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新生兒經常吐奶可能是由于生理結構特點、喂養方式不當、吃奶過快過多、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等原因造成的。 1. 生理結構特點: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賁門括約肌發育不完善,幽門括約肌相對較發達,容易導致吐奶。這種情況一般隨著寶寶長大逐漸改善。 2. 喂養方式不當:喂奶時姿勢不正確、奶嘴孔大小不合適、喂奶后未及時拍嗝等都可能引起吐奶。喂奶時應讓寶寶含住大部分乳暈或奶嘴,奶嘴孔不宜過大或過小,喂奶后要豎著抱起寶寶,輕輕拍打后背,幫助排出胃內氣體。 3. 吃奶過快過多:寶寶吃奶太急或一次吃得太多,胃內壓力增大,容易吐奶。應控制喂奶速度和奶量,避免寶寶吃得過急過多。 4. 胃食管反流:部分新生兒存在胃食管反流,導致吐奶頻繁。可通過少量多次喂奶、喂奶后保持上半身抬高的體位來緩解。 5. 消化不良:寶寶消化功能較弱,如果腹部著涼或喂養不當,可能出現消化不良,引起吐奶??蛇m當給寶寶腹部熱敷,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胃腸蠕動。 如果新生兒吐奶頻繁且嚴重,伴有精神不佳、體重不增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查明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21 17: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這個月齡的寶寶吐奶現象較為常見,因為寶寶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連接食管處的賁門較寬,關閉作用差,連接小腸處的幽門較緊,而寶寶吃奶時又常常吸入空氣,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盡量抱起寶寶喂奶,讓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喂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寶寶吃完奶后豎起來拍拍后背,直至打嗝即可.吃奶后不宜馬上讓寶寶仰臥,而是應當側臥一會兒,然后再改為仰臥.喂奶量不宜過多,間隔不宜過頻。醫生詢問:祝健康
2024-10-21 17: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這屬于正?,F象,這是因為新生兒胃的位置呈水平位,賁門括約肌也較松弛,一旦攝入奶量稍多,即可發生溢奶現象。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胃的位置逐漸變垂直,賁門括約肌肌力加強,溢奶次數就會逐漸減少,七八個月時停止。預防寶寶溢奶或吐奶有賴于家長的正確喂養,如哺乳時應將寶寶斜著抱起,不要躺著喂哺;如果是用奶瓶喂奶時,奶頭孔要大小適當,奶不可太燙或太冷,更忌吸入空氣;喂奶之后不要翻動,應將寶寶斜靠在大人身上,輕拍背部,讓吞入胃內的空氣排出。
2024-10-21 17: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對于小兒喂飽后不久吐出少量乳汁,一般情況良好,食欲正常,吐后不啼哭,亦不伴有其他任何癥狀和體征,通俗稱為“溢奶”,屬于正常現象。嘔吐,每天數次,逐漸頻繁并發展為噴射性,每次進食后半小時左右就發生劇烈嘔吐,吐出量有時比進人量還多,吐出物無膽汁,吐后食欲仍正常,因長期持續嘔吐而逐漸消瘦的,可能為先天性幽門肥大性狹窄。請鑒別。
2024-10-21 17:0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這屬于正?,F象,媽媽不用太擔心。吐奶,又稱溢奶。這是因為新生兒胃的位置呈水平位,賁門括約肌也較松弛,一旦攝入奶量稍多,即可發生溢奶現象。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胃的位置逐漸變垂直,賁門括約肌肌力加強,溢奶次數就會逐漸減少,七八個月時停止。我家寶寶是男孩子,出生時也比較容易吐奶,而且和很多寶寶一樣,小的時候吐的比較厲害,一直吐到四個月左右才有好轉,現在也很健康。預防寶寶溢奶或吐奶有賴于家長的正確喂養,如哺乳時應將寶寶斜著抱起,不要躺著喂哺;如果是用奶瓶喂奶時,奶頭孔要大小適當,奶不可太燙或太冷,更忌吸入空氣;喂奶之后不要翻動,應將寶寶斜靠在大人身上,輕拍背部,讓吞入胃內的空氣排出;臥位時,應將寶寶的頭部抬高,呈斜坡式右側臥位。
2024-10-21 2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