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肌腱拉傷后,應立即休息、冷敷、包扎、抬高患肢,并及時就醫。同時,要注意避免進一步損傷,根據拉傷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 1. 立即休息:停止受傷部位的活動,防止損傷加重。 2. 冷敷處理: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傷處,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數次,減輕疼痛和腫脹。 3. 包扎固定:使用彈性繃帶包扎受傷部位,給予適當的壓力,有助于限制腫脹。 4. 抬高患肢:將受傷的肢體抬高,高于心臟水平,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 5. 及時就醫:醫生會通過檢查評估拉傷程度,輕度拉傷可能會開一些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以緩解疼痛和炎癥。如果拉傷嚴重,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6. 后續康復:在恢復期間,可進行適度的康復訓練,如伸展運動、肌肉力量訓練等,幫助恢復肌腱功能。 總之,肌腱拉傷后要及時正確處理,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以促進肌腱的恢復,避免留下后遺癥。
2024-10-13 13: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鍛煉中由于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范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最容易發生關節韌帶扭傷的部位在膝關節、手指關節和踝關節。關節韌帶扭傷后,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后易再次扭傷。急性損傷發生后,應立即停止活動,以減少出血。立刻用冷水沖損傷部位或用冰塊冷敷局部以達到止血的目的。然后覆蓋繃帶加壓包扎防止腫脹。韌帶完全斷裂或懷疑并發骨折的,在加壓包扎后必須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經過24~48小時后,損傷部位的內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在進行溫熱敷時,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發生再出血。為了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應注意動靜結合,在沒有疼痛感覺的前提下進行早期活動。基本痊愈后,應加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練習,提高關節的相對穩定性。
2024-10-13 13: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肌肉拉傷是肌肉在運動中急劇收縮或過度牽拉引起的損傷。這在長蹍、引體向上和仰臥起坐練習時容易發生。肌肉拉傷后,拉傷部位劇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緊張形成的索條狀硬塊,觸疼明顯,局部腫脹或皮下出血,活動明顯受到限制。肌肉拉傷后,要立即進行冷處理——用冷水沖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決冷敷,然后用繃帶適當用力包裹損傷部位,防止腫脹。在放松損傷部位肌肉并抬高傷肢的同時,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類藥物。24小時至48小時后拆除包扎。根據傷情,可外貼活血和消腫脹膏藥,可適當熱敷或用較輕的手法對損傷局部進行按摩。肌肉拉傷嚴重者,如將肌腹或肌腱拉斷者,應抓緊時間去醫院作手術縫合
2024-10-13 13: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的情況考慮為局部肌腱或韌帶的過度牽拉傷所導致的,患者多由于長期的腕部反復勞損導致的,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活動后加重等,建議積極治療與預防。指導意見:建議您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及精神緊張,注意保暖,避免受涼等,可以行局部的理療按摩及紅外線烤燈熱敷,建議采用思華堂肌腱膏黑膏藥治療,因為即將是傳統黑膏藥,對肌腱起到修復作用,可以修復所有受損的肌肉組織。避免負重受力等,勞逸結合,希望我的回答帶給您幫助。
2024-10-13 13:0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針對肌腱拉傷怎么辦這個問題一定要得到重視,關于肌腱拉傷怎么辦為你解答如下:肌肉拉傷是肌肉在運動中急劇收縮或過度牽拉引起的損傷。這在長蹍、引體向上和仰臥起坐練習時容易發生。肌肉拉傷后,拉傷部位劇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緊張形成的索條狀硬塊,觸疼明顯,局部腫脹或皮下出血,活動明顯受到限制。肌肉拉傷后,要立即進行冷處理——用冷水沖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決冷敷,然后用繃帶適當用力包裹損傷部位,防止腫脹。在放松損傷部位肌肉并抬高傷肢的同時,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類藥物。24小時至48小時后拆除包扎。根據傷情,可外貼活血和消腫脹膏藥,可適當熱敷或用較輕的手法對損傷局部進行按摩。肌肉拉傷嚴重者,如將肌腹或肌腱拉斷者,應抓緊時間去醫院作手術縫合。三、運動時關節韌帶扭傷如何處理?鍛煉中由于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范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最容易發生關節韌帶扭傷的部位在膝關節、手指關節和踝關節。關節韌帶扭傷后,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后易再次扭傷。急性損傷發生后,應立即停止活動,以減少出血。立刻用冷水沖損傷部位或用冰塊冷敷局部以達到止血的目的。然后覆蓋繃帶加壓包扎防止腫脹。韌帶完全斷裂或懷疑并發骨折的,在加壓包扎后必須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經過24~48小時后,損傷部位的內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在進行溫熱敷時,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發生再出血。為了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應注意動靜結合,在沒有疼痛感覺的前提下進行早期活動。基本痊愈后,應加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練習,提高關節的相對穩定性。
2024-10-13 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