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蒙興文 主任醫師
成都風濕醫院
風濕免疫二科
-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癥狀多樣,治療方法也較多。癥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畸形、發熱等。治療主要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關節癥狀:關節疼痛是最常見的表現,多呈對稱性、持續性。關節腫脹由滑膜炎癥引起。關節僵硬常在晨起時明顯。關節畸形多出現在疾病晚期。 2. 全身癥狀:部分患者會有發熱、乏力、體重下降等。 3.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等,能緩解癥狀,延緩病情進展。但需遵醫囑使用。 4. 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針灸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5. 手術治療:對于關節嚴重受損的患者,可進行關節置換術等手術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需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患者應定期復查,遵循醫生建議,積極配合治療,以提高生活質量。
2016-06-20 18: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1、晨僵:關節的第一個癥狀,常在關節疼痛前出現。2、關節腫痛:多呈對稱性,常侵及掌指關節、腕關節、肩關節、趾間關節、踝關節及膝關節。 3、畸形:后期病例一般均出現掌指關節屈曲及尺偏畸形;如發生在足趾,則呈現爪狀趾畸形外觀。4、殘疾:類風濕性關節炎晚期時,患者的關節病變會導致殘廢,具有很高的致殘率。
2024-10-13 2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