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孩子不吃飯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飲食習慣不良、缺乏微量元素、消化不良、疾病影響、心理因素等。 1.飲食習慣不良:孩子經常吃零食,或者就餐時間不規律,會影響正常食欲。 2.缺乏微量元素:鋅元素缺乏可能導致味覺減退,影響食欲。鐵元素缺乏易引起貧血,也會使孩子食欲不振。 3.消化不良:孩子胃腸功能較弱,進食過多或食物不易消化,會出現腹脹、腹痛等癥狀,導致不想吃飯。 4.疾病影響:例如感冒、腸胃炎等疾病,身體不適會降低進食欲望。 5.心理因素:學習壓力大、家庭氛圍緊張等,可能讓孩子情緒不佳,從而影響食欲。 孩子不吃飯的原因較為復雜,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情況,必要時及時帶孩子就醫,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改善孩子的食欲。
2024-10-21 17: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首先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孩子是否缺鋅,缺鋅會導致孩子厭食.下面給你介紹一些解決方法,希望有用.帶孩子去體檢,是否缺鋅.1.帶孩子一起挑選喜歡的餐具,兩個勺子(吃飯,喂飯不耽誤),以促進吃飯的興趣.2.提早十分鐘通知孩子吃飯.事先告訴他即將要做的事,給他緩沖時間,將玩具收拾干凈,準備用餐.3.少吃零食,少量多餐是最有利于孩子的飲食方式.但是正餐之外點心的分量不可太多.4.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吃飯前叫孩子一起來幫忙,如整理餐桌,擺碗筷等,這樣,孩子會充滿對用餐的期待,乖乖坐下吃飯的可能性也就提高.5.換換烹調方法.清蒸啊,紅燒啊,讓寶寶有新鮮感.孩子都喜歡色彩鮮艷的食物,不喜歡溫度太冷或太熱的食物.6.先以孩子喜歡吃的食物為主.再由少至多,漸漸加入新的食物,可以發掘更多孩子喜歡吃的食物.7.要讓孩子學會用勺子自己吃飯.若他能自行吃光,就會有成功感,弄得滿桌飯粒也不要緊,椅下鋪幾張報紙收拾方便.8.讓孩子有饑餓感.牛奶不要超過四百毫升,多了就會影響到食欲.有時是因為他不餓,孩子吃了幾口就跑開,這時媽媽應該心平氣和地說“好了,孩子吃飽了”,然后把碗收掉,不要在乎他剩下多少.幾次下來,孩子就會知道不乖乖坐下吃飯就會餓肚子.9.吃完飯多表揚.也要有意識地多給孩子灌輸“好好吃飯,長得更快,變得更聰明”之類的觀點.祝身體健康,笑口常開!
2024-10-21 17: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屬于小兒偏食,厭食情況,可能與胃腸功能下降有關,一般這樣的情況容易導致小兒厭食,偏食。另外口臭可能是胃火過大。你好,可以喝點雅培的維他靈或是賴氨肌醇口服液,提高食欲,另外吃點降胃火藥物,平時注意粗細糧的合理搭配。脾胃不合也可出現厭食的現象,可以看看中醫,給吃點中藥,比如醒脾開胃顆粒。最好在給復查下微量元素,看看是否缺乏并給予補充。希望對你有幫助,祝福你孩子健康。
2024-10-21 17: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小孩子不吃飯通常是因為消化不良.當小孩脾胃功能低下,會造成消化不良,因為食物在體內未能及時消化,有強烈的飽腹感,使得胃口變差,所以就不吃飯了.可以考慮用山楂(消油膩肉食滯),麥芽(消面食積),雞內金(健運脾胃),神曲(善消谷食積滯),萊菔子(行氣消脹)等中藥煎水服用,但注意用量
2024-10-21 17:5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食物不合口味。 別以為寶寶沒有味覺,他們可是精得很,越大越不能容忍只有淡淡咸味或甜味的食物了。單一的口味會讓寶寶逐漸生厭。所以,要想寶寶吃多點東西,給他們的食物就要可口,款式要多變,種類也要多變。其次,寶寶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需要,他們的喜好可以反映他身體的需要。孩子是一天一小變,三、五天一大變,如果食物一成不變,就不能滿足寶寶的生理或心理需求。舉個例子:寶寶六個月開始吃稀粥,如果到了一歲還是餐餐吃粥,那寶寶一定拒絕吃飯。這時媽媽就得思考是不是寶寶已經不滿足吃軟和爛的東西了?那么你就要開始給寶寶吃一些爛飯。另外,六個月以后,你把魚肉和菜垛爛,把它們和在粥里給寶寶吃,如果一歲以后寶寶不吃了,是不是在提醒你,寶寶要像大人一樣飯、菜分開吃了?那么你就嘗試炒一道菜給寶寶拌著爛飯或粥吃,讓他/她知道炒菜的味道比白灼的味道好多了。記得要什么都給寶寶吃,不然將來孩子容易偏食,也容易營養不良。飯、粥、面、包子、餃子、雞鴨魚肉、青菜水果都要給寶寶吃,開始一點點,從軟到硬,從少到多,慢慢讓孩子適應。做的方法從白灼,到炒、拌,調味料從只有鹽到添油加醋。再花點心思,把包子做成小動物的形狀,把菜泥做成星星、月亮的形狀。這樣寶寶才有吃東西的欲望。一歲以后的孩子基本什么都可以吃了,酸奶也可以喝,我的女兒喝了酸奶胃口就好。現在天氣熱,孩子胃口自然不好,那就多喝湯,煲點骨頭湯、羅宋湯,讓寶寶從湯水中補充營養。 二、吃飯習慣不好。 寶寶越大意識越強烈,他/她會對這個世界的萬物充滿好奇,自然吃飯、睡覺或拉便便的時候就會分心,不好好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家長不要一味地擔心或責怪寶寶不聽話,要知道,這是寶寶的天性,相反,家長自己要好好想辦法培養寶寶的良好習慣。要從小養成定時吃喝拉撒的習慣,讓寶寶從條件反射到有自主意識,一到點就要吃飯、睡覺或便便。我的女兒從六個月吃粥開始就定在中午和傍晚進食,并且是在嬰兒桌里吃,不吃完飯不下地。慢慢地孩子就知道什么時候該吃飯,什么時候可以玩。但即使這樣,女兒在一歲以后也開始和我叫勁,遇到不好吃的食物,或者想玩兒的時候就想從嬰兒桌上下來,不好好吃,隨著年齡的增長反抗力度就越大。這時,除了改變口味和食物種類外,我也會把她關在房間里,不讓她跟大人一起上桌吃飯。有的時候表現好,我就讓她和我們一起吃,讓她看看大人怎樣吃飯,激發她的食欲。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女兒喜歡吃別人的飯,即使她吃的和你一樣,她也拒絕吃她自己的。那么我就會從自己的碗里挖點飯給她吃,甚至是將游戲賦予進餐中:我把我的碗放著她能吃的食物,她的碗里也放點,然后要她喂我吃,同時我也喂她吃,大家一起喂對方,一起張口,這個方法即鍛煉孩子的協調能力,又讓她覺得吃飯是件有趣的事,從而排除她對吃飯的厭惡感。 三、胃口不好,食滯。 寶寶容易食滯,有時候并不是寶寶不愿意吃,而是吃不下,時不時喝點助消化的湯水,可以讓寶寶胃口好。例如:將谷芽、麥芽、茨實、百合煮水,或者煮山楂水,陳腎粥,還有雞內金這些,都可以消食去積。給寶寶做按摩即促進寶寶睡眠,也可以幫助消化,經常按摩寶寶背部督脈的地方(也就是脊椎兩邊),防止生疳積;在寶寶腰部接近屁屁的兩邊用雙手以交替輕柔的方式按摩,可以幫助寶寶排便。再有,我發現我女兒只要睡得好,就會吃得好。 四、牛奶吃多了。 醫生說,有的孩子兩歲以內都是以奶為主,如果你的寶寶愛吃奶,不愛吃別的食物,那就讓他多喝奶,飯、粥等固體、半固體食物作為副食慢慢鍛煉,一點點來。只要體重上升,精神好,寶寶就沒問題。 總之,做父母要有三心:細心、耐心和花心。細心就是要多觀察留意自己寶寶的進食動態,什么時候不吃飯,為什么不吃飯,多動腦筋,帶孩子不能一成不變,而要因人而議、因時因地而議。 耐心培養寶寶對食物的興趣,教育寶寶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 花點心思為寶寶做點可口、特別的飯菜,哪怕你給寶寶用個有他/她喜愛的圖案的餐具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最后一條狠心的方法:不吃就餓一頓,寶寶也不是笨蛋,他們有自我調節的能力,餓了自然就會好好吃,家長也不必太擔心會把寶寶餓壞。
2024-10-21 2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