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寶寶腹瀉的原因較多,常見的有感染因素、飲食因素、過敏因素、氣候因素和乳糖不耐受等。 1.感染因素: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感染腸道可導致寶寶腹瀉。如輪狀病毒、大腸桿菌等。 2.飲食因素:喂養不當,食物過敏或不耐受,過早添加輔食等。例如食用了過多的生冷食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3.過敏因素:寶寶對牛奶蛋白、大豆蛋白等過敏,會引起過敏性腹瀉。 4.氣候因素:氣溫變化大,腹部著涼,可能影響寶寶腸道蠕動和消化功能,引發腹瀉。 5.乳糖不耐受:寶寶體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無法完全消化乳糖,從而出現腹瀉。 總之,寶寶腹瀉的原因較為復雜。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癥狀,如腹瀉嚴重、伴有發熱、嘔吐等,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13 13: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種情況屬于小兒腹瀉,是各種原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胃腸道功能紊亂綜合證,多發于夏秋季節,有時也稱"秋季腹瀉".小兒腹瀉的病因包括:易感因素,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小兒腹瀉的治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飲食要求:適當減少進食,飲食易消化,給予足夠的液體防止脫水.2,控制感染:細菌性腸炎可根據致病菌選用抗菌藥,常用氨卞青霉素,慶大霉素等.病毒性腸炎一般不需用抗菌藥.3,應用乳酪乳酸桿菌制劑(如強力霉生),使該菌在腸道繁殖以抑制大腸桿菌,有較好效果而無副作用,并可增進食欲,改善消化吸收功能.4,微生態療法:恢復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多用回春生,媽咪愛等.5,中藥:輕癥可用保和丸,重癥可用葛根耳連湯,營養不良久瀉不愈可用參茅白術散6,外用貼劑:使用丁桂兒臍貼等治療腹瀉的貼劑,對嬰幼兒來說是比較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10-13 13: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腹瀉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常見多發性消化道疾病.治療本病宜分辯寒熱,審查虛實,消導固澀,調理脾胃,析因論治,增強療效.1:敷臍療法處方:吳茱萸80克,蒼術70克,肉桂,枯礬各30克,白胡椒20克.用法:藥研細末,每取5~7克,加陳醋適量調成糊狀,涂敷臍部,傷濕膏固定,日換1次,5次為1療程.療效:治單純性腹瀉,敷藥1~2療程,有效率達98.8%2:穴位貼藥療法處方,:蒼術,吳茱萸各15克,丁香3克,胡椒1克用法:藥研細末,加香油適量調和,貼敷神闕穴,紗布固定,日換1次
2024-10-13 13: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靈恩
徐匯區虹梅地段醫院
一級
兒科
-
寶寶的便便是什么狀態!如果直接成金黃水狀的話,是受涼引起的,可以給寶寶貼個肚臍貼,效果很好,如果是成蛋花狀就是有些消化不良了,可以喂點益生菌。
2024-10-13 13:3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其實,腹瀉的原因很多的,飲食不潔是一個原因,但還有其他許多原因。如奶量過多或過少,添加輔食太多或太急,氣候變化、病毒感染。有時腹瀉也是其他疾病的一個伴發癥狀,呼吸道感染、川崎病等。有的孩子對食物(如牛奶)、藥物過敏而引起腹瀉。所以,這么多原因都可以導致腹瀉的發生。一旦發生了腹瀉,家長不要隨便地給孩子服“抗菌素”,因為有些腹瀉是不必用抗生素或是禁用抗生素的,而是應該好好考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孩子腹瀉,如是喂養問題,則改變喂養方法;如是過敏因素所致,則避免接觸過敏的物質;如孩子長時間腹瀉或是每次腹瀉量很大,應盡快到醫院向醫生求教。孩子腹瀉時,有的媽媽很著急,自然要帶孩子去醫院就診,醫生開的藥都是口服的,其中還包括口服補液鹽,怎么沒給孩子禁食補液呢?在過去,對于腹瀉的嬰兒我們經常經予補液,但我國衛生部1992年制訂了我國關于小腹瀉的新方案,用十六個字概括就是: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飲食、合理用藥。最大特點就是以口服補液鹽為糾正和預防脫水用藥,采用口服補液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靜脈輸液;不禁食和濫用抗菌素。禁食會加重營養缺乏,這對于處在營養發育的嬰幼兒是十分不利的,禁食也不能減少腹瀉的次數和縮短腹瀉的時間。應當明確的是,口服補液只是限于尚未脫水或輕--中度脫水的小兒,對于重度脫水的小兒還是應靜脈輸液。如果媽媽不便去醫院或醫院里無口服補液鹽的話,在家里還可以自制口服液體,推薦的液體制法是:(1)米湯+鹽:500毫升米湯+1牙膏蓋鹽(4.5g);(2)糖鹽水:500毫升水+500克糖+1牙膏蓋鹽(4.5g即可。每小時口服20-40毫升。
2024-10-13 1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