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高成庭 副主任醫師
西安中際中西醫結合腦病醫院
神經內科
-
從病因學上來劃分,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是癥狀性癲癇,是由各種原因導致顱內病變引起的。常見的病因有腦損傷、腦外傷、先天性疾病、血管畸形、代謝障礙、顱內感染、發熱驚厥等。第二類是特發性癲癇,這類癲癇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有關,家族中親緣關系愈近,癲癇患病率愈高。第三類是隱源性癲癇,目前檢查手段不能發現明確的病因,這類癲癇占據大多數,占所有患者的60%-70%。
2024-10-13 14: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六歲小孩患癲癇病的原因較多,主要包括遺傳因素、腦部損傷、感染因素、代謝紊亂、神經發育異常等。 1.遺傳因素:部分癲癇類型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如果家族中有癲癇病史,孩子患病風險會增加。 2.腦部損傷:如出生時的產傷、頭部外傷、腦腫瘤等,都可能損傷腦組織,引發癲癇。 3.感染因素:腦炎、腦膜炎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會影響大腦功能,導致癲癇發作。 4.代謝紊亂:低血糖、低血鈣、肝腎功能異常等代謝問題,可能影響神經細胞的正常功能,誘發癲癇。 5.神經發育異常:孩子在大腦發育過程中出現結構或功能異常,也可能引發癲癇。 總之,六歲小孩患癲癇病的原因較為復雜。一旦確診,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和規范治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常用藥物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但具體用藥需遵醫囑。
2024-10-13 14: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造成小兒癲癇的原因比較復雜,常見原因有: 1,產傷:是嬰幼兒癥狀性癲癇的常見原因,造成產傷的原因有產鉗助產,胎頭吸引器吸引,頭盆不稱,胎位異常,胎兒過大,產程過長,初產婦年齡過大,產道緊張等. 2,先天性疾病:腦畸形,腦積水,染色體異常等. 3,腦發育不全,腦發育遲緩,腦萎縮等. 4,羊水吸入胎兒窒息,臍帶繞頸,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臍帶脫垂,剖腹產等,日后發病率明顯增加 5,各種腦炎,腦膜炎,腦膿腫病人愈后部分人可有癲癇后遺證. 6,腦血吸蟲,腦囊蟲病可引起癲癇. 7,顱內腫瘤:小兒腫瘤,較少見. 8,腦血管?。盒貉芑萎a生癲癇較少見. 9,中毒:鉛,煤氣,農藥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肝性腦病,急進性腎炎,尿毒癥等均可引起癲癇發作. 10,營養代謝性疾病: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維生素B6缺乏,甲亢等均可引起癲癇發作. 11,外傷:包括開放性外傷和閉合性外傷. 12,先天性因素:產要指胎兒出生以前在母體內受到的損害,它可造成大腦發育異常,生后出現癲癇發作.如孕婦腹部受傷,子宮出血,紫外線照射,服用對胎兒有害藥物,各種微生物尤其是風疹,麻疹病毒及弓形體感染等. 13,遺傳:癲癇病人的子女有百分之五發生癲癇. 14,免疫力低下:有些嬰幼兒經常感冒發燒是免疫力低下的的原因.兒童癲癇多預后良好.基本治療原則和指導思想:1,改善腦神經的營養和發育,促進受損腦神經的修復和再生.小兒癲癇多數存在先天性腦內神經受損,發育遲緩或部分腦細胞營養供應不足的問題.除有癲癇的臨床表現外,部分患者還合并有運動,感覺,語言,智力等方面的問題,學習成績停滯不前等等.2.提高免疫力,不僅可以預防感冒發燒,而且還可治療癲癇,兩全齊美.3,抗癲癇藥物治療.
2024-10-13 14: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癲癇(epilepsy)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而癲癇發作(epilepticseizure)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其特征是突然和一過性癥狀,由于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可以是運動感覺神經或自主神經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識或警覺程度的變化.6個月到5歲熱性驚厥多見.兒童良性中央-顳棘波灶癲癇多在4~10歲開始,青春期后自愈.成年期多為部分性發作或繼發性全身性發作.病因方面,嬰兒期首次發作者多為腦器質性特別是圍產前期疾病,其后至20歲以前開始發作者常為原發性者,青年至成年則顱腦外傷是一重要原因,中年期后顱腦腫瘤為多,老年者以腦血管病占首位.1.根據癲癇發作類型選擇安全,有效,價廉和易購的藥物. ?、俅蟀l作選用苯巴比妥90-300mg/d.丙戊酸鈉0.6-1.2/d,卡馬西平600-1200mg/d等. ?、趶碗s部分性發作:苯妥英鈉0.2-0.6/d,卡馬西平0.2-1.2/d. ③失神發作:氯硝安定5-25mg/d,安定7.5-40mg/d. ?、馨d癇持續狀態:首選安定10-20mg/次靜注. 2.藥物劑量從常用量低限開始,逐漸增至發作控制理想而又無嚴重毒副作用為宜. 3.給藥次數應根據藥物特性及發作特點而定. 4.一般不隨意更換或間斷,癲癇發作完全控制2-3年后,且腦電圖正常,方可逐漸減量停藥. 5.應定期藥物濃度監測,適時調整藥物劑量.
2024-10-13 14:2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癲癇(epilepsy)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而癲癇發作(epilepticseizure)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其特征是突然和一過性癥狀,由于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可以是運動感覺神經或自主神經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識或警覺程度的變化.6個月到5歲熱性驚厥多見.兒童良性中央-顳棘波灶癲癇多在4~10歲開始,青春期后自愈.成年期多為部分性發作或繼發性全身性發作.病因方面,嬰兒期首次發作者多為腦器質性特別是圍產前期疾病,其后至20歲以前開始發作者常為原發性者,青年至成年則顱腦外傷是一重要原因,中年期后顱腦腫瘤為多,老年者以腦血管病占首位.1.根據癲癇發作類型選擇安全,有效,價廉和易購的藥物. ?、俅蟀l作選用苯巴比妥90-300mg/d.丙戊酸鈉0.6-1.2/d,卡馬西平600-1200mg/d等. ?、趶碗s部分性發作:苯妥英鈉0.2-0.6/d,卡馬西平0.2-1.2/d. ?、凼癜l作:氯硝安定5-25mg/d,安定7.5-40mg/d. ?、馨d癇持續狀態:首選安定10-20mg/次靜注. 2.藥物劑量從常用量低限開始,逐漸增至發作控制理想而又無嚴重毒副作用為宜. 3.給藥次數應根據藥物特性及發作特點而定. 4.一般不隨意更換或間斷,癲癇發作完全控制2-3年后,且腦電圖正常,方可逐漸減量停藥. 5.應定期藥物濃度監測,適時調整藥物劑量.
2024-10-13 14:2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癲癇病俗稱“羊羔風”,羊角風,羊角瘋,羊兒瘋,羊癲瘋,羊癲風等等,是一種突發性,短暫性大腦功能失調性疾病.發病率較高,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青少年尤為多見.癲癇發作時,病人往往大叫一聲,昏到在地,四肢抽搐,兩眼上視,口吐涎沫,小便失禁,數秒或幾分鐘消失,也有的病人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但不倒地這稱小發作.為原發性,繼發性和隱源性癲癇. 病因分型 分為原發性癲癇也叫特發性癲癇;無器質性病變并具有遺傳傾向的癲癇.它是一組特定的癲癇綜合癥,對于兒童,往往和年齡有密切關系,有些與遺傳因素有關系,并且預后良好.如:胎兒在母腹中時,孕母突然受到驚嚇,引起氣機升降紊亂,導致肝腎精血虧損,引起胎兒發育異常,出生后就出現此病癥狀. 繼發性癲癇或癥狀性癲癇;也叫有明確病因和腦器質性病變的癲癇.引起此類癲癇的疾患很多,主要分以下兩類:一是腦內疾患,各種各樣腦病,如,腦血管病,顱腦損傷,腦炎,腦膜炎,腦積水,腦膿腫,炎性肉芽腫,顱內腫瘤,腦寄生蟲,顱腦外傷,脫髓鞘疾病,腦發育異常,腦萎縮顱腦手術后遺癥,腦局部疤痕,腦變性疾病等均可引起癲癇;二是腦外疾患:如:低血糖,低血鈣,窒息,休克,子癇,尿毒癥,糖尿病,心源性驚厥以及金屬,藥物中毒等.許多中樞神經系統或全身疾病都會引起癲癇.繼發性癲癇常見的原因是產傷,顱內感染,腦循環異常等,如腦炎后遺癥,小兒高熱驚厥等,都可造成癲癇. 隱源性癲癇:就是雖然經過目前各種方法檢查也找不出原因,癲癇發作為疾患的唯一癥狀.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將會有更多的隱源性癲癇能夠找出其發病原因. 癲癇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腦功能障礙臨床綜合征,是大腦神經細胞群反復超同步放電所引起的發作性,突然性,反復性,短暫性腦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根據大腦異常放電的部位和擴散的范圍不同,其臨床發作表現癥狀各異.臨床上可有短暫的運動,感覺,意識,行為,植物神經系統等不同障礙,或兼而有之.腦電圖呈癇樣放電和實驗室檢查異樣.癲癇具有發作性,復發性和自然緩解性的特點,是一種慢性,反復發作性的腦功能失常性疾患.在發作間歇期,病人一切正常.某些因素如缺氧,低血糖,藥物中毒等導致腦功能暫時障礙而產生單次癲癇發作不屬于癲癇.癲癇在祖國醫學中,稱為“癇證”.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有記載,如扁鵲的《難經》里第五十九難云:“狂癇之病何以別之?然,狂疾始發…….癲疾始發,意不樂,僵仆,直視.”《素問·大奇論》:“心臟滿大,癇瘓筋攣,肝脈小急,癲瘓筋攣.”“二陰急為癇厥.”隋朝的《諸病源侯論》中:“……發作仆地,吐沫無知,若僵像,起為外,腦血管病癲癇多見于中,老年人.出血性及缺血性腦血管病均可引起癲癇.病后1年左右開始發生癲癇的約有5%.手術治療 根據癲癇流行病學調查,我國癲癇發病率約占3.5-6.6‰,以此推算我國有癲癇病人約900萬人,其中大部分病人用抗癲癇藥治療可以控制或減少癲癇發作,但約有25%的病人藥物治療無效,成為難治性癲癇,這部分病人需用手術治療. 目前,難治性癲癇的診斷條件是:癲癇病程在3~4年以上;每月癲癇發作至少4次;經長期,系統的多種抗癲癇藥物治療,即使在血液藥物濃度監測下,也不能控制癲癇發作;因癲癇發作頻繁,嚴重致殘,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者. 難治性癲癇是癲癇外科手術的主要適應癥,同時要考慮到病人的年齡,智力發育,繼發性癲癇以及有無全身性疾病.關于病人的年齡,目前多數人提倡早期手術.一般主張在青春期后,藥物難治以兩年為限,即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選擇的最佳年齡是12-50歲.因為兒童的致癇灶常不穩定,定位困難.而50歲以后的手術治療,即使不再發生癲癇,但腦部已有退行性便,因而手術效果差.智商如果在70一下,說明大腦已經收到嚴重損害,一般認為不宜手術.對于繼發性癲癇,單純的切除病灶通??煽刂瓢d癇發作,并能減少抗癲癇藥物的用量. 癲癇外科的手術方式主要包括:顳葉切除術,前內側顳葉切除術,選擇性杏仁核—海馬切除術,腦皮質切除術,胼胝體切除術,大腦半球切除術,多處軟腦膜的橫纖維切斷術,立體定向損毀術,迷走神經刺激術,丘腦刺激術和小腦刺激術.癲癇外科的手術方式不同,其適應證也不一樣,神經外科醫生應該嚴格掌握各種手術方式的適應證和手術技巧. 哪些癲癇病人適合手術根據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癲癇的患病率為7%,也就是說我國有超過900萬的癲癇患者,其中,約20%(近200萬)為藥物難治性癲癇,也稱頑固性癲癇,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但僅有少數患者接受了外科治療.哪些癲癇病人適合手術,手術成功的關鍵又是什么? 癲癇外科治療的對象時難治性局灶性癲癇,目的時治愈或減輕癲癇發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下列幾方面時選擇病例時應考慮的內容:①藥物難治性癲癇:作為基本原則,癲癇病人經系統應用2~3種主要抗癲癇藥物治療2年,效果不佳的病例應考慮手術;②癲癇發作明顯影響患者的日常:如果癲癇發作影響了患者受教育,就業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維持,尤其是癲癇發作頻繁的嬰兒和兒童,則應盡早考慮手術,以組織癲癇對腦功能發育的影響.更多考慮了發作的致殘性,對于癲癇發作的頻率并無明確規定,一般認為應多于1次/月;③以癲癇發作為首發癥狀的顱內占位性病變所致的發作,即使患者發作不頻繁,也應積極手術;④患者出現或不能耐受抗癲癇藥物帶來的毒副作用,也是考慮手術治療的的一個方面.禁忌證和相對禁忌證:慢性精神病,原發性全面性癲癇發作,對生活影響不明顯的一些輕微的癲癇發作被認為是手術的禁忌證.明確有彌漫性腦損害或多個致癇灶存在的病例,手術效果不佳;智商低于70被認為是手術的相對禁忌.對致癇灶累及語言,運動,感覺或其他重要功能區的癲癇手術,難度相對較高,需要精確定位發作起源和腦功能分布,設計精確切除計劃和功能監測,只有較綜合的癲癇中心才能完成. 確定了手術適應證,接下來是手術前的綜合評估,需要癲癇內外科醫生等多學科的密切合作完成,最終是否選擇手術,要考慮患者接受手術的獲益與風險.必須使患者及其親屬理解術前評估的復雜性,一些患者即使經過長時間細致的評估也不一定能采取手術.如果患者的臨床發作特征,腦電圖,神經影像(結構和功能影像)以及神經心理測試等資料均提示同一部位時癲癇發作的責任區,預示著手術的效果較好,切除這一區域將終止發作.我們還必須明確哪些患者不會從現有的手術中獲益,才能避免手術適應證的泛化,保證癲癇手術的效果.手術成功的關鍵時嚴格的適應證選擇,精神定位和切除致癇灶,盡可能完整保護腦功能區以及術后抗癲癇藥物合理應用等一系列問題.中醫治療癲癇療法 ?、袤w針 取穴:主穴:背三針,鳩尾,筋縮,腰奇,間使,額三針,豐隆.配穴:中脈,照海,神門,關元,三陰交,足三里,太淵,三沖,膻中,血海. 治法:以主穴為主,每次酌情選用4~6穴.背上針取0.6~1.5寸芒針循督脈透刺,如神道透陽關,神道透大椎,腰奇透陰關.進針后中等頻率(120次/分)捻轉1分鐘.額三針為雙側眉沖穴沿膀胱經透刺二針,取此連線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另一頂點沿督脈透針.余穴邪實用瀉法,體虛用補法,留針15分鐘,每日1次或隔日1次. 療效:經上方治療124例,配合三元辨證療法,顯效85例,有效28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91.06%. ②頭針 取穴:癲癇穴,頂中線,額中線,頂旁線,枕上正中線,顳后斜線. 癲癇穴位置:風池內1寸上1寸,斜方肌盡頭處. 治法:進針后用G-6805治療儀通低頻脈沖電30分鐘,發作嚴重者可適當延長通電時間.通電以麻感達到前額為好,亦可在腦電圖病灶部位進行針刺通電.隔日1次. 療效:以上法治療260例,顯效174效,有效65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為91.9%. ③穴住埋線 取穴:主穴:脊中,筋縮.配穴:大椎,長強,膻中,中脘,氣海,內關. 治法:每次選1個主穴,辨證選用1~2個配穴.主穴常規消毒后,切開皮膚,用3號羊腸線3厘米埋人,不縫合.配穴用18號穿刺針埋線.每次埋線為一療程,每療程3個月. 療效:用此法治療816例,顯效678例,有效138例,總有效率為10O%.大多數患者埋線1~4次. ?、馨摹 ∪⊙ǎ篴.百會,大椎,身柱;b.前頂,神道,筋縮;c.百會,脊中,腰奇,鳩尾. 治法:上述三組穴位,順序選用.每年小暑至處暑灸治1次,連續2~3年.穴位局部消毒,用0.2%普魯卡因局麻,蒜汁涂抹后艾灸,頭部穴位4~5壯,胸背部5~7壯或7~9壯,體弱及兒童酌減.灸后穴位起泡處敷貼藥油膏,并服食公雞,魚類以促使其化膿.藥膏每日一換,至灸疤愈合. 療效:用此法治療106例,治療后不再發作31例,發作頻度減少50%以上27例,發作頻度減少30%以上21例,無效27例,總有效率為74.5%. ⑤中藥.治療癲癇病的中藥因人而異,不同病因的患者需要的藥物可能也不同,中醫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很豐富的經驗,如礞石滾痰散,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癲癇病患者都適合用中藥來治療.[編輯本段]食療方法 人們習慣把癲癇病叫"羊羔風","羊癲風","豬婆風"等等,叫法雖然不一樣,但是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根據對病人發作癥狀的直觀認識來起名字.很顯然,這其中也貫穿了一種基本思想,即抓住了癲癇病人發作時抽風這個基本特征來進行概括,雖說不上是科學的概括,也沒有抓住疾病的本質特征,但卻是以癥狀為依據的. 中醫傳統上把癲癇稱作癇證或癇病,癲癇是后來的叫法.早期醫書上,醫家多把癲,狂,癇混稱,沒有劃出一個分明的界限.后來人們逐漸認識到,癲,狂,癇均屬精神,神志方面的疾病,但三者又各有其顯著的特征.癲和狂主要表現為精神錯亂,以動作失常,情感障礙,幻覺幻想,意識紊亂為基本特征. 山雞2只,羚羊角3克,石斛3克. 鹽,味精各適量. 1,山雞宰洗干凈,除尾臊,腳爪及內臟,用沸水飛水去血穢后,裝入燉盅.2,投入羚羊角,石斛,加沸水數碗,調入鹽和味精,隔水燉90分鐘,至肉爛即成.3,食用前除去藥渣. 湯色清中透黃. 羚羊角味咸,性寒,具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清熱解毒之功;石斛味甘,性微寒,有養胃生津,養陰清熱,滋腎明目,強筋骨之效. 此二藥與味甘性寒的山雞合燉,可補虛除熱,調和臟腑,對小兒抽風,熱病煩渴,白內障,癲癇,麻疹之毒等有顯效.[編輯本段]飲食偏方 白菊綠茶飲 組成:白菊花3克,槐米3克,綠茶3克. 用法:將上3物放瓷杯中,以沸水浸泡蓋嚴,5分鐘后代茶飲用. 功效:方中菊花性甘苦微寒,入肝經,有平陽,清肝,散瘀之功. 《神農本草經》說安"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藥性論》說它"能治熱頭風旋倒地,腦骨疼痛".現代醫學認為,菊花有鎮靜,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槐米即槐花,國槐的花蕾,苦寒沉降,清瀉肝經實火.綠茶性苦寒,清肝火,芳香開竅醒腦,適用于肝經熱盛,肝風內動,上逆入腦,頭暈目?;蚧杵偷沟?以及氣血瘀阻而致的癲癇.[編輯本段]治療 癲癇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突然發作,突然停止的疾病,除腫瘤,外傷,腦炎,小兒產傷,婦科以及許多內科,外科疾病,都可能引起癲癇發作.患了癲癇病的患者應盡快到有條件的醫院去治療,最好到癲癇??凭驮\.如果病人及家屬抱著“試一試”,“拖一拖”的僥幸心理,結果往往會延誤病情,甚至帶來嚴重的后果.
2024-10-13 1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