劇痛.有時當潰瘍在十二指腸后壁上時,會感覺疼痛是來自背后.疼痛可以在睡前和午夜現,這叫"夜間痛".這種像是"饑餓病"的典型十二指腸潰瘍相反,疼痛發生在進餐之后.西醫治療 無并發癥的潰瘍病應內科治療,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癥狀和促進潰瘍愈合,防止復發和并發癥的出現.
1.一般處理患者應禁煙酒和對胃腸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藥物,如咖啡,類固醇激素,NSAIDs等.治療期間應軟食,少食多餐,生活有規律,并適當休息.
2.藥物治療
(1)H2受體拮抗劑:是治療潰瘍病的主要藥物,對DU治療效果較好.可用甲氰咪胍(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藥物治療.西咪替丁常用用法為:200mg,日服3次,400mg臨睡前再服;4周愈合率為70%~80%,8周幾乎為100%,給予800mg/d維持量,一年內復發率為44%,如潰瘍愈合后不給維持量預防復發,則一年內復發率50%以上.雷尼替丁的常用方法為:150mg,日服2次,愈合后給予維持劑量150mg每晚臨睡前再服;4周潰瘍愈合率為50%~90%,8周為83%~93%,應用維持劑量者一年復發率為35%左右.法莫替丁的用法為20mg,日服2次或40mg每晚臨睡前服;療效與雷尼替丁相近.
(2)H+-K+ATP酶(質子泵)抑制劑:以奧美拉唑(洛賽克)為代表,是目前最新和抑酸作用最強的藥物,并具有黏膜保護和抗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奧美拉唑在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中不僅能迅速緩解活動性潰瘍的癥狀加速潰瘍愈合,而且在長期治療中有可靠的維持愈合的作用.每日應用20~60mg的奧美拉唑,大約有64%的患者在治療2周后癥狀消失,潰瘍愈合.與H2受體拮抗劑相比,奧美拉唑對緩解疼痛的效果出現得更快,潰瘍愈合率更高.
(3)抗幽門螺桿菌(Hp)治療:對Hp有明確抑制或殺滅作用的藥物主要有鉍劑,甲硝唑或替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環素,呋喃唑酮等.殺滅Hp可提高療效和防治復發.但目前尚無單一藥物可有效根除Hp,二聯用藥也根除率不高,故目前主張三聯用藥.有關治療方案很多,常用的方案有:①奧美拉唑20mg(或蘭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250mg~500mg+甲硝唑400mg,2/d,療程7天;②奧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甲硝唑400mg,2/d,療程14天;③鉍劑(如De-Nol)120mg+四環素250mg+甲硝唑200mg,4/d,療程14天.
(4)保護胃粘膜促進潰瘍愈合的藥物:此類藥物有硫糖鋁和膠體鉍,它們對胃酸無抑制和中和作用.其主要作用是能與潰瘍創面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一層保護膜,使免受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襲.膠體鉍(三鉀二枸櫞酸鉍鹽,De-Nol)對幽門螺桿菌有抑制作用,服藥6周后,DU的愈合率達70%~90%,但停藥后復發率高達80%.
(5)其他:抗膽堿能藥物能抑制乙酰膽堿對毒蕈堿受體的作用,減少胃酸分泌,但不如H2受體拮抗劑有效,目前已不是治療潰瘍病的首選藥物,僅作為輔助治療.嗎丁啉可促進胃排空,利于潰瘍的愈合.丙谷胺被認為能阻斷胃泌素受體而減少胃酸分泌;前列腺素能抑制胃酸分泌并具有細胞保護作用,可增強黏膜的抵抗力. 手術治療 為胃大部分切除術,也可采用迷走神經切除術,這兩類治療方法均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 外科治療適應證 DU外科治療的適應證主要有兩類:第Ⅰ類:發生嚴重并發癥的DU,如急性穿孔,大出血和瘢痕性幽門梗阻;第Ⅱ類:內科治療無效或某些特殊類型的潰瘍.
1.急性穿孔一般是指急性游離穿孔,出現下列情況須采取手術治療:①飽食后穿孔;②腹腔滲液較多,就診時間較晚,發生局限或彌漫性化膿性腹膜炎;③一般情況欠佳或有休克表現;④潰瘍病史較長,有頑固性疼痛且發作頻繁;⑤伴有幽門梗阻,出血等并發癥;⑥保守治療效果不佳.
2.大出血若潰瘍病并大出血已經確診,一般先行內科治療,出現下列情況應考慮外科手術治療:①出血迅猛,情況危急,出血后不久即發生休克者;②6-8小時內輸血600ml-900ml,生命體征不見好轉或雖一度好轉,但停止輸血或輸血速度減慢后,又迅速惡化,或在24小時內需輸血1000ml以上才能維持血壓者;③內科治療出血不止,或暫時止住出血,不久又復發者;④年齡大于60歲,血管硬化,估計難以止血者;⑤同時有潰瘍穿孔或幽門梗阻者;⑥胃鏡檢查見活動性大出血,而內科治療無效者.
3.幽門梗阻一旦診斷為瘢痕性幽門梗阻,應在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后進行手術治療.
4.內科治療無效或某些特殊類型的潰瘍內科治療無效的DU,是指經過嚴格的藥物治療,潰瘍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反復發作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從病理變化來看,大致相當于慢性穿透潰瘍,或位于十二指腸球后的潰瘍,或胃泌素瘤,多發內分泌腺瘤等引起的潰瘍.從臨床特點來看,潰瘍疼痛的節律性消失,多變為持續性疼痛,進食和抗潰瘍藥物不能止痛或發作時間延長等.對于這種難治性潰瘍,不能貿然診斷,急于手術治療,但也不能無限制的繼續藥物治療.雖然各醫院掌握的標準并不盡相同,但選擇手術治療的具體臨床標準大致是:①病史多年,發作頻繁,病情越來越重,疼痛難忍,至少經一次嚴格的內科治療,未能使癥狀減輕也不能制止復發,以致影響身體營養狀態,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②經X線鋇餐檢查或胃鏡檢查,證實潰瘍較大,球部嚴重變形,有穿透到十二指腸壁外或潰瘍位于球后部者;③過去有過穿孔或反復大出血,而潰瘍仍呈活動性;④胃泌素瘤患者.
1.應規律進餐,可以少量多次,并避免粗糙,過冷,過熱和刺激性大的飲食如辛辣食物,濃茶,咖啡等.
2.戒煙限酒.
3.緩解精神緊張.
4.必要時使用藥物促使潰瘍加速愈合.有些藥物能夠使胃酸分泌減少,有些藥物會給潰瘍面敷上一層諸如鋁鹽或蛋白質的保護膜;應禁用能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建議用食療的方法,說好治也好治,主要是要調理,治療是很快的,但是不調理,治好了也是暫時的,終究還是會復發。所以選擇可以治療又可以調理的食品是最好的。九株濃縮液,生物食品,腸胃同治,養胃護腸,不添加任何抗生素,無毒副作用,可放心服用。吃西藥中藥都是有副作用的,對身體影響也大。腸胃病是因為有害菌引起的,按理說只要消滅了有害菌,腸胃病就會得到遏制。于是,抗生素藥物應運而生,然而,抗生素并沒有讓醫學界驚喜多久:腸胃病患者雖服用了大量抗菌消炎藥,但吃藥有用,停藥復發,病情越來越嚴重,以至于急性腸胃病轉為慢性腸胃病,甚至頑固性腸胃病。傳統藥物大多含有抗生素,對急性腸胃病有效,但在消滅有害菌的同時也消滅了人體必需的有益菌,造成腸胃菌群失調,腸胃病反復感染、久治不愈。九株濃縮液是國際首個腸胃同治的活菌制劑,具有傳統藥物無可比擬的兩大神奇: 一奇:九株濃縮液30分鐘起效,殺滅有害菌快而徹底,只殺有害菌,不傷有益菌,被醫學界譽為“腸胃有害菌的天敵”。 二奇:獨含Cp因子促進腸胃有益菌大量增殖,重構強免疫力菌膜屏障;并促進胃腸黏膜細胞再生及自我修復,這樣腸胃病愈后不復發。 活菌九株濃縮液:以菌制菌不復發 九株濃縮液適宜人群:慢性腸炎、結腸炎、胃竇炎、慢性胃炎(糜爛性、淺表性、萎縮性、反流性)、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返酸打嗝、腹瀉、便秘、腸鳴、粘液便、膿血便、消化不良、體瘦體弱、便不成形。哪些人需要補充益生菌-九株濃縮液益生菌是生活在人類腸道中的一類細菌,以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為主要代表。因為它們在腸道內能形成生物屏障,排斥和抑制有害細菌,產生對人體有益的物質,促進消化吸收與腸蠕動,增強人體免疫,因而獲得“人類朋友”的美名。那么,哪些人需要補充益生菌呢?
2016-06-06 03:20
1.剖腹產兒、早產兒、低體重兒、人工喂養兒:這些孩子免疫力低下,三天兩頭不是感冒就是腸炎。
2..腹瀉或便秘人群:不論細菌、病毒、原蟲引起的感染性腹瀉,還是非感染性腹瀉,都有腸道菌群失調。
3..接受化療或放療的腫瘤患者:化療藥物及射線會殺死益生菌,導致腸內菌群失調。表現為腹脹、便秘、營養物質丟失及毒素被吸收,不但影響患者康復,還有可能迫使化療、放療中斷。
4.肝硬化、腹腔炎患者:他們不僅有菌群失調,還有輕重不等的脂源性內毒素血癥。補充益生菌可抑制腸內產胺的腐敗菌,降低腸內酸度和血中內毒素含量。
5.腸炎患者:潰瘍性結腸炎雖然病因尚未明確,但補充益生菌可取得一定療效。
6.消化不良者: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現為反復發作或持續的上腹脹滿、厭食、燒心等癥狀,檢查無胃肝膽胰疾病。益生菌可促進消化。乳糖不耐受(“牛奶過敏”)者:先天性缺乏乳糖酶,或因腸道感染、營養不良等使乳糖酶缺少時,
7、乳糖不能被分解而導致腹脹、腹瀉。益生菌可幫助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促進對牛奶中營養成分的吸.
8、長期缺乏體力活動的人,由于活動量小、胃腸蠕動弱,造成消化不良,出現乏力、腸道不適等現象更需補充益生菌。
當然,身體健康的人經常補充益生菌,可以促進腸道的吸收能力,始終保持營養均衡狀態。9中老年人:人體腸道內雙歧桿菌等益生菌會隨年齡老化而減少。補充益生菌可作為老人一種保健方法。九株濃縮液不是中藥,也不是西藥,是生物食品,無任何毒副作用,未添加任何抗生素,可放心服用!特別對西藥、中藥效果不明顯的老腸胃病特別好,能完全根治!腸胃同治,養胃護腸。你可以去網上查查,很多人用了都說療效非常好。祝你早日康復!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道的常見病,一般認為是由于大腦皮質接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導致胃和十二指腸壁血管和肌肉發生痙攣,使胃腸壁細胞營養發生障礙和胃腸粘膜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胃腸粘膜易受胃液消化而形成潰瘍.藥物治療
2016-06-06 03:26
(1)H2受體拮抗劑:是治療潰瘍病的主要藥物,對DU治療效果較好.可用甲氰咪胍(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藥物治療.西咪替丁常用用法為:200mg,日服3次,400mg臨睡前再服;4周愈合率為70%~80%,8周幾乎為100%,給予800mg/d維持量,一年內復發率為44%,如潰瘍愈合后不給維持量預防復發,則一年內復發率50%以上.雷尼替丁的常用方法為:150mg,日服2次,愈合后給予維持劑量150mg每晚臨睡前再服;4周潰瘍愈合率為50%~90%,8周為83%~93%,應用維持劑量者一年復發率為35%左右.法莫替丁的用法為20mg,日服2次或40mg每晚臨睡前服;療效與雷尼替丁相近.
(2)H+-K+ATP酶(質子泵)抑制劑:以奧美拉唑(洛賽克)為代表,是目前最新和抑酸作用最強的藥物,并具有黏膜保護和抗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奧美拉唑在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中不僅能迅速緩解活動性潰瘍的癥狀加速潰瘍愈合,而且在長期治療中有可靠的維持愈合的作用.每日應用20~60mg的奧美拉唑,大約有64%的患者在治療2周后癥狀消失,潰瘍愈合.與H2受體拮抗劑相比,奧美拉唑對緩解疼痛的效果出現得更快,潰瘍愈合率更高.
(3)抗幽門螺桿菌(Hp)治療:對Hp有明確抑制或殺滅作用的藥物主要有鉍劑,甲硝唑或替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環素,呋喃唑酮等.殺滅Hp可提高療效和防治復發.但目前尚無單一藥物可有效根除Hp,二聯用藥也根除率不高,故目前主張三聯用藥.有關治療方案很多,常用的方案有:①奧美拉唑20mg(或蘭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250mg~500mg+甲硝唑400mg,2/d,療程7天;②奧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甲硝唑400mg,2/d,療程14天;③鉍劑(如De-Nol)120mg+四環素250mg+甲硝唑200mg,4/d,療程14天.
(4)保護胃粘膜促進潰瘍愈合的藥物:此類藥物有硫糖鋁和膠體鉍,它們對胃酸無抑制和中和作用.其主要作用是能與潰瘍創面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一層保護膜,使免受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襲.膠體鉍(三鉀二枸櫞酸鉍鹽,De-Nol)對幽門螺桿菌有抑制作用,服藥6周后,DU的愈合率達70%~90%,但停藥后復發率高達80%.
(5)其他:抗膽堿能藥物能抑制乙酰膽堿對毒蕈堿受體的作用,減少胃酸分泌,但不如H2受體拮抗劑有效,目前已不是治療潰瘍病的首選藥物,僅作為輔助治療.嗎丁啉可促進胃排空,利于潰瘍的愈合.丙谷胺被認為能阻斷胃泌素受體而減少胃酸分泌;前列腺素能抑制胃酸分泌并具有細胞保護作用,可增強黏膜的抵抗力. 手術治療 為胃大部分切除術,也可采用迷走神經切除術,這兩類治療方法均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西醫治療 無并發癥的潰瘍病應內科治療,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癥狀和促進潰瘍愈合,防止復發和并發癥的出現。一般處理 患者應禁煙酒和對胃腸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藥物,如咖啡、類固醇激素、NSAIDs等。治療期間應軟食,少食多餐,生活有規律,并適當休息。中醫治療 潰瘍病多屬虛證,久病體弱,痛喜溫按,得食可緩,食少便溏,神疲乏力,面色無華,舌質淡,苔厚膩或滑白,脈弱。治則以溫中散寒、益氣和胃、滋陰生津、升陽的胃潰樂、腸潰舒治療時隨癥加減,在類證中分寒證、熱證、氣陰兩虛、氣陷等。
2016-06-06 03:33
1,虛寒證:先天秉賦不足,飲食生冷,勞倦傷陽,導致胃氣不和而胃脘部隱痛,喜溫喜按,得食稍減,食少納呆,大便溏澀,噯腐吐酸,手足不溫,舌體胖大,苔白脈沉弱。治療原則:溫中散寒、甘溫補虛。
2,虛熱證:平素體弱,久病傷陰,或嗜食辛辣肥甘、飲酒成癖,耗傷胃陰,胃脘灼熱脹痛,入暮尤甚,嘈雜脘悶,食少舌酸,若進辛辣,疼痛更重,灼熱脹悶,手足心熱,口干而不欲飲,大便燥或軟,舌質四邊鮮紅,苔膩或滑,脈沉而關部弦,小數而無力。治療原則:益胃調中、滋陰生津。加葛根、陳皮。胃灼熱者少佐芩連;脘脹者加枳殼、白蔻;入暮加劇者加丹參、當歸。
3,氣陰兩虛證:久病未愈,病情遷延日久,陽虛于前,陰失于后。癥見外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溫,而內胃脘熱脹灼痛,雖喜溫而惡寒,脘腹脹痛拒按,食少納呆,神疲乏力,口渴咽干,目赤溲黃,舌體略胖,質紅苔黃,脈沉左關虛弦。治療原則:益氣養陰、調中和胃。方用:黃芪、陳皮、知母、甘草、白芍、香附、石斛、寸冬。
4,氣陷證:多因情志所傷,勞累過度,且忽視體力鍛煉,思勞成疾。
胃脘疼痛不劇,但有重墜木脹之感,饑則嘈雜不舒,食則痛滿不安,形體瘦弱,氣短氣衰,少氣懶言,疲倦喜臥,舌體偏瘦,質淡苔白,脈軟無力。治療原則:增補元氣、升陽益胃。加枳殼、柯子、木香以導氣斂胃。建議使用苗藥苗嶺舒胃方,苗嶺舒胃方,三步強效修復胃粘膜,徹底治愈十二指腸潰瘍!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防治要點1.應規律進餐,可以少量多次,并避免粗糙、過冷、過熱和刺激性大的飲食如辛辣食物、濃茶、咖啡等。2.戒煙限酒。3.緩解精神緊張。4.必要時使用藥物促使潰瘍加速愈合。有些藥物能夠使胃酸分泌減少,有些藥物會給潰瘍面敷上一層諸如鋁鹽或蛋白質的保護膜;應禁用能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建議食品及食用方法1.螺旋藻食用螺旋藻后,螺旋藻能夠迅速分解成細微粒子,緊貼在胃和十二指腸的粘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由此促進粘膜再生,修復已損傷的粘膜,使胃部倍感舒適。2.磷脂磷脂可促進細胞活化、組織再生修復。3.優質蛋白優質蛋白中含有全面、豐富、均衡的必需氨基酸,可以很好地解決胃部營養的滋補問題。食用方法輕度潰瘍:每日螺旋藻4粒,磷脂4粒,優質蛋白1包,每天早晨食用,以上食品一次連續食用60天。重度潰瘍:每日螺旋藻5~10粒,磷脂5~15粒,每日分兩次食用,以上食品一次連續食用90~180天。1.急性發作期應注意休息,要勞逸結合,避免精神緊張及情緒不穩定。2.停止進食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食品,如油煎食品、辛辣食品、濃茶咖啡等。3.禁用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4.戒煙、戒酒。煙酒可延遲胃炎的好轉和潰瘍的愈合。5.進餐應有規律,“少吃多餐”,可在餐間加吃些餅干和糕點。6.不宜過多飲用豆乳等,因此類食品較易引起脹氣。7.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服用各類藥物。8.定期檢查,遇有癥狀明顯變化,應及時就診檢查。
2016-06-06 0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