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肩周炎主要癥狀包括肩部疼痛、活動受限、肌肉萎縮、怕冷、壓痛等。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運動療法、中醫治療、手術治療等。 1.癥狀: 肩部疼痛:起初為陣發性疼痛,逐漸變為持續性疼痛,尤其在夜間加重。 活動受限: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旋外旋更為明顯。 肌肉萎縮:長期患病可出現三角肌、岡上肌等肌肉的萎縮。 怕冷:肩部不敢吹風,自覺寒冷。 壓痛:肩關節周圍有明顯的壓痛點。 2.治療: 藥物治療: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可緩解疼痛和炎癥。 物理治療:包括熱敷、冷敷、超聲波、激光等,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運動療法:進行爬墻、鐘擺運動等,有助于恢復肩關節活動度。 中醫治療:針灸、推拿按摩等,能疏通經絡、緩解癥狀。 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行關節鏡下松解術。 肩周炎患者應盡早診斷和治療,同時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過度勞累,堅持康復訓練,以促進肩部功能的恢復。
2024-10-21 16: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因肩關節是人體全身各關節中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其關節囊較松馳,關節的穩定性大部分靠關節周圍的肌肉、肌健和韌帶的力量來維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應較差,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退行性改變,加之肩關節在生活中活動比較頻繁,周圍軟組織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磨擦擠壓,因而容易發生慢性勞損。4中醫解析現代中醫臨床總結古人經驗并結合實證研究,認為肩周炎之發病與氣血不足,外感風寒濕及閃挫勞傷有關,傷及肩周筋脈,致使氣血不通而痛,遂生骨痹。在中醫古典醫籍《素問•痹論》中有骨痹、筋痹、脈痹、皮痹等分類,認為其病因與風寒濕有關。在《靈樞•賊風》篇中首次提出其發病與外傷關系密切,認為傷后惡血停聚于肌肉筋骨之間,氣血運行不暢,易受風寒濕邪侵犯,惡血與外邪侵襲則發為痹證。在隋唐時期,又進一步認識到其發病與勞傷氣血不足有關。《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記載:“帶傷筋骨,肩背疼痛”。指出了其與外傷有明確關系。至清代《醫宗金鑒》總結了數千年來對肩臂痛的認識,指出肩背痛有經絡氣滯、氣虛、血虛以及兼風、兼痰等證候。建議要及時使用舒肩貼治療。5中醫治療中醫育善堂膏藥以黑膏藥為載體含量高、析出速度緩慢、作用長期持久、局部療效切實等一系列優點。起到修復骨病組織的作用,直接外敷可實現調氣通血、散瘀止痛、驅邪扶正等功效,全方位治療能夠徹底將肩周炎病根拔除。以上皆為針對肩周炎癥狀及治療這個話題所做的回答,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同時希望詳情咨詢專業醫生。
2024-10-21 16: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病的簡稱,俗稱五十肩,凍結肩.本病好發生于50歲左右的中年人.因外感風寒,潮濕,肌肉在外力作用下損傷,可使局部軟組織包括關節囊,肩袖,韌帶,滑囊,肌肉肌腱發生慢性無菌性炎癥,與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癥不同,沒有體溫升高,沒有局部紅,腫,熱的表現,也沒有外周的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等癥象.但它有慢性炎癥所具有的局部組織充血,滲出增多,后期機化,粘連病理過程.中醫認為,肩周炎乃風寒濕邪侵襲肩周筋脈所引起的慢性疾病.傷及肩周筋脈,致使氣血不通而痛.建議最好采用外用藥物治療,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的中醫傳統外科膏藥治療."膏藥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循環,直達病處,并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快速治愈目地.
2024-10-21 16: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達到某種程度后逐漸緩解,直至最后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癥。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癥。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見于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頸肩松按摩膏能夠快速的緩解肩周疼痛不適,堅持使用可以好了不在反復。1.肩部原因(1)本病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軟組織退行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2)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3)上肢外傷后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4)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后因治療不當等。
2024-10-21 16:1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肩周炎是指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種程度后逐漸緩解,直至最后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癥。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多見于體力勞動者。肩周炎癥狀及治療臨床分型狹義的肩周炎是指發生在肩肱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的慢性無菌性炎癥,因為臨床表現以肩部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為特征,故又稱凍結肩。廣義的肩周炎是指發生于肩關節復合體的多關節、多部位的病證,其分類方法很多,且診斷名稱混亂,現分述如下(1)根據病變部位及診斷意義上的相似性分為四大類:①肩關節腔病變:凍結肩、疼痛性肩攣縮癥、粘連性關節囊炎、疼痛肩及肩關節周圍粘連癥等。②滑液囊病變:粘連性肩峰下滑囊炎、粘連性滑液囊炎、鈣化性滑囊炎、閉塞性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腱滑液鞘炎等。③肌腱炎及腱鞘炎:肱二頭肌長頭腱炎、粘連性腱鞘炎、岡上肌腱炎、疼痛弧綜合征、鈣化性肌腱炎、退行性肌腱炎、肩袖炎等。④其他肩周病變:肩纖維組織炎、喙突炎、退行性肩關節炎、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2)安達長夫根據病變部位將肩周炎分為三類:①肩關節滑動機構的損害:肩袖的肌腱炎、肩袖的斷裂、肩袖的鈣沉著等。②肱二頭肌機構的損害: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等。③凍結肩。(3)信原氏根據病變部位、性質和臨床特點,將肩周炎分為九類:①肱二頭肌長頭腱炎及腱鞘炎。②喙突炎。③岡上肌腱炎,包括退行性和損傷性兩種。④鈣化性岡上肌腱炎。⑤肩峰下滑囊炎。⑥凍結肩,又稱疼痛性關節攣縮癥。⑦繼發性肩關節攣縮,多因肩外傷、手術或長時間固定引起的繼發性肩關節攣縮。⑧肩部纖維組織炎。⑨肩關節不穩定或肩松弛癥,包括因外傷或病變引起的韌帶、關節囊松弛,盂唇病變等引起的關節不穩定和半脫位。(4)我國專家學者在參考國外分類方法的基礎上,根據國內病例的實際情況,按病變部位、疾病性質和臨床表現分類如下:①凍結肩。②喙突炎。③肩袖病變:包括岡上肌腱病變(岡上肌腱炎、鈣化性岡上肌腱炎、岡上肌腱斷裂),岡下肌腱炎,小圓肌腱炎。④肱二頭肌長頭腱炎及腱鞘炎。⑤肩峰下滑囊炎(又稱三角肌下滑囊炎)。⑥肩鎖關節病變。⑦胸鎖關節炎。⑧肩關節不穩定(包括發育或損傷所致的骨結構缺損、盂唇病變、關節囊或韌帶過度松弛以及肩周圍肌肉麻痹等原因導致的肩關節不穩定。⑨肩部纖維組織炎。⑩其他肩周病變(包括肩挫傷、肩峰下撞擊綜合征、肩胛上神經卡壓綜合征、三角肌肌腱炎等)。8癥狀體征肩部疼痛可以分為陣發性或持續性,急性時疼痛劇烈,夜間難以入睡。1.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多為中、老年患病,左側多于右側,亦可兩側先后發病。少數病人可風雙側同時發病。好發肩周炎的年齡與肩關節產生嚴重退變的年齡相一致,肩部有損傷史或曾經有局部外固定史受寒史、偏癱史,也有無任何誘因而發病者。2.疼痛為最明顯的癥狀,逐漸出現肩部某一處痛,與動作、姿勢有明顯關系。隨病程延長,疼痛范圍擴大,并牽涉到上臂中段,同時伴肩關節活動受限。疼痛的程度及性質有較大的差異,或為鈍痛,或為刀割樣,如欲增大活動范圍,則有劇烈銳痛發生。嚴重時患肢不能梳頭、洗面和扣腰帶。夜間因翻身移動肩部而痛醒。這種疼痛可引起持續性肌肉痙攣,肌肉痙攣有的很輕,有的很重,疼痛與肌肉痙攣可局限在肩關節,也可以向上放射至后頭部,向下可達腕及手指,也有的向后放射到肩胛骨,向前到胸部;也有的放射到三頭肌或者放射到三角肌、二頭肌直達前臂的橈側肩周炎壓痛點范圍廣泛。因病期不同壓痛點部位和壓痛程度也不一致,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點,后期范圍擴大,感覺疼痛來于肱骨。3.體檢,三角肌有輕度萎縮,斜方肌痙攣。崗上肌腱、肱二頭肌長、短頭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緣均可有明顯壓痛。肩關節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顯,少數人內收、內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較少。4.年齡較大或病程較長者,X線平片可見到肩部骨質疏松,或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鈣化征。
2024-10-22 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