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微微 主治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心律失常應該注意:
2018-07-03 01:22
1,避免勞累及情緒激動,避免應激事件發生;
2,保證睡眠,注意休息:
3,避免喝濃茶及濃咖啡:
4,有原發病的,盡可能控制原發病,
5,口服抗心律失常藥物后,避免出現心率過慢,心率小于50次/分時,降心率藥物應盡早盡快減量,避免惡性心律失常出現,
6,定期復查離子,心電圖或24小時動態心電。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1)正確對待,心胸開闊:心律失常患者要做到心胸開闊,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不要因為患了心律失常而憂心忡忡。盡管心律失常是一種病態,但除了嚴重的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的患者能夠同健康人一樣地生活、學習和工作。早發現,早治療,心律失常并非不能控制。
(2)積極治療原發病,按時服藥。
(3)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心律失常患者應保證有充足的睡眠,中老年患者,每天都不應少于8小時。飯后不宜立即就寢,因為飯后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會抑制心跳。飯后立即就寢有可能出現心臟驟停,對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有潛在危險。就寢時間最好安排在飯后2~3小時。睡眠的姿勢應采取右側臥位,雙腿屈曲。心律失常患者宜適當地做些鍛煉,如養魚、種花、散步、練太極拳、保健操、練氣功等。只有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極差的病人才應長期休息。
(4)隨季節、氣候變化調節生活起居。在氣候變化大、季節交替的時候要采取措施,預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5)注意安排合理飲食,飲食要清淡而富于營養。烹調要用植物油,減少膽固醇的攝入量。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飲食要適量,不宜過飽。戒煙,少飲酒。
(6)養成良好的大便習慣,不要因為便秘而發生意外。
(7)定期到醫院檢查,復查有關項目,合理調整用藥。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正確對待、心胸開闊。不要因為患了心律失常而憂心忡忡。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心律失常并非不能控制。2、積極治療原發病,遵醫囑按時服藥。3、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心律失常患者應減少勞累,保證睡眠充足,并適當地進行鍛煉;只有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極差的患者,才應長期臥床休息。4、保持情緒穩定。情緒急劇激動或情緒過度憂慮,都可引起心律失常。5、隨季節、氣候變化調節生活起居,采取措施預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6、注意合理安排飲食。宜清淡,少辛辣;不宜暴飲暴食;少飲濃茶、咖啡、冷飲等;戒煙、酒是預防心律失常的重要一環。7、定期到醫院檢查,復查有關項目,合理調整藥物。心律失常的特殊飲食問題是應多攝入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有:葵花籽、花生仁、瘦豬肉(這些不容易食物的維生素B1不容易在加工過程中丟失)、小麥粉、小米、玉米、大米等(這些食物中的維生素B1存在于麩皮中很容易在加工過程中被處理掉),所以,要常吃一些未經精加工的谷類食物,道理就在這。
2016-06-09 02: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般情況下,心跳節律是規律整齊的,如果心臟跳動不整齊,我們稱其為心律失常。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竇性心律不齊”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是由于來自竇房結的信號并不完全規整所致。但是,這種“心律失常”大多數屬于“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它的特點是隨呼吸的變化而變換,吸氣時心率可增加數跳,呼氣時又可減慢數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個呼吸周期,屏氣時心律轉為規則。這種隨呼吸變化的“竇性心律不齊”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擔心,也不用治療。 因此,被診斷為“竇性心律不齊”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減速跟呼吸之間有沒有關系。只要沒有任何其他癥狀,就不需要治療,完全可以從事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2016-06-09 02:4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竇性心律不齊正常人多見的很,無臨床意義.瓣膜關閉不全應該是輕度的吧,如果是中度或重度至少你現在不是這個樣子,醫生也會要求你住院.輕度關閉不全一樣沒有臨床意義,正常人4個瓣膜都可輕度關閉不全.血壓130-90高了,多測量幾次,如總是超標診斷高血壓成立.左前胸部出現隱痛至少與上面的問題無關.
2016-06-09 02:51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合理飲食,要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時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緊張;保持足夠的睡眠,保持情緒穩定。
2016-06-09 0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