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判斷孩子是否有多動癥,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學習困難、情緒問題、社交障礙等。 1.注意力不集中:孩子難以長時間專注于一項任務,容易分心,做事拖拉。 2.多動沖動:表現為過度活動,坐立不安,難以安靜,行為沖動,不假思索地行動。 3.學習困難:在學習上存在困難,成績不理想,難以掌握新知識。 4.情緒問題:情緒不穩定,容易煩躁、焦慮、發脾氣。 5.社交障礙:與同齡人相處時存在問題,難以理解他人感受,合作能力差。 多動癥的診斷需要專業醫生進行綜合評估。如果家長懷疑孩子有多動癥,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童精神科或兒童心理科就診,以便盡早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13 14: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多動癥的兩個突出表現:活動過多和注意力分散。造成多動癥的原因多種多樣。多動癥是一種行為障礙,它又被稱為輕微腦功能障礙或輕度腦損傷。可能造成孩子多動癥的原因有內、外因兩種。內因包括遺傳的作用----因為學者們發現患兒的親屬中患多動癥的人要比其它家庭的人多。還有些孩子在出生時或母親懷孕時出現過宮內感染、缺氧,出生時的窒息等,可能造成了大腦的損害。外因也很多:父母關系不好,孩子學習困難、或學習壓力過重等都可減弱腦的調節功能,促使多動癥的發生和持續。對于小兒多動癥的治療并不是單純的藥物治療,而是包括了心理治療,家庭治療,行為治療,飲食治療,中醫治療和西醫治療等,這是一個綜合性的治療措施,并不是單純用哪一種方法就能起到作用的。具體的治療應該去正規的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13 14: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造成多動癥的原因多種多樣。專家認為,多動癥是一種行為障礙,它又被稱為輕微腦功能障礙或輕度腦損傷。可能造成孩子多動癥的原因有內、外因兩種。 內因包括遺傳的作用——因為學者們發現患兒的親屬中患多動癥的人要比其它家庭的人多。還有些孩子在出生時或母親懷孕時出現過宮內感染、缺氧,出生時的窒息等,可能造成了大腦的損害。外因也很多:父母關系不好,孩子學習困難、或學習壓力過重等都可減弱腦的調節功能,促使多動癥的發生和持續。還有剖腹產的孩子容易出現多動癥,出生后營養過度也會導致多動癥,其他還有鉛中毒等原因。多動癥的具體原因目前還不是很清楚。
2024-10-13 14: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孩子才兩歲兩個月。這個時候正是好動的時候。所以不是孩子有多動癥。而且這個時期的孩子就是這樣啊。所以不要擔心啦。我家寶比你們家大四個月。天天都不停的跑,哪不高不上哪,那么高的那種河梯,自己都爬上去了呢。都不讓碰他。
2024-10-13 14:4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兒童多動癥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活動過多,注意力難于集中,情緒不穩,有的還有一些感知障礙(如動作笨拙,發音存在缺陷、口吃、吐字不清等)。多動癥的病因有遺傳、神經心理(如與中樞神經系統成熟延遲有關)、輕微腦損傷、生物化學(如與中樞神經遞質代謝缺陷有關)、社會心理方面的因素,等等。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長朋友把兒童的好動和兒童多動癥劃了等號,這就把兒童多動癥的外延人為地擴大了。 兒童“好動”是天性 盡管有些孩子的確很好動,很像多動癥的癥狀,但是并非就是多動癥。為什么這樣說?多動癥之外造成孩子好動的情況有哪些呢? 一是年齡特征孩子年齡小,活潑好動是他們的本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是孩子和大人的一個最明顯的外在區別。反之,小小孩童像個大人似的沉穩不動,倒真是個令人擔憂的事了。 二是氣質特征人的氣質有不同的類型,有一種類型叫做多血質。多血質的孩子的明顯特點就是活潑好動,情緒不穩,注意和興趣容易轉移,做事常常不夠專心。年齡越小,氣質類型的特征就越明顯。這也是很正常的事。 三是智力特征人的智力是有差別的。有的孩子智力確實比一般孩子明顯高出一截。這樣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在一起上學,教學內容就會讓他們“吃不飽”,他們就學有余力。這些多余的精力怎么辦?孩子是不會安排自己的精力的。于是,就常常表現為不注意聽講,活潑好動,時間一長還會形成習慣。結果,讓人沒看出他們有多少聰明卻看到了他們的多動。相反,另一些孩子可能是知識上有了較多的缺漏,失去興趣和信心,因而面對課本和作業難于集中注意,總想做點別的活動。 四是教養習慣有些孩子還會因為從小教養失當,養成了不能安靜的習慣。習慣一經形成是很難改變的,也常常表現為多動。 五是標簽效應人的心理行為的發展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常常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說的通俗些就是,認為自己是個怎樣的人,自己就常常成為怎樣的人。孩子呢?更是如此。只是孩子是從大人那里學來的。就是說,大人認為孩子是個怎樣的人,孩子常常就成為怎樣一個人。正因如此,孩子常常會來“證實”大人的評價似乎總是有根據的。因為孩子還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大人的評價常常形成孩子的自我認知,于是就朝著大人評價的方向發展了。這里,大人的評價如同一個標簽,所以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標簽效應”。就是說,有些孩子的類似多動癥的表現,是大人不經意間經常的評價“培養”出來的。 區別“好動”與“多動” 兒童的“好動”和兒童多動癥似乎一樣,其實是不難區別的。 一是有無目的性好動兒童的活動是有目的的、有序的;多動癥兒童的活動是無目的的、雜亂的。 二是有無離奇性好動兒童即使特別淘氣,他的好動并不離奇,能為人們所理解;多動癥兒童的多動,則離奇得讓人難于理解。 三是有無選擇性這一條最關鍵。兒童的“好動”常常在活動內容和場合上具有選擇性,比如在學習活動上表現為“好動”,而在看電視或做游戲等孩子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上,則能專心致志;多動癥兒童的“多動”在活動內容和場合上是沒有選擇性的,不論什么場合什么活動都不能使其安靜下來全神貫注,都會表現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 按說,這些都是不難區分和理解的。可是,為什么有些家長朋友卻沒有發現和理解,而是簡單的把好動和多動癥劃了等號?除了有些廣告宣傳的誤導外,關鍵是家庭教育上存在的較為普遍的高期望值心理。由于家長對孩子盲目的高期望心理,常常感到孩子的學業不如人意;一旦孩子的學業不如人意,自然要找原因;大家都知道真正智力有問題的是極少數人,那么原因在哪里呢?找來找去就有了“重大發現”:孩子學習不專心,好動。于是,想起了多動癥,于是,孩子從此有了一個標簽貼在了身上。 不讓“好動”的孩子蒙冤 一方面,家長教育孩子要有平常心,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盲目,不輕率地給孩子貼上消極的標簽。在家教咨詢中我們經常發現這樣的現象:孩子身上的問題是父母輕率地貼上的標簽給貼出來的,是標簽效應的結果。只要您把“孩子學習不專心”掛在嘴邊,孩子準能成為學習不專心的孩子。 另一方面,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孩子好動是年齡特征或是氣質特征的表現,您可以忽略不計,適當引導就行了;孩子好動是智力超常,您可以和老師或有關方面聯系,對孩子采取特別的教育措施;孩子的不專心是由于學習障礙,您就想辦法給孩子補課;孩子難于安靜是由于習慣,您就著意從培養習慣入手。 當然,有句話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問題也不是一個早晨形成的,也不能指望定個多動癥就有什么靈丹妙藥,可以一個晚上就解決了。只要您心思用到了,孩子就能健康的成長。
2024-10-14 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