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孩子發高燒可能由感染、免疫反應、環境因素、中樞神經系統異常、血液系統疾病等引起。要及時處理,避免高熱驚厥。 1.感染: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是常見原因。如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流感病毒導致的流感等。 2.免疫反應:自身免疫性疾病,像川崎病、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會引起發熱。 3.環境因素:氣溫過高、穿著過多,影響散熱,導致體溫升高。 4.中樞神經系統異常: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可能引發高熱。 5.血液系統疾病:白血病等血液疾病也可能表現為高燒。 總之,小孩子發高燒原因多樣,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癥狀,及時就醫。可先采取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同時多給孩子喝水,補充水分。常用的退燒藥有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賴氨匹林等,但需遵醫囑使用。建議去正規醫院兒科就診,明確病因,對癥治療。
2024-10-21 17: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小孩子發熱一般是受涼了病毒感染感冒引起的居多,但是也有別的原因,小孩子發熱一般都是需要帶孩子去醫院兒科找醫生看明確原因然后對因治療才可以徹底控制發熱的,如果孩子體溫沒有超過三十八度可以溫水,或者酒精擦浴身體降溫,另外就是腋窩腹股溝等區域用毛巾包裹冷凍的冰塊降溫。降溫是對癥,關鍵是及時治療發熱原因才是
2024-10-21 17: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考慮一般發燒在38.5℃以下不用退熱處理,選用物理降溫;38.5℃以上應采用相應的藥物退熱措施。溫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鐘。也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建議多喝溫白開水,排尿也能幫助降溫的,可讓孩子喝一些他愛喝的果汁、飲料等。必要時服用百服寧、泰諾、對乙酰氨基酚等。
2024-10-21 17: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多少度?如果在可控制范圍的話,建議用溫水敷額頭,大概換了兩盆水的樣子就差不多了。然后讓他睡一覺,醒來應該會退了,如果沒退就要去醫院了。
2024-10-21 17:1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雖說發燒是機體的正常防衛反應,但小兒發燒畢竟是作父母焦慮的事情。那么,小兒發燒怎么辦呢?一般來說,如果體溫在38C左右,可不必急于給予降溫處理,這樣既可以觀察熱型,又不妨礙身體逐漸產生抗病能力。如果體溫在38.5℃以上,則可適當進行降溫處理,特別是有高燒抽風史的小兒,更應積極給予降溫。退燒的方法很多,適合家庭使用的有如下一些方法:1、酒精擦浴,如一時找不到酒精也可用白酒代替。2、頭部冷敷:可用頭枕冰袋、或額部冷毛巾濕敷,或兩者同時使用。此法簡單易行,有涼水即可,或用冰水更好。注意要及時更換冷毛巾或冰袋以加強退燒效果。3、藥物退燒:退燒藥要按醫囑使用。劑量過大,可引起出汗過多,發生虛脫;也不能使用過頻,也就是說同一種退燒藥兩次間隔時間不能太短,以免藥物在體內蓄積而產生副作用。一般兩次間隔以4~6小時為宜。小孩常用退燒藥以撲熱息痛較好,也較安全,副作用不大。可家庭常備。上海黃山制藥廠研制的“一滴清滴劑”是撲熱息痛的一種新劑型,適合小孩使用。其他退燒藥如阿斯匹林、阿苯片、安乃近等須在醫生指導下酌情使用,因其都有不同副作用。4、多飲溫熱開水,這也是幫助退燒的方法之一。通過喝溫開水,可以促進皮膚出汗而散熱,達到退燒的目的。
2024-10-21 17: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