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三個月大的寶寶斷奶一個月通常不太合適。這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營養攝入、免疫力、消化功能、心理狀態和生長發育等。 1. 營養攝入:母乳富含寶寶生長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過早斷奶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 2. 免疫力:母乳中的免疫因子能幫助寶寶抵御疾病,過早斷奶會使寶寶自身免疫系統尚未完善時失去這一保護。 3. 消化功能:寶寶的消化系統在三個月時仍較脆弱,母乳更易被消化吸收,斷奶可能增加消化負擔。 4. 心理狀態:母乳喂養能增進親子間的親密接觸,過早斷奶可能影響寶寶的安全感和情感滿足。 5. 生長發育:充足的營養對寶寶身體和大腦發育至關重要,斷奶過早不利于正常生長。 總之,三個月大寶寶斷奶一個月不是理想的選擇。建議盡量延長母乳喂養時間,若因特殊原因無法繼續,應選擇適合寶寶年齡的配方奶,并密切關注寶寶的健康狀況。
2024-10-21 17: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如果條件允許至少要保證6個月的母乳喂養,為了寶寶,還是堅持一下吧,偶準備喂到一歲,呵呵
2024-10-21 17: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不要緊的!多吃點回奶的大麥、茄子、韭菜的!不要擠壓注意好衛生慢慢就沒有了
2024-10-21 17: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現在可以喝的建議喝點豬蹄湯試試
2024-10-21 17:5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嬰兒最常見的病就是受涼和腹瀉,不要慌張,要學會觀察和初步判斷。如果與平時相比大便次數有明顯增多、是噴出來的?那就麻煩了,一定要盡早請醫生指導處理!如果不是急性的、無發熱,可以用媽咪愛或臍貼等一試。若有一定效果的,這就提示孩子腹瀉可能不是感染引起的,而很可能喂養不當,腸道不適或受涼引起的。以前我的孩子也曾腹瀉,總是先看醫生,確診啥病;不是急性+發熱的,考慮用媽咪愛調養一下;但從來不擅自給孩子服藥,至少打個電話咨詢一下兒科醫生。其實,拉肚子還是以預防為主,防孩子受涼感冒引起胃腸不適,防奶粉變質,防奶粉泡得過濃,或是寶寶的過量,防奶瓶被細菌感染,防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等等。圓點16:19:48孩子挑食厭食問題的原因往往在于父母縱容嬌慣所致。一、從習慣抓起根據實際,定出相關的措施:1、養成孩子定時入睡起身的習慣;2、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鍛煉及各種游戲活動,保證孩子有個好的心境;3、控制零食,嚴格做到一日三餐二點,決不讓孩子亂吃零食;4、鼓勵與榜樣相結合。。5、饑餓法。在已實施的以上所有辦法且機體無病痛的情況下,實在不愿意進食的,那就說明孩子真的不餓,不必強求,不妨讓其離開飯桌,去搭積木,看畫書等,那么下頓飯必能香噴噴地吃。圓點16:20:32一是絕對不要斥責或體罰孩子。二是緊緊拖住孩子,不要讓孩子撒野毀物和自毀。第一個原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斥責等于火上加油,適得其反。特別是家長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的樣子,等于是孩子發脾氣的“榜樣”。須知,柔能克剛,而剛卻克不了了柔。第二個原則的著眼點,在于用骨肉之情和善良的愿望,幫助孩子控制難以自制的情緒,讓他一動不動地呆上5分鐘,爆發的情緒就會平息下來。待孩子發過脾氣過后,應同孩子談心,教育孩子認識發脾氣的危害,學會以理智駕馭感情。平時,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應主動地給予滿足,不合理的要求堅決不能滿足,怎么撒野也不行,讓孩子明白:凡事必須講道理,無理寸步難行。對人小脾氣大的孩子,父母教育的口徑必須一致,切忌南轅北轍;教育務必堅持,堅持一段時間,情況就會好轉。圓點16:21:12寶寶如果是在吃母乳的話就不用太擔心了,母乳本身含有豐富的營養,可以幫助寶寶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像她這么小應該是著涼導致感冒了,可以用蔥白加紅糖燉開給寶寶當水喝,一天兩次,會有效果的。寶寶要多喝水,也可以讓寶寶喝點胡蘿卜水。寶寶鼻塞,影響寶寶呼吸,如果干結的鼻痂就堵在鼻孔口,可用消毒小棉花簽輕輕將其卷除,如果鼻垢在鼻腔較深處,可輕輕擠壓鼻翼,必要時先在鼻孔內滴1-2滴生理鹽水或冷開水,將鼻垢濕潤軟化,再輕擠鼻翼,可使鼻痂逐漸松脫,再用消毒小棉簽將鼻痂卷除。這樣寶寶的呼吸就順暢起來。提高寶寶的身體免疫力是關鍵,建議你平時可以給寶寶喝牛初乳,比加一點生命陽光牛初乳,它除了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望寶寶早日康復!
2024-10-22 0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