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成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雙方疲勞狀態下懷孕可能對寶寶健康產生影響,包括精子卵子質量、母體營養供應、胚胎發育環境、孕婦身體負擔、胎兒先天疾病風險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8-06-19 16:04
1.精子卵子質量:疲勞會降低精子和卵子的活力與質量,影響受精卵的健康。
2.母體營養供應:疲勞可能導致母體營養攝入不足,無法為胚胎提供充足營養。
3.胚胎發育環境:身體疲勞時,體內環境可能不利于胚胎正常發育。
4.孕婦身體負擔:懷孕后,疲勞的身體難以承受孕期的各種變化,增加孕期不適。
5.胎兒先天疾病風險:增加胎兒出現神經管畸形等先天疾病的可能性。
6.心理因素:雙方疲勞可能伴隨心理壓力,影響孕期的心理健康。
總之,為了寶寶的健康,建議夫妻在備孕期間保持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合理飲食、適量運動、規律作息,并提前補充葉酸等營養素。同時,定期進行產前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在身體疲勞時不宜懷孕現代生活是美好的,它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與高度文明的具體顯現。與之相適應,生活在現代社會里的人應該都十分優秀,它依賴于進步的現代人用計劃生育與優生、優育的措施來實現。然而,值得人們注意的卻是,現代生活通過疲勞卻在悄悄地也是嚴重地阻礙著優生。它通過降低人類精子質量來實現。北歐男性科研會通過研究指出:“現代生活方式大大惡化了男子的生殖能力。與60年代時相比,男子精子的質量已大大降低?!比鸬淇辶轴t院斯梯凡•阿爾維教授也指出“男子的睪丸對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對勞累的反應尤其強烈”。他們的動物實驗證明勞累完全可能破壞精子的功能。他們系統地比較了60、70與80年代精子功能,得出結論是“精子質量隨現代生活方式之日趨疲勞而在日趨惡化”。能引起疲勞的現代生活因素很多,比較明確的有以下這些:連續的夜班;長途旅行;常赴舞會并頻下舞場;沉迷于夜生活;過度的體力勞動;劇烈的體育運動;遠途而緊張的旅行結婚;操辦或參加舊式婚嫁禮儀;擺宴席招待較多的客人;陪坐久久不散的宴席;激烈地爭吵或生氣;過于集中并持久的腦力勞動;久臥病床;頻繁地性交。因此,要想優生,上述諸項可引致疲勞的現代生活方式要有一定節制,尤其是那些與男子密切相關的生活活動。假若你正值結婚喜日,那么應酬完所有賓客,又被鬧罷了洞房,直到深夜才得安寢,或假若你們旅行結婚第一天奔波到很遠處方下榻安歇,又假若你夫妻參加新婚舞會后又去夜總會周旋了很久,那么,當日當夜,你的精子質量一定很低,此時性交并妊娠,對優生后代必有嚴重影響。
2016-06-14 16: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應該問題不大,只要生殖細胞沒有異常就沒事。如果比較害怕,那么按時檢查就可以了,把產前檢查都做一下。
2016-06-14 17: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沒有這種說法呀。我也是下懷。現在懷孕快5個月了。不過之前生我們家老大的時候是上懷。老大是兒子。
2016-06-14 17:1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孕婦在孕期里時常喜怒無常脾氣暴躁。所以準爸爸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呢。多體諒體諒準媽媽。
2016-06-14 17:1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不必擔心,精子和卵子都不是當天產生的。順其自然吧。
2016-06-14 17:2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慢性疲勞綜合征? 慢性疲勞綜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長期極度疲勞和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組全身性綜合征,其病因和發病機制未明。其基本特征為新發、持續性或反復發柞性的導致虛弱的疲勞,臥床休息亦不能緩解,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而體檢和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常見的伴隨癥狀還包括低熱或自覺發熱、咽喉痛、肌痛、關節痛、頭痛、神經-精神癥狀、睡眠障礙及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表現。由于CFS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話,日益受到重視。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曾預測慢性疲勞綜合征將成為2l世紀困擾人類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CFS不是單一的潛在精神紊亂所引發的一系列癥狀的主觀描述,而是由免疫系統激活、下丘腦—垂體軸功能異常和某些感染因子的再活化等綜合因素所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