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玉君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冬季小孩子手腳總冰冷,可能與衣物保暖不足、運動量少、血液循環不佳、飲食不均衡、體質因素等有關。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8-07-19 11:40
1.衣物保暖不足:孩子的衣物不夠厚或不保暖,會導致熱量散失快。家長要為孩子選擇保暖性好的衣物,如羽絨服、厚棉褲等。
2.運動量少:缺乏運動使孩子身體產熱少。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如跑步、跳繩等,增強體質。
3.血液循環不佳:孩子的末梢血液循環不好,容易手腳涼。可通過按摩手腳來促進血液循環。
4.飲食不均衡:營養攝入不均衡影響身體機能。保證孩子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多吃溫熱食物,如牛肉、紅棗等。
5.體質因素:部分孩子天生寒性體質。可適當食用一些溫熱的食物,如桂圓、核桃等,也可考慮中醫調理。
總之,家長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幫助孩子改善冬季手腳冰冷的情況。若情況持續不改善或伴有其他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原因手腳冰冷與身體對環境溫度下降反應有關.人類是恒溫動物,環境溫度下降時,為了避免體溫隨之下降,皮膚「冷感受器」會將訊息傳送到大腦體溫調節中樞,經由興奮交感神經系統,使身體肌肉張力增加,引起「顫抖」,增加體內熱能的產生,「冷得直打哆嗦」就是這個道理.顫抖可使身體熱能產生量自平時每小時四十到六十千卡增加到三百千卡,造成體表血管收縮,減少身體熱能散失以保暖.此外,天寒地凍時一般人多足不出戶,日曬和運動量減少;冬季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功能都比夏天強;再加上冬天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增加血液黏稠度及凝血功能,這些都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加重了手腳冰冷癥狀.二,臨床表徵即使健康的人,在冷天時也可能凍得手腳發紫,交感神經興奮造成動脈血管收縮,微血管和靜脈血管相對擴張,組織中血液含氧量下降,所以皮膚呈藍紫色,由指尖開始向手掌延伸,會持續一段時間,輕壓也不會變白,多發生在三十歲以下女性.有時會出現一種「網狀青斑」變化,在部分皮膚出現斑駁的紅藍色網狀細紋,三十歲左右女性或男性都可能產生.這種皮膚變化多半無害,注意保暖即可改善,但有時也發生在急性動脈栓塞處皮膚.還有一種遇冷會出現的皮膚變化叫「雷諾氏現象」,多發生在二十至四十歲女性,在手指或腳趾發生一陣陣周期性「由白而紫再轉紅」的顏色改變,發生部位以手指居多,剛開始只有一兩指(趾),后來逐漸波及其他指(趾),少數人甚至及於耳垂和鼻尖,多數都無大礙,只要注意保暖,避免暴露在過冷環境.約百分之十五會隨時間改善,但有百分之三十其狀況會逐漸變差,不到百分之十手指會因反覆缺氧而變硬,只有不到百分之一手指會因嚴重缺血而截肢.(一)注意保暖:除多穿御寒衣物外,還要記得戴帽子,圍巾,手套,和透氣柔軟保暖的鞋子.頭臉部,頸部及手部保暖很重要,因為頭頸部散熱量占全身散熱量三成.室內最好有溫度調節設備,但須注意用電安全.(二)多曬太陽,多活動:除可御寒外,還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戶外活動務必注意保暖,盡量選擇氣溫較高及空氣較佳時段.(三)避免穿著太緊襪子,衣褲,以免影響四肢動脈血流.(四)適度補充熱量,避免饑餓或血糖過低造成體溫過低.少吃油脂類及甜食,多吃蔬果類補充維生素C,改善血液黏稠度.(五)避免過量飲酒:少量飲酒雖然會擴張皮膚血管,但酒精會抑制中樞神經,因而抑制「顫抖」生熱反應,抑制肝臟制造糖分導致血糖過低.皮膚血管擴張也會造成體熱失散更多,引發體溫過低危險.(六)務必戒菸包括二手菸,吸菸會造成交感神經興奮,使血管收縮或痙攣雪上加霜.(七)一般手腳冰冷,注意保暖即可,很少需要用藥.但嚴重者,尤其已經有明顯皮膚病變的就要詳細檢查,查明原因以對癥下藥.(八)保持皮膚清潔,適量擦抹保濕乳霜,避免乾燥龜裂及外傷,有皮膚病變者,尤應注意.(九)罹有重大內科疾病患者,要依照醫師指示定時服藥,使病情控制穩定,使用阿斯匹靈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患者切不可任意停藥.長期用藥者,若冬季手腳冰冷加劇,應該和醫師討論用藥.(十)避免出入人多,擁擠,通風不良場所,以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病患,也可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預防流感.
2016-06-19 19: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陽氣不足,最簡單經濟的辦法是多曬太陽,而且是曬后背.前為陰,后為陽,通過后背曬太陽,可以增補陽氣,讓四肢溫暖起來.三餐中可以加入一些溫熱護陽的食品,如桂圓,胡桃,核桃,栗子,大棗,山藥,木耳等,少吃海鮮,西瓜等寒涼食品.有虛癥的小兒等可以適當進行一些針對性的中藥調理.提高人體抵抗力.要經常進行日光浴,每次15~20分鐘,紫外線有助于提高人體抵抗力.加強體育鍛煉因為“動則生陽”,所以建議每天進行1~2次身體鍛煉,具體項目因體力而定.飲食調養多食有壯陽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給孩子穿的暖和一點,晚上回來燙腳,每天都換襪子和鞋墊.鞋子要干燥不潮濕.增減衣服要調整好.出汗了要減衣,冷了要增衣.
2016-06-19 19: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手腳冰冷與身體對環境溫度下降反應有關.人類是恒溫動物,環境溫度下降時,為了避免體溫隨之下降,皮膚「冷感受器」會將訊息傳送到大腦體溫調節中樞,經由興奮交感神經系統,使身體肌肉張力增加,引起「顫抖」,增加體內熱能的產生,「冷得直打哆嗦」就是這個道理注意保暖:除多穿御寒衣物外,還要記得戴帽子,圍巾,手套,和透氣柔軟保暖的鞋子.頭臉部,頸部及手部保暖很重要,因為頭頸部散熱量占全身散熱量三成.室內最好有溫度調節設備,但須注意用電安全.(二)多曬太陽,多活動:除可御寒外,還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戶外活動務必注意保暖,盡量選擇氣溫較高及空氣較佳時段.
2016-06-19 19:4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您孩子是體虛,所以容易引起手足冰冷.要多運動鍛煉增強體質!保暖固然是一種方法,但依您的敘述,建議讓孩子多運動,增強孩子食欲,按時吃飯.增強體質是關鍵!!另外,多補充維生素E;多吃含煙酸的食物和B族維生素,能擴張末梢血管;多吃堅果,胡蘿卜等溫熱性食物,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飲;適當吃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可促進血液循環.
2016-06-19 19:47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新生兒手腳不會熱,脖子會暖和就不冷的
2016-06-19 1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