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衛理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尿檢里的抗壞血酸通常指尿液中維生素 C 的含量。其水平可能受飲食、藥物、疾病等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攝入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過多、服用維生素 C 補充劑、某些疾病導致代謝異常等。 1. 飲食因素:大量食用富含維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西蘭花等,可能導致尿檢中抗壞血酸水平升高。 2. 藥物影響:服用維生素 C 類藥物或復合維生素制劑,也會使尿液中抗壞血酸含量增加。 3. 代謝問題:某些代謝性疾病,如維生素 C 代謝障礙,可能引起抗壞血酸在體內的積累和排泄異常。 4. 檢測誤差:尿液樣本采集、保存或檢測過程中的不當操作,可能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5. 其他因素:個體的生理差異、近期的身體狀態等也可能對尿檢中抗壞血酸的水平產生一定影響。 一般來說,單純的尿檢中抗壞血酸水平異常不一定意味著存在嚴重的健康問題,但如果伴有其他尿檢指標異常或身體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建議在正規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
2024-10-13 14: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個屬于正常的情況的.尿中的這個項目也只提示有可能干擾其他檢查而已,它本身是正常的.
2024-10-13 1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