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婚姻恐懼癥是一種對婚姻產生過度恐懼和擔憂的心理狀態,可能由個人經歷、性格特點、家庭環境、社會壓力和對婚姻的錯誤認知等因素引起。 1.個人經歷:過去的情感創傷,如失戀、背叛等,可能導致對婚姻缺乏信心和安全感。 2.性格特點:內向、敏感、自卑的性格,在面對婚姻時可能更容易產生恐懼。 3.家庭環境:成長在不和諧的家庭中,目睹父母的婚姻沖突,會對自身的婚姻觀念產生負面影響。 4.社會壓力:來自社會對婚姻的過高期望,以及經濟、職業等方面的壓力,使人對婚姻望而卻步。 5.錯誤認知:對婚姻存在片面、消極的看法,認為婚姻會束縛自由、失去自我。 總之,婚姻恐懼癥并非無法克服。通過自我認知、心理調節、與伴侶坦誠溝通以及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幫助,能夠逐漸減輕恐懼,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婚姻。
2024-10-13 13: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是這樣的,事在人為.為什么同樣是組建家庭,有的夫妻白頭到老,恩恩愛愛;有的總吵架?一個是兩個人的性格合不合,如果人生觀價值觀什么觀都不一樣,真的是讓人無奈,不過你對婚姻比較慎重,選的愛人應該是兩個人比較合得來的,你要珍惜他.還有就是結婚以后,其實結婚以后的確生活就變成有許多大事小情組成的生活,生了孩子以后更是,但是人要做自己的主人,要用自己的愛,寬容和聰明化解生活中的矛盾,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還有生活有時需要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難得糊涂,不用什么事情都想得那么清楚.永遠不要為鋸末惋惜,已經打碎的貴重花瓶也不要再費時間黯然神傷,不開心的事情你想開了就減三分,再繼續傷心就加三分,所以心情是自己去營造的.例如我寶寶的胎發不小心讓我弄丟了,這事我都沒去細想過,所以我也沒有因此苦惱過,所以讓自己的心臟堅強起來,讓自己的心情晴朗起來,雖然生活中或許會有風雨,好好地愛和珍惜你的愛人,他一定會感激的,并回報給你更多的愛...
2024-10-13 13: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一般來講這種心理的產生多半是由于有過失敗的婚姻,或者父母的婚姻生活不是很完美.需要自己在心理上突破心結,首先你要明白婚姻并不是每個人生命的必須品,這樣一來即便沒有也沒有什么,也就不值得恐懼了.大可抱著嘗試的態度去結婚,在婚后慢慢尋找樂趣,有恐婚心理的人多半會因為部隊婚姻抱太希望而有意外收獲
2024-10-13 13: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結拉婚,就什么都沒有拉
2024-10-13 13:1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戀愛、結婚、生孩子是人生3大喜事,可隨著婚期的臨近,許多準新人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擔心這害怕那,甚至產生臨陣脫逃的念頭.這種癥狀,其實是一種回避心理在作祟,心理學家稱之為“結婚恐懼癥”. “婚姻恐懼癥”是一類很具有代表性的現代社會心理疾病,社會輿論對婚姻生活的負面宣傳是“恐婚癥”的起因之一,媒體經常就如何處理婚姻關系進行各種討論,這種社會氛圍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們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對婚后生活的過多考慮在面臨婚姻時的表現形式就是對結婚的恐懼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遲結婚,甚至寧愿獨身,也不愿意“受罪”. 在談婚論嫁階段,主要是對婚姻持久性的懷疑和恐懼.結婚的前一個月或前一個星期出現的恐懼、緊張、焦慮等“癥狀”,與第一階段不同的是,這時產生“恐婚”的原因是對婚后生活困難程度的“擴大”.忙于打拼事業而無暇承擔婚姻中的責任;及時行樂的信念價值觀系統;有過失敗的婚姻史怕再次受到傷害,或是擔心由于雙方子女引發再婚糾紛等.婚前同居也是產生婚姻恐懼心理的因素之一. 現在,人們對同居問題大多持寬容態度,所以同居現象越來越普遍,這使得以往未婚青年對婚姻的期待心理相當程度地減弱.年輕人由于同居而對婚姻失去新鮮感,反而對婚后責任產生了更多考慮,由此便表現出對結婚的恐懼. 婚姻恐懼癥的通?!鞍Y狀”是:焦慮、煩躁、易激惹,或是疏遠、冷淡、沉默寡言,因此對個體的生活和工作都會有消極影響. 1、開放的態度和良好的溝通,此法尤其適合那些對戀愛對象的婚姻動機持懷疑態度的“患者”. 2、轉變不合理認知,此法尤其適合那些被囚禁在過去失敗陰影中而遲遲無法獲釋的“患者”. 3、接受系統的心理輔導,并在心理咨詢師的專業指導下接受一些放松訓練或者直接運用默想脫敏法治療. 現在的社會,離婚變得像吃飯一樣平常,婚姻恐懼癥也大4蔓延.扳扳手指,自己身邊就有那么多人感染了“恐婚癥”,有的人甚至已經病入膏肓. 恐婚者說,談戀愛的感覺挺好,很輕松,何必要用一紙婚書把兩個人綁在一起呢?結婚太麻煩了,還是做戀人比較好,合則聚,不合則散,沒有心理負擔.他們“理智”地認為,日子久了,總會有彼此厭倦的時候,何必束縛別人、束縛自己?因此他們始終對婚姻持觀望態度,不肯把幸福的賭注押在未來的配偶身上.那些眼界狹窄、整天迷戀2人世界的人在恐婚者眼里是最沒出息的. 總有許多善良而老派的人在恐婚者耳邊喋喋不休地勸說:年紀不小了,該結婚了.可是恐婚者有的是理由在圍城外徘徊不前,怕失去自由,怕被老婆孩子套牢,怕婚姻毀了現有的快樂. 恐婚者擔心自己最終還是不能避免結婚的庸俗結局,漫長的未來幸福與否誰能無法預料.也許有一天,恐婚者咬牙切齒地說服自己克服了婚姻恐懼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踏上紅地毯,但心理上的巨大障礙仍可能讓他們產生強烈的失落感.盡管心里一再對自己強調婚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可壓力感或恐懼感仍揮之不去. 恐婚者說:愛情使人睡不著,婚姻使人打瞌睡!延長愛情的惟一方法,就是推遲結婚的時間!結婚的歷史意義在于:連接兩個人的那條“紅線”從此會變成一條繩索! 女人具有水的屬性,男人具有火的屬性,婚姻就是試圖使水火相容的一種嘗試! “恐婚癥”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現代社會心理疾病.社會輿論對婚姻生活的負面宣傳是“恐婚癥”的起因之一,媒體經常就如何處理婚姻關系進行各種討論,這種社會氛圍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們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對婚后生活的過多考慮在面臨婚姻時的表現形式就是對結婚的恐懼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遲結婚,甚至寧愿獨身,也不愿意“受罪”. 在這里,我們要提醒害怕結婚的人們不要忘了那句老話:婚姻是一雙鞋,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你拒絕穿鞋,也許避免了因為鞋子不合腳而磨出血泡,但也可能因赤足行走而踩到釘子上,到那個時候,你或許會意識到,婚姻其實也是對愛情的一種保護.幸福的婚姻生活是治療“恐婚癥”的最佳方法.
2024-10-13 2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