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鞘膜積液是指鞘膜腔內積聚的液體超過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腫。其形成原因多樣,包括先天性因素、感染、損傷、腫瘤等。治療方法主要有隨訪觀察、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先天性因素:部分嬰幼兒出生時鞘狀突未閉合,導致腹腔內液體流入鞘膜腔,形成鞘膜積液。 2.感染:如附睪炎、睪丸炎等炎癥,可引起鞘膜分泌和吸收液體失衡,出現積液。 3.損傷:陰囊部位的外傷可能損傷鞘膜,影響其功能,造成積液。 4.腫瘤:睪丸、附睪等部位的腫瘤,可能影響鞘膜的液體循環,引發鞘膜積液。 5.其他原因:精索靜脈曲張、低蛋白血癥等也可能導致鞘膜積液。 總之,鞘膜積液的病因較為復雜。如果發現陰囊部位有腫塊或異常增大,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多數患者經過規范治療,預后良好。
2024-10-21 16: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巴音吉力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正常睪丸鞘膜囊內有少量液體(2~3ml),供滑潤、保護睪丸用,如果液體過多即為鞘膜積水。而鞘膜積液的概念應包括鞘膜積水、鞘膜積血、鞘膜積膿和鞘膜乳糜腫。它的病因較多,炎癥、外傷、腫瘤等陰囊和睪丸病變均可引起鞘膜積液。鞘膜積液中以睪丸鞘膜積液最為常見,各個年齡組均可發病。鞘膜積液的手術療法效果良好。近年來也有單純行鞘膜囊腫穿刺抽液后注藥治療,不用手術,但術后并發癥問題尚有爭論。少量積液可無癥狀。若積液巨大,則有陰囊下墜不適,或排尿及性功能障礙,陰囊部可見梨形或橢圓形腫塊,囊性,如為交通性鞘膜積液,則腫塊大小可隨體位的改變而改變。嬰幼兒鞘膜積液多能在發育過程中自行吸收,故除非積液巨大一般不予治療。手術治療適用于較大的鞘膜積液,一般需行睪丸鞘膜翻轉術,精索鞘膜積液行囊腫剝除術,交通性鞘膜積液則于鞘突處高位結扎術加鞘膜翻轉術。小的鞘膜積液可行囊腫穿刺抽液注藥術。鞘膜積液診斷較易,不需特殊檢查。但如需要排除睪丸腫瘤,則可進行前列腺、精囊腺、陰囊和陰莖的超聲檢查。鞘膜積液在熱帶地區發病率高,與血絲蟲感染有關系,故平時防蚊措施是重要的。在農村中,由于各種原因,鞘膜積液的治療重視不夠,往往因嚴重的鞘膜積液而損害雙側睪丸功能。故應呼吁早期求醫治療。嬰幼兒的鞘膜積液是先天性的,隨著年齡生長發育,淋巴系統功能健全,多可自行吸收,不需急于治療,可動態觀察、定期復診。
2024-10-21 16: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正常睪丸鞘膜囊內有少量液體(2~3ml),供滑潤、保護睪丸用,如果液體過多即為鞘膜積水。而鞘膜積液的概念應包括鞘膜積水、鞘膜積血、鞘膜積膿和鞘膜乳糜腫。它的病因較多,炎癥、外傷、腫瘤等陰囊和睪丸病變均可引起鞘膜積液。鞘膜積液中以睪丸鞘膜積液最為常見,各個年齡組均可發病。鞘膜積液的手術療法效果良好。近年來也有單純行鞘膜囊腫穿刺抽液后注藥治療,不用手術,但術后并發癥問題尚有爭論。少量積液可無癥狀。若積液巨大,則有陰囊下墜不適,或排尿及性功能障礙,陰囊部可見梨形或橢圓形腫塊,囊性,如為交通性鞘膜積液,則腫塊大小可隨體位的改變而改變。嬰幼兒鞘膜積液多能在發育過程中自行吸收,故除非積液巨大一般不予治療。手術治療適用于較大的鞘膜積液,一般需行睪丸鞘膜翻轉術,精索鞘膜積液行囊腫剝除術,交通性鞘膜積液則于鞘突處高位結扎術加鞘膜翻轉術。小的鞘膜積液可行囊腫穿刺抽液注藥術。鞘膜積液診斷較易,不需特殊檢查。但如需要排除睪丸腫瘤,則可進行前列腺、精囊腺、陰囊和陰莖的超聲檢查鞘膜積液在熱帶地區發病率高,與血絲蟲感染有關系,故平時防蚊措施是重要的。在農村中,由于各種原因,鞘膜積液的治療重視不夠,往往因嚴重的鞘膜積液而損害雙側睪丸功能。故應呼吁早期求醫治療。嬰幼兒的鞘膜積液是先天性的,隨著年齡生長發育,淋巴系統功能健全,多可自行吸收,不需急于治療,可動態觀察、定期復診。
2024-10-21 16: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我們當時也有而且寶寶哭的時候特別明顯,后來問醫生說過幾個月會退的話就沒事。盡量少讓孩子哭,如果到1歲左右還沒退就看看吧!如果做手術好像也要3歲后了吧!我們孩子現在18個月,已經沒有了!
2024-10-21 16:3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睪丸鞘膜積液是指睪丸四周的鞘膜腔內積聚過多的液體而言。外觀可見陰囊逐漸增大,恰似腫大的睪丸。有的柔軟有的捏起來稍硬病人有下墜感。鞘膜積液的類型與鞘狀突是否閉鎖有關。其中以睪丸鞘膜積液最常見,其次是精囊鞘膜積液、混合性和交通性鞘膜積液。鞘膜積液形成的原因可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常常是無明顯原因。起病較慢,病理檢查可發現慢性炎癥反應,可能與慢性創傷和慢性發炎有關。如在小兒鞘膜積液多因淋巴系統發育遲緩,鞘狀突閉合太早,鞘膜囊內的分泌液不能完全吸收,形成先天性積液。鞘膜的淋巴系統發育完善,積液自行消失。后天性鞘膜積液多有急性睪丸炎、附睪丸炎、精囊炎、創傷等。慢性癥狀性積液多見于慢性炎癥、損傷或腫瘤。在熱帶和我國南方地區常可見到由絲蟲病或血吸蟲病引起。如果將鞘膜積液的內含物抽出,外觀常呈黃色,清亮,比重1.010~1.025,蛋白3~6%為滲出液,含電解質、膽固醇、纖維蛋白原、上皮細胞及淋巴細胞。急性鞘膜積液多渾濁。如為出血多呈棕色,有大量紅細胞和白細胞,甚至嚴重時呈膿性。慢性鞘膜積液可引起睪丸萎縮,影響生育能力。鞘膜積液一般無癥狀,當積液量大時囊腔張力增加后可有牽扯痛或下墜感,巨大鞘膜積液可影響行動、排尿和性生活。根據陰囊內的腫大的性囊腫物及透光實驗陽性即可診斷,如穿刺出液體,可診斷該病,但應與于睪丸腫瘤、腹股溝疝、精液囊腫和鞘膜積血區別。治療:如診斷確定應盡快手術治療。如果病情較輕,也可采用西醫保守與中醫中藥療法。
2024-10-21 20:1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鞘膜積液? 正常睪丸鞘膜囊內有少許漿液存在,有滑潤作用,能使睪丸在其中自由滑動,而囊壁有吸收和分泌的功能,使其容量保持正常,吸收分泌功能失調而至鞘膜腔積液。其臨床重要性在于鞘膜腔內長期積液,內壓增高則可導致睪丸缺血以致睪丸發育及功能改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