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開達 主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皮膚病科
-
異位性皮炎的檢查及診斷需要綜合多種因素,包括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家族病史、過敏原檢測、皮膚生理功能檢測等。 1. 臨床表現:觀察皮膚是否有紅斑、丘疹、水皰、滲出、苔蘚樣變等,以及瘙癢的程度和發作頻率。 2. 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查看嗜酸性粒細胞是否增多;血清免疫球蛋白 E(IgE)水平檢測,幫助判斷過敏狀態。 3. 家族病史:了解患者親屬中是否有類似的過敏性疾病。 4. 過敏原檢測:通過皮膚點刺試驗、斑貼試驗等,明確可能的過敏原。 5. 皮膚生理功能檢測:評估皮膚的水合程度、油脂分泌、酸堿度等。 綜合以上多個方面的檢查和評估,才能準確診斷異位性皮炎,為后續的治療提供依據。患者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
2016-06-19 19: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常伴有輕度魚鱗病樣改變,皮干燥,掌紋粗重、面包蒼白,眼周有黑褐色暈
2016-06-19 19:5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常于出生1—2個月發病,可自然緩解,但常復發。隨年齡增長,皮損常由滲出性濕疹向慢性苔蘚樣轉變
2024-10-14 0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