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孩子生長痛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生理性疼痛,通常由骨骼生長、肌肉疲勞、代謝產物堆積、活動量大、心理因素等引起。 1. 骨骼生長:兒童骨骼生長迅速,骨膜和周圍肌肉生長速度不一致,產生牽拉痛。 2. 肌肉疲勞:孩子活動量大,肌肉容易疲勞,產生酸痛感。 3. 代謝產物堆積:活動后體內乳酸等代謝產物增多,未能及時排出,刺激神經引發疼痛。 4. 活動量大:過度運動或玩耍,使肌肉和關節負擔加重,導致疼痛。 5. 心理因素:孩子緊張、焦慮等情緒也可能加重對疼痛的感受。 總之,生長痛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家長可通過熱敷、按摩等方式幫助孩子緩解疼痛。如果疼痛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13 13: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生長疼可以說是正常孩子骨骼生長期間出現的一種生理性疼痛,對孩子一般沒有影響,但時間因人而異,沒用確切的數據。
2024-10-13 13: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建議口服安利的蛋白粉+鈣鎂片+維生素c,對于身體抵抗力的提升和身體的成長都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2024-10-13 13: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經常半夜說腿痛可能會是生長痛,建議白天不要過于劇烈運動。
2024-10-13 13:1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生長痛指3歲到12、13歲之間的兒童無任何外傷史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活動正常。疼痛通常發生在黃昏前后,過度運動、疲勞可使癥狀加重,休息后可自行緩解,次日清晨疼痛消失。 發生生長痛的原因,一是兒童在這個時期身高增長很快,每年可長高7-8公分。由于骨骼生長迅速,而其周圍的神經、肌健、肌肉的生長相對慢一些,因而會產生牽拉疼痛。二是幼兒開始學步時小腿的脛骨較彎曲,為了抵消脛骨內彎造成的下支持力重線不正,人體會代償性地出現一定程度的膝關節外翻。隨著小兒的長大,大部分小兒依靠腿部肌肉力量,會逐漸使脛骨內彎和膝關節外翻這兩種暫時性的畸形得以矯正,不會引起任何疼痛。而少數小兒脛骨內彎和膝關節外翻沒有及時矯正,為了保持關節的穩定,腿部肌肉必須經常保持緊張狀態,故出現疼痛。三是白天小兒活動量大,時間一長,肌肉容易出現疲勞、疼痛,學齡期兒童正是天真爛漫、不知疲倦的時候,大量的活動必然引起酸性代謝產物如乳酸的堆積,也會引起肌肉的酸痛。 不可否認,有些小兒在這段時間會缺鈣,但是補鈣對生長痛的緩解是沒有多大幫助的。因為生長痛的原因不在骨頭,而是軟組織疲勞。而且,學齡期兒童的鈣吸收主要應通過食物獲得,如牛奶、骨頭湯、綠色蔬菜、蝦、貝類等,食補的效果遠遠優于藥補。過多的鈣制劑,兒童并不能很好地吸收。 兒童生長痛的治療,最重要的是及時休息。孩子放學后,如果膝部或小腿不適,不要勉強孩子做更多的運動。每天晚上睡覺前,用熱水給孩子泡泡腳和小腿。但在孩子不疲勞時,應鼓勵多活動,鍛煉肌肉力量,促進脛骨畸形的自然矯正。疼痛較重時,可局部按摩,服止痛藥,也可適量服用維生素C。經過適當的休息、鍛煉、按摩、藥物對癥治療,小兒生長痛會很快治愈,不會產生后遺癥或影響小兒正常的生長發育。應該立即去做檢查,生長是不會疼的,是某些隱性病的體現,要及早檢查及時治療為好有生長痛,但4歲就出現確少,請注意小孩近期是否發育較快,如果能排除外傷和血液系統的疾病,可以給補鈣,必要時可用消炎鎮痛類的藥物。
2024-10-13 15:0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