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宮頸息肉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慢性炎癥刺激、內分泌紊亂、病原體感染、分娩或手術損傷、遺傳因素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慢性炎癥刺激:長期的宮頸炎癥會導致宮頸黏膜過度增生,形成息肉。 2.內分泌紊亂: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可能促使宮頸組織增生形成息肉。 3.病原體感染:如支原體、衣原體、細菌等感染宮頸,引發炎癥和息肉。 4.分娩或手術損傷:分娩時宮頸受損,或宮頸手術操作不當,易引起宮頸組織增生。 5.遺傳因素:部分患者可能由于遺傳因素,存在宮頸息肉的易感性。 總之,宮頸息肉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定期進行婦科檢查,預防宮頸息肉的發生。
2024-10-13 13: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子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在已婚婦女中比較多見.子宮頸是子宮下端的部分,其內腔呈圓筒形或梭形,稱為宮頸管.它的上端為宮頸內口,下端為外口.宮頸管表面有一層粘膜,由于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使得頸管粘膜不斷增生,堆積,并且從粘膜的基底層向宮頸的外口突出,從而形成了息肉.息肉的根部大多附著在宮頸管內或宮頸的外口,一般比較小,直徑多在1厘米以下,單個或多個.也有較大者,直徑可達數厘米,有蒂,隨著生長而突出于宮頸口外.息肉小的,則仍留在宮頸管,僅微現于宮頸口.來源于宮頸粘膜的息肉,表面有一層柱狀上皮覆蓋,有豐富的微血管,因而顏色鮮紅,柔軟,脆弱.輕輕觸動就會出血,以至于經常發生感染而形成潰瘍.另有一種來自宮頸陰道部分的息肉,表面由復層鱗形上皮所覆蓋,由于間質內主要為纖維結締組織,所以顏色淺紅,質較韌,基底較寬,病位表淺.極小的宮頸息肉常無自覺癥狀,大多在婦科檢查時才被發現.息肉較大的,則容易出現血性白帶或接觸出血的癥狀,特別在性生活或排便用力后,可以發生少量出血.這些癥狀與早期的宮頸癌很相似,應該及早檢查及時治療.西醫對于宮頸息肉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但若伴發有炎癥時,先要控制感染;出血時,則以止血為主.炎癥控制后再行手術,息肉雖然罕有癌變的,但癌變率亦在0.2%~0.4%,對于年齡超過45歲,尤其是更年期前后患有宮頸息肉的,手術切除后應將息肉送作病理檢查,如有惡變征象,就要盡早采取治療措施.此外,本病容易復發,手術后應定期復查,每三個月復查一次
2024-10-13 13: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子宮頸息肉是子宮頸受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形成的。其形狀好像一個水滴,有一個細小的蒂,與子宮頸管相連。由于宮口向外脫出。息肉一般都很小,直徑多在1厘米以下,鮮紅色,質軟性交或內診時易出血。前面已經講過,宮頸息肉根據發生的部位不同可分為二種。從宮頸管粘膜局部增生形成的息肉一般蒂細長,切除時容易徹底;而發生于宮頸陰道部的息肉雖然位置表淺,但基底部較寬,因此治療時不容易徹底切除,還可以再生。另外,由于宮頸息肉是宮頸慢性炎癥的一種表現,雖然切除了息肉,但宮頸的慢性炎癥并沒有祛除,致病菌仍然潛伏在宮頸組織內,也就是說致病原因依然存在。因此在摘除宮頸息肉后,還應對宮頸的慢性炎癥予以治療,以防息肉復發。宮頸息肉一經發現,即應手術摘除。宮頸息肉摘除術比較簡單,碘伏消毒陰道、宮頸后,用止血鉗夾住息肉蒂根部旋轉取下即可。手術無痛苦,術后創面上用賽霉胺藥粉,并用棉球壓迫以消炎止血。息肉較大、蒂較粗者,摘除后斷端可用電灼止血。摘除的息肉無論大小,都要做病理檢查,因為宮頸息肉有0.2%~0.4%的惡變率,雖然很低,也不要因麻痹大意而漏診。另外,息肉雖然摘除,但宮頸的炎癥并未徹底消除,因此息肉還有可能復發,患者需要定期復查。
2024-10-13 13: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等生完在弄吧!我己前也長過,不過沒懷孕,息肉切除也會發的,醫生要我懷寶寶,他說懷孕了就不在復發了,結果是真的,我9月28的預產期,馬上就.快見到我寶寶了。
2024-10-13 13:1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引起宮頸肥大的原因主要有:(1)慢性炎癥長期刺激,使宮頸充血、水腫,宮頸腺體和間質發生增生而導致宮頸不同程度的肥大。(2)在宮頸腺體的深部可能出現粘液潴留,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腫,使宮頸變得肥大。宮頸肥大有時可比正常宮頸增大2~4倍,宮頸表面可以是光滑的,也可有糜爛。宮頸質地一般較硬,這是纖維結締組織增生所致的。宮頸肥大一般不需要治療,如有糜爛,可治療宮頸糜爛。子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有一種息肉的根部附著于子宮頸口或宮頸管內,是宮頸粘膜在炎癥的刺激下局部增生,并外突于宮頸外口而形成的。息肉的表面被一層柱狀上皮所覆蓋,含有宮頸腺體,間質內有豐富的微血管及疏松的結締組織,并伴有炎細胞浸潤。這種息肉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一般體積較小,直徑在1厘米以下,外觀如舌形,顏色鮮紅,質地柔軟且脆,易出血,蒂細長。另一種宮頸息肉發生于宮頸陰道部,表面為復層鱗狀上皮覆蓋,間質內含纖維結締組織。這種息肉位置表淺,向表面突出,基底部寬,顏色淡紅,質地較韌。一般情況下,女性患宮頸息肉并沒有什么不適癥狀,有時含有白帶增多,或白帶中夾血絲,或出現同房出血。如果發現上述情況,患者應到醫院就診。許多患者的宮頸息肉是在普查或因其他病做婦科檢查時被發現的。宮頸息肉也是由于慢性炎癥的刺激,頸管粘膜局部增生,逐漸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宮頸息肉如不治療,可逐漸長大,阻塞宮頸口,引起不孕癥,也可造成性交出血,或有血性白帶。更重要的是宮頸息肉有癌變的可能。所以一旦發現宮頸息肉,即應予以摘除。宮頸息肉摘除術比較簡單,一般在門診手術室即可完成。宮頸息肉的惡變率較低,約為0.2%~0.4%,切除后都應送病理檢查,以防漏診。
2024-10-13 1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