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尿失禁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盆底肌肉松弛、神經系統問題、泌尿系統感染、激素變化和手術損傷等。治療方法包括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 1.盆底肌肉松弛:懷孕、分娩、年齡增長等可導致盆底肌肉支持力減弱。可通過盆底肌訓練,如凱格爾運動來增強肌肉力量。 2.神經系統問題:中風、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疾病影響神經控制,導致尿失禁。治療原發病,同時可配合使用抗膽堿能藥物,如托特羅定。 3.泌尿系統感染:細菌感染引發炎癥,刺激膀胱導致尿失禁。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進行抗感染治療。 4.激素變化: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影響尿道和膀胱功能。可補充雌激素改善。 5.手術損傷:某些盆腔手術可能損傷控制排尿的神經或肌肉。必要時進行手術修復。 尿失禁雖然會給生活帶來不便,但通過及時診斷和適當治療,多數患者的癥狀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患者應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醫生治療。
2024-10-13 12: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尿失禁是尿不可控制地流出。 尿失禁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在不同的年齡組病因不同。隨年齡增加,尿失禁的總發病率進行性增加。 大約1/3的老年人有膀胱失控,且女性為男性的2倍。療養院中50%以上的人群有尿失禁,尿失禁是福利院內居住的老年人的一種疾病,并且可導致壓迫性褥瘡,膀胱和腎臟感染及抑郁。尿失禁也是令人難堪和沮喪的。 腎臟持續產生尿,尿經兩條細長的管道(輸尿管)流到膀胱并在此貯存。膀胱的最低部(膀胱頸)由肌肉(尿道擴約肌)環繞。此肌肉保持收縮狀態以關閉將尿液排出體外的通道(尿道),這樣尿可一直貯存在膀胱中直至充滿膀胱。這時,信號沿神經傳至脊髓,由此再傳遞至腦,這時人便有了尿意,并可有意識地、自主地決定立即排尿還是暫緩排尿。當決定排尿時,尿道擴約肌松弛,使尿經尿道流出,同時膀胱壁肌肉收縮以推動尿液流出,這種推動力可通過腹壁和盆腔肌的收縮而加強以增加對膀胱的壓力。 保留尿和釋放尿(排尿)的整個過程是復雜的,控制排尿的能力可在此過程的不同環節和多種異常受到損害,這些破壞的后果是失去控制--尿失禁。 根據尿失禁是新近突然發生,還是逐漸發生并持續存在,可將其進行分類。突然發生的尿失禁通常表明膀胱有病變。膀胱感染(膀胱炎)是最常見的原因,其他原因包括藥物的副作用,影響運動或引起精神錯亂的疾病,過度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或酒,刺激膀胱或尿道的疾病,如萎縮性陰道炎和嚴重的便秘。持續性(慢性)尿失禁可能由于大腦、膀胱或尿道、膀胱的傳入或傳出神經的病變引起。這些病變最常見于老人和經絕期后的婦女。 尿失禁還可根據癥狀進一步分為急迫性尿失禁、張力性尿失禁或完全性尿失禁。
2024-10-13 12: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尿失禁根據發病原因分為4類:①真性尿失禁:由于膀胱或尿路感染,結石,結核,腫瘤等疾患使膀胱逼尿肌過度收縮,尿道括約肌過度松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從膀胱流出;②假性尿失禁:由于下尿路梗阻(尿道狹窄,前列腺增生或腫瘤等)或膀胱逼尿肌無力,麻痹(先天性畸形,損傷性病變,腫瘤與炎癥病變等導致調節膀胱的下運動神經元損害),造成膀胱過度膨脹,內壓升高致尿流被迫溢出,又稱“溢出性尿失禁”;②壓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括約肌松弛,在用力咳嗽,大笑,打噴嚏,舉重物時,驟然增加腹內壓,造成少量尿液不自主溢出,多見于中青年婦女功能性尿道括約肌松弛,或妊娠子宮壓迫,產傷,巨大子宮纖維瘤或卵巢囊腫壓迫等;④先天性尿失禁:見于各種先天性尿路畸形.在診斷時首先應確定是否屬尿失禁,應與遺尿鑒別,再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及有關的實驗室檢查明確臨床類型和病因.病史中應注意有無膀胱刺激癥狀,尿石排出史,盆腔手術史,妊娠等.對盆腔臟器,泌尿生殖系統與神經系統應作全面檢查.必要時作尿路X線造影,超聲盆腔器官檢查,膀胱鏡檢查和膀胱測壓等.因此建議你到正規醫院泌尿科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明確診斷對癥治療.祝你早日康復.Z
2024-10-13 12: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是因為懷孕的時候盆底肌肉松弛了,現在還沒有復原!可以去學做產后復健操,如果沒有地方學,平時沒事的時候,收緊盆低肌肉然后慢慢放松,再收緊,重復幾次.還有一個辦法我聽別人說的,據說很有效!就是小便的時候,刻意的夾緊放松再夾緊,堅持一個禮拜就很有效果!多做一些這種運動,情況會好的,但是如果不注意,萬一沒有好,以后會很麻煩的!祝你早日好轉!
2024-10-13 12:5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 最佳的治療方案取決于對每個病人病情的仔細分析及因病情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大多數尿失禁病人可治愈或使病情明顯好轉。 治療通常僅需要采用簡單的步驟改變病人的行為。許多病人通過行為調整技術,如規律排尿,每2~3小時一次,保持膀胱相對排空來恢復膀胱的控制功能。避免膀胱刺激物,如含咖啡因的飲料及大量飲水以阻止尿濃縮刺激膀胱。這些方法對治療有所幫助。停用不利于膀胱功能的藥物。可試用下面的特殊療法,如果尿失禁不能通過特殊療法完全控制,特別設計的尿失禁墊和內褲能保護皮膚及使病人保持干燥、舒適和社交活動。這些措施無傷大雅并且容易實行。 急迫性尿失禁可通過尿意前規律排尿而終止。膀胱訓練技術包括盆腔肌肉訓練和生物反饋,可有明顯的治療作用。松弛膀胱的藥物如溴丙胺太林、丙咪嗪、莨菪堿、羥丁寧、雙環胺有效。雖然許多藥物非常有效,但每種藥作用不同,且均有不良反應,如松弛膀胱的藥物可降低膀胱的刺激感受性及減輕尿意,但它可導致口干或尿過度潴留。有時藥物的其他作用可用來治療此病,如丙咪嗪是有效的抗抑郁藥,可能對有尿失禁同時也有抑郁的病人特別有效。有的藥物聯合使用有效。藥物治療應隨時監測并因人而異。 許多患張力性尿失禁的婦女,陰道使用雌激素軟膏或服用雌激素片劑可減輕癥狀。治療尿失禁的雌激素皮膚貼劑尚未進行研究。有助于增強擴約肌力的其他藥物,如鹽酸去甲麻黃堿或假麻黃堿應與雌激素合用。對盆腔肌肉無力的病人,鍛煉盆腔肌有效,通過自學病人不易學會如何收縮這些肌肉,因此通常使用生物反饋有助于訓練。護士或理療師可幫助教會病人這些訓練,這些訓練包括每日反復收縮肌肉多次以使肌力增強及學會在導致尿失禁的情況下,如咳嗽時正確運用這些肌肉。尿失禁墊可用于吸收張力增強流出的少量尿。 非手術療法無效的較重病人,可用任何抬高膀胱及加強通道的手術予以糾正。有些病人,尿道周圍注射膠原有效。 前列腺肥大或其他梗阻造成的溢出性尿失禁通常需手術治療。許多手術可用于切除部分或全部前列腺。非那甾胺這種藥物常可縮小前列腺或阻止它生長,因此可避免或延期手術。松弛擴約肌的藥物,如特拉唑嗪也常有效。 若病因為膀胱肌收縮無力,增加膀胱收縮的藥物,如烏拉膽堿可能有效。尤其是對于能排空膀胱但又難以完全排空的病人,用手擠壓下腹部,產生對膀胱的輕微壓力也有效。有些病人,需行膀胱插管以引流膀胱及預防并發癥,如反復感染及腎臟損害。導管可長期留置或按需要插入或拔出。 完全性尿失禁可用多種手術方法治療,如擴約肌不能完全關閉,可用人造擴約肌置換。 精神性尿失禁治療包括心理治療,通常綜合行為調整、使用喚醒小兒開始遺尿的裝置或抑制膀胱收縮的藥物。同時患尿失禁和抑郁的病人,抗抑郁藥治療可能有效。至于醫院你可以在適合你的醫院看一下: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網站的信任與大力支持,放心求醫網最近推出全國“最新醫院庫查詢”,為您的求醫再次開通了一道便捷之門。本醫院庫收錄了全國縣級以上近2萬家醫院的詳細資料,是放心求醫網工作人員歷時一年時間,策劃、收集、整理核實而成。查看地址:http://qiuyi.fx120.net/newhos/search.asp
2024-10-13 1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