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幼兒二級結核的形成通常與以下因素有關:幼兒自身免疫力較弱、接觸結核患者、營養不良、居住環境差、遺傳因素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加強營養支持、改善生活環境等。 1.幼兒自身免疫力較弱:幼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對結核菌的抵抗力不足,容易感染發病。 2.接觸結核患者:與開放性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吸入帶菌飛沫,增加感染風險。 3.營養不良:營養缺乏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使幼兒更易感染結核菌。 4.居住環境差:通風不良、人員密集的居住環境利于結核菌傳播。 5.遺傳因素:部分幼兒可能因遺傳因素對結核菌更易感。 總之,幼兒二級結核需要及時發現和治療。家長要關注幼兒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治療期間要嚴格遵循醫囑,加強護理,促進幼兒康復。
2024-10-13 14: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個應該還是被結核病患者傳染的.應該到當地的結核病醫院就診,在專科醫師指導下使用抗癆藥物治療,但是不能使用兒童不宜的藥物,比如鏈霉素,氧氟沙星.注意休息,堅持服藥,加強營養.
2024-10-13 14: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血行播散型肺結核(代號--Ⅱ),(包括急性粟粒性,亞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你好!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排菌病人是社會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桿菌后不一定發病,僅于抵抗力低下時方始發病.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干酪樣壞死,易形成空洞.除少數可急起發病外,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癥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為結核桿菌血行播散的結果.多見于兒童,成人亦可發生.在臨床上分兩個類型:①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或急性粟粒性肺結核;②亞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在小兒最多見者為急性粟粒性肺結核;年齡較大的兒童常表現亞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如果家庭,托兒所,幼兒園,小學或辦公室中有排菌肺結核病人,那么,其周圍人尤其是兒童較易受到結核病菌的感染,因為兒童抵抗力低.結核病藥物治療一定要遵循:早起,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的原則.1.早期:已經確診的排菌肺結核,應及早進行治療,這樣除有利于病變修復,更重要的是可減輕對親屬和周圍健康人群的傳染. 2.聯用:選擇兩種以上抗結核藥物組成化療方案,聯合治療可保證治療效果,并延緩和防止結核菌產生耐藥而導致化療失敗. 3.適量:藥物劑量過小不能殺滅細菌且易產生耐藥性,但劑量過大則易發生毒副作用而中斷治療.因此,必須遵照醫囑堅持服用規定劑量藥物才能完成預定療程,確保療效. 4.規律:在規定療程內嚴格按照化療方案規定的用藥次數相同隔時間用藥,盡量避免漏服或中斷服藥. 5.全程:按要求完成規定療程(一般為6個月).若療程未滿停藥,會使治療失敗或造成復發.但超過療程無限期用藥,不但不能提高療效,且易產生毒副作用并增加不必要的經濟負擔.因此結核病人要注意一下幾點就可以很快恢復健康:⒈要完全配合醫生,堅持規則全程使用抗結核藥物,切不可中斷,如遇藥物反應等特殊情況應及時告訴醫生,由醫生決定是否繼續服藥. ⒉要定期復查,尤其是痰結核菌檢查,因為痰菌的多少,有無,直接關系到病情的轉歸,而其它檢查能反映病人的身體狀況,從而使醫生及時了解病情變化,改進治療措施,有利于病人康復. ⒊服藥期間,注意休息,增添含蛋白質高的食物,增強自身體質. ⒋個別病人在服用抗結核藥物后,可能出現一些副作用,如食欲減退,頭暈耳鳴,關節疼痛,皮膚搔癢或其它不良反應時,一旦出現要及時就診. ⒌要安排好生活起居,早睡早起,不從事重體力勞動,防止過度疲勞,加強營養,多吃新鮮的魚,肉,雞蛋,牛奶,水果,蔬菜等,忌吸煙,酗酒,辛辣食品. ⒍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進行一定的文娛和消遣活動來分散以疾病的注意力,以消除不良心理.注意營養與休息,加強身體鍛煉.
2024-10-14 0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