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女性更年期常見癥狀包括月經紊亂、潮熱出汗、情緒波動、睡眠障礙、骨質疏松等。 1.月經紊亂:表現為月經周期不規律、經量增多或減少,這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漸衰退,激素水平波動引起。 2.潮熱出汗:突然感到身體發熱,尤其是面部、頸部和胸部,伴有出汗,多因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 3.情緒波動: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煩躁等不良情緒,與激素變化影響神經系統有關。 4.睡眠障礙:入睡困難、多夢易醒,可能是內分泌失調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5.骨質疏松:雌激素減少,影響鈣吸收和骨代謝,增加骨折風險。 女性更年期癥狀多樣,個體差異較大。若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調理和治療。
2024-10-13 14: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女性在更年期,可出現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變化.多數婦女能夠平穩地度過更年期,但也有少數婦女由于更年期生理與心理變化較大,被一系列癥狀所困撓,影響身心健康.因此每個到了更年期的婦女都要注意加強自我保健,保證順利地渡過人生轉折的這一時期.更年期無論開始早晚,歷時多久,總可分成絕經前期,絕經期和絕經后期(月經停止1年以后),并以卵巢功能的逐漸衰退至完全消失為標志.婦女更年期是指月經完全停止前數月至絕經后若干年的一段時間,一般婦女從45歲開始到55歲左右.更年期是指婦女一生中性成熟至老年期的一個過渡時期,是婦女由生育期過渡到老年期的一個必經生命階段.更年期婦女由于生理改變,機體一時不能適應,而出現的一系列綜合癥狀稱為更年期綜合征.部分婦女可能出現以下癥狀:(1)月經紊亂:是更年期婦女最普遍,最突出的表現.月經經常延遲,甚至幾個月才來潮一次,經量也逐漸減少.當雌激素越來越少,已不能引起子宮內膜變化時,月經就停止了,稱為絕經.(2)陣熱潮紅:是更年期主要特征之一,部分婦女在更年期內由于雌激素的水平下降,血中鈣水平也有所下降,會有一陣陣地發熱,臉紅,出汗,伴有頭暈,心慌,持續時間為一兩分鐘或12分鐘-15分鐘不等.(3)神經,精神障礙:有的婦女,血壓上下波動較明顯,可能有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性格變化,記憶力減退等.(4)心血管及脂代謝障礙:可能會出現冠心病,糖尿病.(5)運動系統退化:出現腰,背四肢疼痛,部分婦女出現肩周炎,頸椎病.
2024-10-13 14: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焦慮,抑郁情緒,是更年期綜合癥的典型癥狀.更年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不平衡,內分泌失調,導致月經周期逐漸紊亂,易出現氣血腎三虛,并出現臉部潮紅,失眠,常常夜不能寐,情緒不穩定,多疑易怒,臉上暗黃,皮膚干燥,粗糙,脫發,腰疼,出虛汗,頭疼,眩暈,血壓升高,記憶力衰退等,隨著更年期的到來女性心理負擔加重,并常為此而煩惱,精神變的緊張不安,加上常常擔心絕經意味著性功能衰退以及由此引起的性生活的缺失,也是精神壓力的重要原因.為此,更年期綜合癥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預防有更年期導致的失眠而產生的抑郁癥.對安全度過更年期,過好自己的老年生活非常關鍵,也非常重要。建議你:一要平衡激素,調整內分泌,注意補充營養,做到營養均衡,飲食結構合理.二要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多運動,多做戶外活動,生活規律,不熬夜,保證睡眠.三在飲食上多食大豆,扁豆,谷類,小麥,黑米,茴香,葵花子,洋蔥等食物.
2024-10-13 14: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瞎打聽,更年期閉經怎么辦,這個問題誰都擔心,像你媽媽說的更年期閉經后老的就特別快的,你給你媽媽咨詢下卡思林的延更套裝就可以解決,這個我現在正在看,我也打算給我媽媽買,前幾天咨詢了,感覺不錯,今天打算訂一套,更年期停經其實就是變老的原因的
2024-10-13 14: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更年期主要癥狀表現1更年期是絕經前后的一段時間,所以也稱圍絕經期。一般在45歲-55歲之間。此期婦女發生一些生理變化,部分婦女可能出現以下癥狀:(1)月經紊亂:是更年期婦女最普遍、最突出的表現。月經經常延遲,甚至幾個月才來潮一次,經量也逐漸減少。當雌激素越來越少,已不能引起子宮內膜變化時,月經就停止了,稱為絕經。(2)陣熱潮紅:是更年期主要特征之一,部分婦女在更年期內由于雌激素的水平下降,血中鈣水平也有所下降,會有一陣陣地發熱、臉紅、出汗,伴有頭暈、心慌,持續時間為一兩分鐘或12分鐘-15分鐘不等。(3)神經、精神障礙:有的婦女,血壓上下波動較明顯,可能有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性格變化、記憶力減退等。(4)心血管及脂代謝障礙:可能會出現冠心病、糖尿病。(5)運動系統退化:出現腰、背四肢疼痛,部分婦女出現肩周炎、頸椎病。婦女的更年期中常出現一些癥狀,它們既不是器質性疾病,也不是不可克服的或一旦出現就永久存在的病理狀態。更年期是一個內分泌改變的轉折期,不同人對此自然有不同的反應。有人認識到更年期的一些變化,特別是絕經,是必然的過程,會處之泰然,將它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來接受,不感到任何負擔或憂慮,亦不產生任何癥狀,很安危地進入老年期。據英國的1000例更年期婦女調查報告,15.8%的人毫無癥狀,62.5%公有輕度潮熱感;84.7%的婦女變為更年期的不適癥狀不影響她們的工作或日常生活。我國廣東亦曾調查3302例自然絕經的婦女,年齡均在40歲以上,有9.9%元任何自覺癥狀,多數人雖有一些生活和行為的改變,但通過自動調節適應,也能順利安全地度過更年期。但確實有一部分人,特別是因種種原因,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比較快速或突然,或同時有一些較強烈的外因,與雌激素水平的變化共起作用,超過了機體物植物神經能很承受的程度,便會出現一些癥狀,構成稱為更年期綜合征的一種心身醫學問題。據全國圍絕經期婦女健康調查協作組報告,調查中文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婦女,更年期癥狀的發生率較高。這也許間接說明對更年期綜合征顧慮越多,癥關越明顯,或者體力勞動可以協助消除一些不適癥狀,這是值和進一步證明的問題。更年期最明顯的癥狀,也是最早出現的關頭,是潮熱、出汗和心慌。這是血管舒張和收縮失調的一系列表現。更年期綜合征中潮熱是頗具牲性的。在我國調查中,潮熱發生率為更年期婦女的28.6%在國外有的62.5~80%.患者常不自覺地突然出現強烈的發熱感,由軀干上部,特別頸面部,向上擴展到頭頂,然后自然消失.隨之出汗,皮膚有刺激或輕度寒冷感.白天黑夜任何時候都可以發生,每次持續數秒鐘至數分鐘不等.有的人偶然發作1次;有的人每在活動、進食或情緒不穩時即發作,甚至頻繁到每天花30~50次之多,經常在睡夢中熱醒、大汗且影響睡眠,以致頭昏、頭痛,非??鄲馈5@種癥狀屬自限性,少則一年半載,多則4年5年就自行消失。其次是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癥狀,如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緊張情緒不穩、易激動、失眠、多疑、健忘、肢體感覺異常(有蟻走感、麻木、沉重、痙攣)、頭暈、耳鳴等。這些癥狀不一定都出現,每種癥狀的輕重程度及發作頻度各不相同,可以多樣化。約75%更年期婦女可有上述一類癥狀及不適,但多數會逐漸減輕以至完全復原,不留永久改變。其中有些癥狀如健忘、疲乏等,可能更多的原因是與老年性變化有關,但發生在更年期,使婦女不易區分清楚。其它癥狀如骨骼關節痛、骨質疏松癥、冠心病、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癥、各種代謝及營養病,以及泌尿系和生殖道不適癥狀。在臨床上雖然不如血管舒縮和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癥狀那樣困擾病人,但這些改變卻多半是不可逆的病理狀態,常持續到老年期,或加重,或引起其它合并癥,影響到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更應給予充分注意。根據中國流行病學調查,中國婦女的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表現與白種人有明顯不同,廣州中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楊冬梓教授參加在廣州舉行的一項醫學研討會時介紹。楊冬梓教授介紹,華人婦女在更年期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骨與關節疼痛、記憶力衰退和易疲勞(三種癥狀的表現率均高于50%)等;西方婦女則一般表現為潮熱、盜汗(心血管舒縮癥狀)等所謂更年期綜合征典型癥狀。此外,中國婦女在“情緒抑郁、煩躁、失眠、易怒”等神經、精神癥狀的發病率也較西方婦女高。進入更年期的廣州婦女近八成出現上述癥狀,其中2-3成癥狀嚴重,需到醫院診療。這歸因于婦女于更年期間體內雌激素的下降,因此醫學專家普遍傾向于認定,“合身度量”的藥物治療往往是這個病患群體重享健康必要的及唯一的有效途徑。中國的許多婦女在經歷更年期時,對于自身表現出的一些癥狀的認識存在著囿于傳統的誤解,大多沒有求醫,即便是少數求醫的婦女,只有31%的婦女直接去婦科就診,而更多的則習慣于去內科和泌尿外科、骨科等其它科室,其中求診于骨科的病人比例最高。近期醫學界對激素替代療法的爭議,也暴露了國內婦女對藥物治療方法認識的盲點。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婦產科的伊葛特教授介紹,具有組織選擇性的藥物治療突破了傳統激素替代療法的許多局限,是目前歐洲醫藥界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的主流藥物,在需要雌激素的組織器官(如大腦、骨骼和陰道上皮等)有雌激素樣作用,因此能夠改善潮熱、盜汗等癥狀,治療泌尿生殖道感染,預防骨質疏松,而對不需要雌激素的子宮和乳腺等組織器官幾乎沒有刺激作用,其安全性15年來已被各種大量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所證明。楊冬梓教授還表示,許多醫生的臨床經驗顯示,知識型婦女和經歷巨大家庭或社會人際關系變更的華人更年期婦女是罹患更年期綜合征的高危群,而華人的社會結構更凸顯治療的必要性,應該引起人們的足夠認識。根據香港和新加坡的研究顯示,50歲左右的婦女正是處于“家庭生活和事業轉型期”,而華人注重家庭和人際關系的社會結構使得婦女更容易受到孩子獨立生活、親朋好友的逝去,生活環境的變化等影響。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配合適應中國婦女的心理治療,以及創造一個和諧友愛的親情環境,可以幫助深受更年期癥狀困擾的婦女盡快度過這一段最需要“健康身體和健康心理”的特殊階段。
2024-10-13 1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