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癥狀多樣,包括泌尿生殖系統癥狀、呼吸系統癥狀、眼部癥狀、關節癥狀以及全身癥狀等。 1.泌尿生殖系統癥狀:男性可能出現尿道炎、附睪炎等,表現為尿道口紅腫、尿頻、尿急、尿痛等。女性可能有宮頸炎、盆腔炎,常有陰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疼痛等。 2.呼吸系統癥狀:如咳嗽、咳痰,嚴重時可出現呼吸困難。 3.眼部癥狀:可能有眼睛紅腫、疼痛、流淚、視力模糊等。 4.關節癥狀: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 5.全身癥狀:發熱、乏力、頭痛、肌肉酸痛等。 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癥狀因感染部位和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病原體檢測等,以便明確診斷,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治療時需遵循醫囑,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交叉感染。
2024-10-13 13: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根據以上內容的描述,你的情況,考慮是感染的情況指導意見:你好,支原體是居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無細胞壁,能獨立生存的最小為生物,感染人體的支原體主要是人型支原體和解脲支原體最為常見,人型支原體感染引起陰道炎,宮頸炎,輸卵管炎,解脲支原體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傳播途徑主要是性接觸傳播,孕婦感染易導致流產,早產或死胎。支原體與其他病原體合并感染時,主要表現為非淋菌性尿道炎及生殖道其他炎癥,診斷依據:支原體培養,血清學監測,PCR監測。治療孕婦首選紅霉素,非孕婦可選用四環素或克林霉素。新生兒感染可應用紅霉素你好,衣原體感染以宮頸管炎、子宮內膜炎多見,嚴重者可以輸卵管炎及盆腔炎等,孕婦如果感染衣原體早期易發生流產,完全易發生胎膜早破。治療非孕婦首選多西環素100mg,每日2次,連用7-10天;阿奇霉素1g,單次頓服;紅霉素500mg,每日4次連用7天;氧氟沙星300mg,每日2次,連用7天。孕婦首選紅霉素
2024-10-13 13: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典型的支原體性尿道炎癥狀是尿道刺癢、輕重不一的尿頻、尿急、尿痛和排尿艱苦。尿道口有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癥狀較淋病為輕。二、全身不適:支衣原體感染后期,病毒開始擴散,癥狀也遍布全身。后期的女性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癥狀是女性體質變差,開始畏寒、低燒、吃飯惡心,想嘔吐,伴有陣陣腹痛后會腹瀉。三、尿道異常:女性支衣原體感染癥狀主要表現在尿道上。典型的女性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癥狀是尿道口紅腫、刺癢。女性白帶量也會增加。當然,也有部分女性在受到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后無任何癥狀。四、不孕不育:女性一旦生殖器官受到支衣原體感染,就會出現不孕不育等癥狀。因為女性支原體衣原體感染,輸卵管的纖毛就會退化,可能導致女性無法正常受孕。
2024-10-13 13: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額,這個講法好復雜的,一般是說呈陽性,但是并不代表感染。有些只是呈陽性,但是沒有什么癥狀,如婦科炎癥之類的,就沒有關系,不需要治療
2024-10-13 13:4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那么女性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癥狀是什么呢?以下內容由淮南博大泌尿??漆t院的專家王海林為你詳細介紹。女性衣原體感染的癥狀:一、可出現無癥狀感染,臨床通常表現為陰道有膿樣分泌物,亦可為粘液或漿液性。分泌物量較多,稍有臭味。淮南博大泌尿??漆t院的專家王海林表示:典型的支原體性尿道炎癥狀是尿道刺癢、輕重不一的尿頻、尿急、尿痛和排尿艱苦。尿道口有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癥狀較淋病為輕。二、全身不適:支衣原體感染后期,病毒開始擴散,癥狀也遍布全身。后期的女性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癥狀是女性體質變差,開始畏寒、低燒、吃飯惡心,想嘔吐,伴有陣陣腹痛后會腹瀉。三、尿道異常:女性支衣原體感染癥狀主要表現在尿道上。典型的女性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癥狀是尿道口紅腫、刺癢。女性白帶量也會增加。當然,也有部分女性在受到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后無任何癥狀。四、不孕不育:女性一旦生殖器官受到支衣原體感染,就會出現不孕不育等癥狀。因為女性支原體衣原體感染,輸卵管的纖毛就會退化,女性無法正常受孕,最終將導致終生遺憾。婦女感染支、衣原體后,不一定會出現癥狀,即使有癥狀,也因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支、衣原體可通過性接觸,還可通過手、眼、毛巾、衣物、浴器、便具和游泳池等傳播。與多人發生性關系、男方有尿道炎、衛生習慣差等都容易感染。因此,預防感染的關鍵是潔身自愛,搞好個人衛生保健。
2024-10-14 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