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判斷孩子智力是否有問題,可從生長發育、學習能力、社交互動、適應能力、行為表現等方面綜合考量。 1.生長發育:包括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等方面的發展是否符合相應年齡階段的標準。如孩子該走路時還不會站立。 2.學習能力:觀察孩子在學校或家庭學習新知識的速度和掌握程度,如難以理解簡單的數學概念。 3.社交互動:看孩子與他人交流、合作、分享的能力,比如不愿參與集體活動。 4.適應能力:在新環境中的適應情況,能否獨立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5.行為表現:有無異常的多動、沖動、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 總之,孩子智力是否有問題需要綜合多方面評估。若家長懷疑孩子智力有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兒童保健科就診,進行專業的智力測評和檢查,以便盡早發現問題,采取相應措施。
2024-10-13 14: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他的未來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做父母的描繪的,所以,希望孩子成什么人就得有賴于我們做父母的平時的教育!
2024-10-13 14: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這樣情況不能評這類表現來判斷智力!智力還是要看日常生活學習等情況請問一般玩耍和小朋友是否能夠融入?學習成績怎么樣?
2024-10-13 14: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是不是家長平時和寶寶較少溝通啊,看寶寶很沒安全感。多喝寶寶做游戲,多關心他,怎么可能對熟人和生人感情一樣呢
2024-10-13 14:3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2歲的孩子愛打人是正常現象,但是應該爭取加以引導,要是到三歲甚至四歲還這樣就不太正常了,親說孩子記憶力差,應該看是對什么事情,孩子這時候對某些事情的記憶本來也達不到成人的水平,不喜歡被人拿東西也是孩子的本能,需要大人有耐心的引導,至于親說孩子融入不到孩子中間,我覺得孩子并不是不想,他只是不知道以什么樣的方式,就像親說的孩子在2歲的時候打到人會很高興,當時不知道親是怎么處理的,是任孩子高興打就打了?孩子在和小朋友一起的時候喜歡打別的小朋友,估計跟小時候的習慣也有關系。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他在吸引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希望自己得到關注,只是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所以親不要因為這些就給孩子冠上智力有問題的帽子,要耐心的幫孩子走過成長路上的這個難關哦。
2024-10-13 19:0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智能障礙? 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這是因為個體的遺傳素質和后天的教育環境與社會實踐不同的結果。遺傳賦予個體智能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智能的實際發展和有效地發揮則依賴于個體的教育與學習,依賴于個體的主觀努力與實踐。由于先天稟賦的差異,所以有些個體從小就表現出優異的智慧,的些被稱為“神童”。如果個體有健全的遺傳素質,但沒有學習和訓練,或者處于環境剝奪的情況之下,那么,智能就不能得到實際的發展。有些即使幼年被視為“神童”后來卻未見預期的發展,或許就是這個緣故。智能障礙(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disorder)是指在智力能力功能和適應行為方面發生存在實質性限制的一種障礙。主要表現在概念、社交和應用的適應能力方面(美國AAMR2002年智能障礙定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