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經常眩暈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耳源性疾病、頸椎問題、貧血、低血糖、腦部疾病等。 1.耳源性疾病:常見的有梅尼埃病、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等。梅尼埃病是內耳淋巴液增多導致的,會出現反復發作的眩暈、耳鳴、聽力下降。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多由頭部位置改變誘發,持續時間短。 2.頸椎問題:頸椎病變可能壓迫椎動脈,影響腦部供血,從而導致眩暈,常伴有頸部疼痛、僵硬。 3.貧血:血紅蛋白不足,攜帶氧氣能力下降,導致大腦缺氧,引起眩暈,還可能有乏力、面色蒼白等表現。 4.低血糖:血糖過低時,能量供應不足,會出現頭暈、心慌、出冷汗等癥狀。 5.腦部疾病:如腦動脈硬化、腦梗死等,影響腦部血液循環,導致眩暈,可能伴有肢體麻木、言語不清。 經常眩暈可能是單一因素,也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如果經常出現眩暈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0-13 14: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眩暈是主觀癥狀是一種運動紀覺或運動錯覺是患者對于空間關系的定向感覺障礙或平衡感覺障礙患者感到外界環境或自身在旋轉移動或搖晃是由前庭神經系統病變所引起與頭暈不同一般來說頭暈并無外界環境或自身旋轉的運動覺即患者主訴的頭重腳輕頭腦不清楚等。建議您:眩暈者應保持安靜,心情愉快,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用腦過度,精神緊張等。飲食宜清淡,適當參加體育鍛煉。眩暈由頸椎病引起者,睡眠時要選用合適枕頭,避免長期低頭工作,要注意保暖。眩暈由高血壓、動脈硬化引起者,要經常測量血壓,保持血壓穩定,控制飲食及血脂,飲食宜清淡,情緒要穩定。眩暈由貧血引起者應適當增加營養,可應用食物療法及輔助藥物治療。
2024-10-13 14: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有眩暈癥狀,呈反復發作,性質為旋轉性,程度較重,伴有惡性、嘔吐,基本符合內耳眩暈癥的表現。內耳眩暈癥常從睡眠中或于晨起時發作較多。頸椎病由于頸椎骨質增生等,壓迫椎動脈,導致腦椎基動脈供血不足,也中引起眩暈的原因之一,夜間因頸椎姿勢改變,可能是引起發作的誘因。1、檢查病因,除針對病因治療;頸椎病可做牽引與推拿按摩治療。2、抗眩暈藥物:1)培他啶(抗眩定):增加腦血流量,治療各種眩暈,8毫克,1日3次口服;2)眩暈停:能增加椎基動脈血流量,調節前庭系統,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眩暈;25毫克1日3次。
2024-10-13 14: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是不是你貧血呢,建議可以查一下,吃一點紅棗什么的,喝點紅豆湯什么的好好補充一下,不要天辛苦了!
2024-10-13 14:4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頭暈又稱為眩暈,是一種主觀的感覺異常.可分為兩類:一為旋轉性眩暈,多由前庭神經系統及小腦的功能障礙所致,以傾倒的感覺為主,感到自身晃動或景物旋轉.二為一般性暈,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頭昏的感覺為主,感到頭重腳輕.分類及常見疾病頭暈是一種常見癥狀,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因此,我們可將引起頭暈的疾病進行分類敘述,使大家對“頭暈”有更深一步的了解.1.旋轉性眩暈按其病因可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類.(1)周圍性眩暈:是指內耳迷路或前庭神經的病變導致的眩暈癥.常見于梅尼埃病<曾譯美尼爾病),迷路炎,藥物性眩暈(用鏈霉素或慶大霉素等藥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經炎等.(2)中樞性眩暈:是指腦干,小腦,大腦及脊髓病變引起的眩暈.常見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顱內腫瘤,顱內感染,多發性硬化,眩暈性癲癇及外傷性眩暈等.頭暈又稱為眩暈,是一種主觀的感覺異常.可分為兩類:一為旋轉性眩暈,多由前庭神經系統及小腦的功能障礙所致,以傾倒的感覺為主,感到自身晃動或景物旋轉.二為一般性暈,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頭昏的感覺為主,感到頭重腳輕.分類及常見疾病頭暈是一種常見癥狀,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因此,我們可將引起頭暈的疾病進行分類敘述,使大家對“頭暈”有更深一步的了解.1.旋轉性眩暈按其病因可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類.(1)周圍性眩暈:是指內耳迷路或前庭神經的病變導致的眩暈癥.常見于梅尼埃病<曾譯美尼爾病),迷路炎,藥物性眩暈(用鏈霉素或慶大霉素等藥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經炎等.(2)中樞性眩暈:是指腦干,小腦,大腦及脊髓病變引起的眩暈.常見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顱內腫瘤,顱內感染,多發性硬化,眩暈性癲癇及外傷性眩暈等.
2024-10-14 0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