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寶鵝口瘡反復可能與衛生習慣不佳、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長期使用抗生素、奶嘴奶瓶消毒不徹底等有關。 1. 衛生習慣:寶寶的口腔清潔很重要,喂奶后可喂少量溫水沖洗口腔。 2. 營養狀況:保證寶寶攝入均衡的營養,尤其是維生素 B 和微量元素。 3. 免疫功能: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4. 抗生素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應用。 5. 消毒工作:奶嘴奶瓶要徹底消毒,可采用高溫煮沸的方式。 6. 藥物治療: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混懸液、碳酸氫鈉溶液等,抑制真菌生長。 總之,家長要重視寶寶的日常護理,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如鵝口瘡持續不愈或加重,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13 13: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1、吃過東西后一定要給寶寶用溫水漱口,這點非常重要。2、寶寶的餐飲用具要經常消毒,如果是母乳喂養,乳頭一定要保持清潔,勤換哺乳服。3、可以嘗試在每次進食后用5%的碳酸氫鈉注射液擦拭寶寶口腔患處,堅持數日,好轉后再多鞏固幾天。4、給寶寶補充含維C、B6的食物。我家寶寶的鵝口瘡就是這樣治好的,至今沒有復發過。祝樓主寶寶早日康復,茁壯成長!
2024-10-13 13: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可以去中藥房購買茱萸15克胡黃蓮6克,大黃6克,生南星6克一起碾磨用米醋調成糊狀晚上涂于兩個腳心爾后包扎,早上去掉,連用2,3天,1歲以內每次3克還可以嘗試服用知柏地黃丸。或者用0.9%的生理鹽水在哺乳后清洗下口腔,然后局部涂上0.5%~1%龍膽紫溶液,每天1-2次
2024-10-13 13:3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管華瑩 主治醫師
蒙泉鎮中心衛生院
一級
口腔科
-
如果寶寶吃了一段時間的抗生素后就愿意長,比如說感覺吃完消炎藥后就長。去藥店買制霉素片,弄成粉末狀,用棉簽沾著,擦在長瘡的地方,一天擦二次,第二天就見效呢,我寶寶小時候總感冒,吃完藥感冒好了就這樣,沒什么的,這個方法很好用的
2024-10-13 13:3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媽媽找原因1.準媽媽產道有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通常寄生在人體的皮膚、腸道,以及女性的陰道中,如果準媽媽孕前有白色念珠菌陰道炎,那么就要及時治療。有統計表明,正常新生兒的鵝口瘡有99%是出生經過產道時,接觸到媽媽陰道附近的念珠菌而造成的感染。2.新媽媽壓力過大。當了新媽媽后,總要擔心寶寶的照料、喂養等問題,心理、生理上的壓力明顯增大,再加上自己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好,即使沒有出現生病的狀況,過大的壓力同樣會導致新媽媽抵抗力下降,念珠菌增多或感染幾率加大。3.口服抗生素,接受化學治療而導致的免疫力下降。寶寶找原因1.身體抵抗力還不夠強大。新生寶寶的口腔黏膜嬌嫩,抵抗力弱,稍有擦損,都會使病菌有機可乘,侵入寶寶的傷口繼發感染。2.盲目用藥?,F代醫學證實,嬰幼兒患鵝口瘡還與長期、盲目使用廣譜抗生素、類固醇藥物有關,造成嬰幼兒體內正常菌群的紊亂。衛生習慣找原因1.乳頭不潔或喂養者的手指伸入寶寶口腔內導致感染。媽媽的內衣、手部的觸摸、毛巾等等都會是造成媽媽乳頭不潔的根源。而用手指觸摸寶寶的口腔,則會將致病菌直接帶入寶寶口腔。2.帶菌的醫護人員或衛生條件不達標的育嬰室,都有可能造成寶寶感染致病菌?! ?.忽略用品的清潔消毒。玩具、毛巾、奶瓶、奶嘴、尿布……這些和寶寶時刻親密接觸的物品,如果沒有做到及時的清潔和消毒,就有可能成為病菌的傳播源。4.忽略寶寶的口腔清潔。寶寶喝完奶后,須做口腔清潔的工作。否則存留在寶寶口腔內的奶汁也會因長時間變質導致病菌滋生。
2024-10-14 0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