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湛潔誼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嬰兒嘔吐的原因較多,常見的有喂奶不當、胃食管反流、感染、消化道畸形、顱內病變等。嚴重嘔吐可能導致脫水、營養不良等,必要時應及時就醫。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7-04 19:42
1.喂奶不當:喂奶量過多、過急,喂奶后未拍嗝等,易導致吐奶。
2.胃食管反流:嬰兒胃食管功能尚未發育完善,胃內容物易反流。
3.感染:如腸胃炎、呼吸道感染等,炎癥刺激可引起嘔吐。
4.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幽門肥厚狹窄、腸閉鎖等。
5.顱內病變:如顱內出血、顱內感染等,顱內壓增高會引發嘔吐。
6.其他:過敏、藥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導致嬰兒嘔吐。
總之,嬰兒嘔吐原因多樣。家長應密切觀察嬰兒的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帶嬰兒去醫院檢查。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嘔吐是指胃內容物和一部分小腸內容物在消化道內逆行而上,自口腔排出的反射性動作,是消化道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 新生兒胃容量小,發育差,呈水平位容易發生嘔吐,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癥狀.由于嘔吐物常從口鼻同時噴出,容易窒息,甚至死亡.所以要早診斷,及時治療.剛生下不久,還未開奶就開始嘔吐,吐出物象泡沫樣或含少許咖啡樣物,全身情況尚好,胎糞排出正常,無腹脹,分娩時有產程過長或窒息者,可能因吞人過多羊水引起,待羊水吐盡后,嘔吐自然停止.少數嘔吐嚴重者需用導管抽出胃內容物,并用生理鹽水洗胃,癥狀便可緩解.對于因難產,高位產鉗,吸引助產等引起分娩損傷的和有窒息的小兒發生嘔吐,需謹防顱內出血,這時常伴有嗜睡,突然尖叫,抽痙,前囟飽滿等神經系統癥狀,全身情況亦較差.出生不久,或剛開奶,一吃即嘔吐,無胎糞排出或排出量極少時,常常有可能為胎糞粘稠引起梗阻,或消化道畸形所致原腸梗阻.由胎糞粘稠引起的,灌腸后大便通暢即解除.消化道畸形可有食道閉鎖,十二指腸閉鎖,腸旋轉不良,無肛門等情況,除嘔吐和無胎糞(或極少)排出等共有癥狀外,如梗阻位置較高,則嘔吐頻繁,腹脹不明顯,或上腹脹而下腹空虛;梗阻在十二指腸以下的,嘔吐物含膽汁;梗阻位置低的,嘔吐發生較晚,嘔吐物中可有糞便,腹脹明顯.對這類畸形的患兒,應盡量爭取早日手術治療. 出生1—2周后發生嘔吐,全身情況很好的,常常因喂養不當引起.小兒食量已增加,而母奶不足或牛奶過稀時,小兒饑餓,吸奶時咽下大量空氣,或人工喂養時奶頭開孔過小,過大,牛奶不充滿奶頭,都可以讓小兒吞入空氣,當咽入的大量空氣從胃內排出時便發生嘔吐.此外,牛奶過熱,過冷,量過多或吸奶后翻動小兒等也會引起嘔吐,有時嘔吐可呈噴射狀.只要注意喂養方法,吸奶后豎抱起小兒輕拍背部,待至噯出吞入空氣后再半臥,就不會發生嘔吐.由于賁門松弛引起的嘔吐,吸奶后予以豎抱,日齡稍大后,牛奶中加些奶糕,使奶液變稠厚些,能減少嘔吐,隨著日齡增長,能逐步恢復.如果胃出口(幽門)處肌肉痙攣,乳汁不易通過,也會發生嘔吐,吸奶前給予解痙藥物會有效.因新生兒的胃游離度和活動度大,進食后會發生胃扭轉而嘔吐,可于吸奶后身體稍抬高或取右側臥位加以預防.對于小兒喂飽后不久吐出少量乳汁,一般情況良好,食欲正常,吐后不啼哭,亦不伴有其他任何癥狀和體征,通俗稱為“溢奶”,屬于正常現象. 出生2—3周后開始嘔吐,每天數次,逐漸頻繁并發展為噴射性,每次進食后半小時左右就發生劇烈嘔吐,吐出量有時比進入量還多,吐出物無膽汁,吐后食欲仍正常,因長期持續嘔吐而逐漸消瘦的,可能為先天性幽門肥大性狹窄.本病在男嬰多見,進食時在腹部可見到胃蠕動小,有時在右上腹可模到象橄欖大小的硬塊即是肥大的幽門,一般需要手術治療.如果小兒經常發生便秘,3—5天排便一次,而且必須經常灌腸才能排出,否則就出現明顯腹脹,嘔吐,這時應考慮先天性巨結腸的可能,應由醫生進一步通過X光攝片等明確診斷,隨后進行根治性手術. 新生兒在胎內,出生時,出生后都很容易感染敗血癥,肺炎,腦膜炎等,嘔吐可以為這些疾病的癥狀之一,因此,新生兒任何時期出現嘔吐,伴有上述這些疾病的相應癥狀,或全身情況差時,應及時就診治療.
2016-06-19 20: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新生兒胃容量小,發育差,呈水平位容易發生嘔吐,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癥狀.由于嘔吐物常從口鼻同時噴出,容易窒息,甚至死亡.所以要早診斷,及時治療.新生兒的特點有關:①新生兒食管較松弛,胃容量小,呈水平位,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而賁門括約肌發育差,腸道蠕動的神經調節功能較差,腹腔壓力較高等,均為新生兒容易出現嘔吐的解剖生理原因;②胚胎時期各臟器分化和發育的異常,尤其是前,中,后腸的異常,容易造成消化道的畸形,使攝入的食物或消化道分泌物不能順利通過腸道,逆行從口腔排出,形成嘔吐;③胎兒出生時的刺激,如吞咽了大量的羊水,血液,以及出生后內外環境的急劇變化,也容易誘發新生兒嘔吐;④新生兒嘔吐中樞發育不完善,容易受全身炎癥或代謝障礙產生的毒素刺激引起嘔吐.出生1—2周后發生嘔吐,全身情況很好的,常常因喂養不當引起..只要注意喂養方法,吸奶后豎抱起小兒輕拍背部,待至噯出吞入空氣后再半臥,就不會發生嘔吐. 出生2—3周后開始嘔吐,每天數次,逐漸頻繁并發展為噴射性,每次進食后半小時左右就發生劇烈嘔吐,吐出量有時比進入量還多,吐出物無膽汁,吐后食欲仍正常,因長期持續嘔吐而逐漸消瘦的,可能為先天性幽門肥大性狹窄.一般需要手術治療.如果小兒經常發生便秘,3—5天排便一次,而且必須經常灌腸才能排出,否則就出現明顯腹脹,嘔吐,這時應考慮先天性巨結腸的可能,應由醫生進一步通過X光攝片等明確診斷,隨后進行根治性手術.新生兒在胎內,出生時,出生后都很容易感染敗血癥,肺炎,腦膜炎等,嘔吐可以為這些疾病的癥狀之一,因此,新生兒任何時期出現嘔吐,伴有上述這些疾病的相應癥狀,或全身情況差時,應及時就診治療. 總之,引起新生兒嘔吐原因很多,只有排除各種先天性畸形等外科疾病,感染性疾病,再結合小兒全身情況,才能考慮是否由于喂養不當所引起,否則容易延誤治療,甚至影響生命安全.
2016-06-19 20: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嘔吐新生兒常見的癥狀,由于新生兒的食道下端括約肌發育不成熟,胃容量小,水平位而排空時間延長,且消化道自主水平神經發育不成熟,調節功能低下等特點,致使新生兒容易發生嘔吐,根據其嘔吐的時間分析其原因如下:嘔吐新生兒常見的癥狀,由于新生兒的食道下端括約肌發育不成熟,胃容量小,水平位而排空時間延長,且消化道自主水平神經發育不成熟,調節功能低下等特點,致使新生兒容易發生嘔吐,根據其嘔吐的時間分析其原因如下:生后1-2天即出現嘔吐考慮由于分娩過程中自尊心自尊心吞咽了羊水及血水引起的咽下綜合征,消化道畸形,消化道出血,缺氧缺血腦病或顱壓增高引起的嘔吐,若每次進食后即吐且伴有嗆奶,咳嗽青紫,則應注意是否會有食道閉鎖畸形.若生后3-7天才發生嘔吐,可由于幽門痙攣,胎糞排出延遲,喂養不良,吞入空氣或喂奶量過多而引起,還要注意全身是否有感染,無論何種感染均可引起嘔吐,還有消化道畸形引起的不全梗阻同樣可引起嘔吐.若7天以上才發生嘔吐要注意感染,喂養不當及肥大性幽門狹窄
2016-06-19 20:3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嘔吐是指胃內容物和一部分小腸內容物在消化道內逆行而上,自口腔排出的反射性動作,是消化道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 新生兒胃容量小,發育差,呈水平位容易發生嘔吐,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癥狀.由于嘔吐物常從口鼻同時噴出,容易窒息,甚至死亡.所以要早診斷,及時治療.出生2—3周后開始嘔吐,每天數次,逐漸頻繁并發展為噴射性,每次進食后半小時左右就發生劇烈嘔吐,吐出量有時比進入量還多,吐出物無膽汁,吐后食欲仍正常,因長期持續嘔吐而逐漸消瘦的,可能為先天性幽門肥大性狹窄.本病在男嬰多見,進食時在腹部可見到胃蠕動小,有時在右上腹可模到象橄欖大小的硬塊即是肥大的幽門,一般需要手術治療.如果小兒經常發生便秘,3—5天排便一次,而且必須經常灌腸才能排出,否則就出現明顯腹脹,嘔吐,這時應考慮先天性巨結腸的可能,應由醫生進一步通過X光攝片等明確診斷,隨后進行根治性手術.
2016-06-19 20:3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媽你好,寶寶吐奶是很正常的啦。我們這里老年人說這個叫做漫肥哦。不過這個寶寶吐奶不是很多的情況啦。寶寶在6個月之前喝奶后一定要豎起來由下到上的拍一拍,拍出嗝來再放下去的啦!祝寶寶健康。
2016-06-19 2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