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孩子身高增長緩慢可能與遺傳、營養、睡眠、運動、疾病等因素有關。需要綜合評估,采取針對性措施。 1.遺傳:遺傳因素對孩子身高影響較大,如果父母身高較矮,孩子身高可能受到一定限制。但后天良好的生活習慣仍有助于改善。 2.營養:蛋白質、鈣、維生素 D 等營養物質缺乏會影響身高。要保證孩子飲食均衡,多攝入牛奶、雞蛋、魚肉等。 3.睡眠:生長激素在夜間睡眠時分泌旺盛,孩子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高。應保證每天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 4.運動:適當的運動能刺激骨骼生長,如跳繩、籃球、游泳等。 5.疾病:某些疾病如生長激素缺乏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等也會導致身高增長緩慢,需及時就醫治療。 總之,家長要關注孩子的身高發育,發現異常及時干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必要時尋求醫生幫助。
2024-10-13 13: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身高能否如意,取決于幾個因素,首先是遺傳因素,占70%,此外,取決于其他條件,包括運動,營養,環境和社會因素等.迄今為止沒有行之有效的增高藥物的.不可偏信廣告宣傳的.注意均衡營養,適當的體育鍛煉.要想充分發揮長高潛能,就應多吃蔬菜和高蛋白食物和優質蛋白食物和含鈣豐富的食物和含鋅豐富的食物.防止偏食.保證休息時間和質量.多參加體育鍛煉.
2024-10-13 13: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2-12歲的小兒標準體重計算公式為年齡×2+8,身高計算公式為年齡×5+75,據以上計算,小兒的標準體重應為15.2千克,身高應為93厘米,所以你的小兒的身高和體重均在正常值內,不用過慮的,日常應注意,培養小兒的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挑食,偏食等,祝小兒健康,以上供參考,
2024-10-13 13: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其實不用擔心,孩子只要后天的條件足夠好,完全可以彌補先天缺陷的.1.陽光 因為怕被曬黑,所以許多媽媽以為寶寶更怕陽光.嬰幼兒始終處于遮蔽陽光的房間內,窗簾不敢拉開,更不敢抱寶寶外出直接曬太陽.大一點兒的兒童外出也要用遮陽傘,太陽帽,生怕把孩子曬黑了,曬出皮膚病.豈不知如此躲避陽光正是孩子生長緩慢的重要原因. “萬物生長靠太陽”,人的生長也離不開陽光.人體皮膚中有一種物質叫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生長和骨骼鈣化,促使牙齒健全,還有防止氨基酸通過腎臟損失的作用,而氨基酸是人體生長的建筑材料.忽略了陽光照射,就會造成維生素D缺乏,氨基酸丟失,從而影響寶寶的生長. 解決辦法 A曬太陽寶寶每天曬太陽半小時那是白種人的標準,對我們黃種人來說并不夠,應該每天日照1~2小時,而黑種人需要的時間更長些.因為皮膚色素越多,紫外線光合產生維生素D的作用越低.冬天應抓住中午時間,使日照時間更長一些. B補充魚肝油北方戶外嚴寒,不適宜日照的嬰兒可適當補充魚肝油. 2.睡眠 民間有個說法,“一分精神一分福”,說看孩子將來有沒有福,就看他有沒有精神頭.所以有的家長一看孩子睡覺多就悲觀,說將來不會有出息.其實,孩子睡眠多是正常生理現象,并且是生長發育的保證因素.因為促使人體長高的生長激素主要是在睡眠過程中產生釋放出來的,而生長激素在夜間分泌水平最高,在睡眠狀態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狀態下分泌量的3倍或更高,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寶寶長高.睡眠時肌肉放松,還有利于關節和骨骼的伸展. 解決辦法 A不同年齡寶寶所需睡眠時間有很大差別,一晝夜所需睡眠時間:嬰兒為16~20小時,1~3歲為12~14小時,4~6歲為11~12小時. B創造最好的睡眠環境,燈光要暗,消除噪音,不受大人活動的驚擾,即使白天睡眠也應免受鄰里裝修的驚動. C稍大兒童要合理安排學習,鍛煉,睡眠和休息時間,注意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3.營養 營養物質是身體增長的建筑材料.人體不是營養原材料簡單的堆積組合,而是把原材料 徹底分解到分子水平,然后再按每個人各自的建筑藍圖,構建一個全新的個體.這就對建筑材料——營養物質有兩個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充足,二是全面. 然而現實生活中,恰恰有許多媽媽不了解寶寶到底需要哪些營養,怎樣才算全面.現在有些家長對營養有誤解,認為加強營養就是多吃雞鴨魚肉,可以不吃或少吃糧食.豈不知人體新陳代謝需要的大量能量主要是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得的,只有在滿足了能量消耗之后,蛋白質才能被用于建筑人體.在其他能量攝取不夠的時候,蛋白質也只能當作普通能源被消耗,起不到建筑材料作用,寶寶生長就會緩慢.相反,過多蛋白質的攝入,不僅增加肝腎負擔,而且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會抑制孩子的食欲.有些孩子營養過剩后造成肥胖,容易引發性早熟,最終使身材偏矮.還有些孩子從小養成了偏食,挑食,厭食的習慣,微量元素常常因偏食而攝入不足,這都是影響孩子生長的不良因素. 解決辦法 A了解助長的飲食營養.蛋白質的作用是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食品如含有豐富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鈣的食物,如胡蘿卜,小白菜,西紅柿,柑橘,檸檬,牛奶,蛋黃,魚,肉及豆類等;微量元素如鋅,鐵,銅,鈣,磷等,都是正常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在保證量充足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樣化,即粗細搭配,葷素搭配,才能使營養既充足,又全面. B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要過多地吃零食而影響重要營養物質的攝入.小兒偏食,挑食多數是因為喂養不當形成的,比如只選某種高檔奶粉或某些精制食品喂養,寶寶就會偏食.一定養成孩子多種口味的習慣,達到均衡營養. 4.運動 寶寶的活動,運動對其生長發育十分重要.運動可以增進孩子食欲,保證睡眠質量,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使骨骼組織供血增加,骨骼生長發育旺盛.特別是運動過后再進入睡眠,生長激素分泌就會呈脈沖式分泌,這些都會促進孩子生長. 然而,不少人卻不知道這些,老習慣把嬰兒捆綁得很緊.還有的媽媽為了促進孩子長個,強迫嬰幼兒運動,過早地讓寶寶學坐,學站,讓還站不直的孩子走,結果也會適得其反. 解決辦法 A要了解孩子的生長生理與運動的規律.寶寶的動作發育應與脊柱的發育相適應,即寶寶2~3個月大時會抬頭,6~7個月大時能獨坐,8~9個月大時會爬,10~11個月大時能站立,12~16個月大時能走路. B不同年齡選擇不同的運動.1歲以內的寶寶應該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相結合.主動運動即幫助寶寶進行一些抬頭,爬行,翻身的練習,被動運動則是父母給寶寶做一些嬰兒操,按摩撫觸;1~2歲寶寶可以練習跑跳,拍球,雙腿跳;2~3歲寶寶可以跳繩,蹦床,單腿跳;幼兒期宜以調整運動能力的項目為主,如過獨木橋,舞蹈,結合游戲所進行的跑跳等. C了解有益和有害生長的運動項目.彈跳運動如跳繩,跳起摸高,跳遠,跑步等,有助于四肢生長;伸展運動如單杠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前后彎腰,體操和種種懸掛性運動,有助于脊柱骨和四肢骨的伸展;全身性運動,如體操,籃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和游泳等,有利于全身骨骼的伸展延長.當然這都是較大兒童可選的運動,學齡前兒童可模擬這些運動.而負重運動,舉重,啞鈴,拉力器,摔跤,長距離跑步等對身高增長是不利的. 5.治病大多數生長緩慢是非疾病因素在起作用,但也確有很少一部分是寶寶患有某些疾病,影響了生長發育.而這些病卻被家長忽略了. 解決辦法 A到正規專科醫院檢查.矮小患兒應常規進行血生化,甲狀腺功能,染色體核型分析,生長激素測定和骨齡檢查,重點是尋找生長發育緩慢的原因,特別注意發現是否患有影響生長發育的疾病.一旦發現某種疾病,就應該進行徹底治療. B對不同疾病應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治療.對營養不良矮小患兒應增加營養,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多喝牛奶;佝僂癥患兒應攝入充足的維生素D及鈣劑;甲狀腺功能低下患兒應及時補充甲狀腺素;而生長激素缺乏癥的患兒則必須用重組生長激素進行替代治療. 當今父母盼兒長高心切,想方設法,不惜重金購買標榜能“助長”的藥品,保健品或采用各種增高術,不僅浪費錢財,還可能會給寶寶帶來痛苦. 1.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廣告宣傳. 2.所謂的快速增高運動的方法不可信. 3.慎選增高藥,個人不可隨便用,一定要在有經驗的醫師指導下使用.
2024-10-13 2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