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大前庭水管綜合癥是一種先天性內耳畸形疾病,主要表現為聽力下降。其發病與遺傳、發育、感染、外傷、藥物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佩戴助聽器、人工耳蝸植入等。 1.遺傳:部分患者存在基因突變導致發病。 2.發育:耳部發育異常可引發此癥。 3.感染:如中耳感染,可能加重病情。 4.外傷:頭部外傷可能影響內耳結構。 5.藥物:某些耳毒性藥物可能損傷內耳。 6.治療:輕度聽力下降可佩戴助聽器;重度或極重度聽力下降可考慮人工耳蝸植入。同時,要避免劇烈運動、頭部外傷,預防感冒,慎用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等。 總之,大前庭水管綜合癥會給患者聽力帶來影響,但通過及時診斷和合理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聽力狀況,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13 14: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大前庭水管綜合癥又被稱為前庭導水管擴大,前庭導水管直徑大于1.5毫米時,從臨床上看,屬于異常增大只是,目前尚無任何醫療或手術資料,來防止大前庭水管綜合癥兒童的聽力損失,或減緩其發展建議您到當地三甲醫院進行治療
2024-10-13 14:3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大前庭導水管綜合征問題沒有特別有效果的治療辦法,的確可能逐步下降到全聾的那么到時候可能要進行人工耳蝸植入等處理,才是可以幫助聽力方面的提高的
2024-10-13 14:3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我知道這個病,表現之一是運動后聽力下降,但是好像沒什么特別的治療方法
2024-10-13 14:3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大前庭導水管綜合征(LargeVestibularAquductSyndrome,簡稱LVAS)是70年代末隨著CT問世而發現的一種致聾疾病,主要表現為幼兒波動性感音神經性耳聾和眩暈.1978年被正式命名為一種先天性遺傳性疾病,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有關,除前庭導水管擴大外,不合并其它的內耳畸形.患者多3-4歲發病,感冒和外傷常常是發病的誘因,即使輕微的外傷也可引起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和眩暈.因此,前庭導水管的存在不僅對外淋巴液和腦脊液之間的流動起到限流的作用,使得迷路內的外淋巴液壓力很少受到腦脊液壓力波動的影響.其中,前庭導水管的管徑大小十分重要,過于寬大則可能失去這種限流作用,腦脊液壓力的變化直接造成迷路內壓力的改變,形成內淋巴液的流動和前庭感受器的刺激,最終引發眩暈癥狀.其次,膜性的內淋巴管的內淋巴液具有單向流動性,如此,才能夠保證內耳聽覺毛細胞代謝的內環境.假如前庭導水管過于寬大造成內淋巴管也相應寬大時,必然導致內淋巴的回流,最后形成膜迷路的內外淋巴混合和聽覺感受器的中毒,使得患者出現感音性耳聾的結果.由此可見,前庭導水管寬大綜合癥的患者存在著兩個問題,首先是前庭導水管的正常限流作用喪失,使得腦脊液的壓力變化很容易引起迷路內液體的壓力波動,特別是刺激前庭感受器表現出眩暈的癥狀;其次,內淋巴管的被動性擴張,使內淋巴液倒流回膜迷路,造成內外淋巴液的成分混淆和聽覺細胞的中毒,最終造成耳聾的后果. 通常,前庭導水管中段最大前后徑均>1.5mm,前庭導水管外口的直徑>1.5mm作為LVA的軸位CT診斷標準.盡管影象學上常常采用CT掃描發現前庭導水管的存在和異常,但這僅僅表明骨性管腔的寬大,并不能夠反映出前庭導水管內膜性內淋巴管的實際狀況,因此,迷路的MRI水成像技術則能夠了解內淋巴管的粗細,直接尋找到聽力損害的真正原因,即內淋巴管寬大形成的內耳中毒和感音神經性耳聾的原因.
2024-10-13 1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