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廖火城 副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血脂過高可能由不良飲食、缺乏運動、遺傳因素、肥胖、疾病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等。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8-07-16 18:56
1.不良飲食:減少高脂高糖食物攝入,如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
2.缺乏運動:增加運動量,如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3.遺傳因素:定期檢查血脂,必要時及早干預。
4.肥胖:控制體重,通過合理飲食和運動減輕體重。
5.疾病:積極治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可能導致血脂升高的疾病。
6.藥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貝特類藥物(如非諾貝特)、依折麥布等。
血脂過高需要綜合管理,患者應重視并積極采取措施,定期復查血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吃消炎藥淋巴結腫大非常多見,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人群,可見于多種疾病,有良性,也有惡性,故重視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及時就診,確診,以免誤,漏診,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談一談淋巴結腫大的常見原因.慢性淋巴結炎多數有明顯的感染灶,且常為局限性淋巴結腫大,有疼痛及壓痛,一般直徑不超過2~3cm,抗炎治療后會縮小.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尤其是長期存在而無變化的扁平淋巴結,多無重要意義.但無明顯原因的頸部,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標志著全身性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應予以重視,進一步檢查確定.結核性淋巴結炎有發熱,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見于青壯年.常伴發肺結核,淋巴結質地不均勻,有的部分較輕(干酪樣變),有的部分較硬(纖維化或鈣化),且互相粘連,并和皮膚粘連,所以活動度差.這類患者結核菌素實驗和血中結核抗體陽性.惡性淋巴瘤也可見于任何年齡組,其淋巴結腫大常為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可從黃豆大到棗大,中等硬度.一般與皮膚無粘連,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動.到了后期淋巴結可長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塊,直徑達20cm以上,侵犯皮膚,破潰后經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縱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膚,乳腺,神經系統等.確診需活組織病理檢查.臨床上惡性淋巴瘤常易誤診,以表淺淋巴結腫大為首發表現者,有70%~80%在初診時被確診為淋巴結炎或淋巴結結核,以致延誤治療.巨大淋巴結增生是一種易誤診的罕見病.常表現為原因不明的淋巴結腫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縱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門及肺內.其它受侵部位有頸部,腹膜后,盆腔,腋窩以及軟組織.常易誤診為胸腺瘤,漿細胞瘤,惡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臨床表現對早期診斷極為重要.假性淋巴瘤常發于淋巴結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腫塊.一般認為屬反應性的增生,由炎癥引起.淋巴結轉移瘤淋巴結常較硬,質地不均勻,可找到原發灶.很少為全身性淋巴結腫大.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也常有淋巴結腫大,特別是兒童常見的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臨床上發病急,常伴有發熱,出血,肝和脾腫大,胸骨壓痛等,血液學和骨髓穿刺檢查可以確診鑒別.結節病在我國較少見,常侵犯雙側肺門,呈放射狀,伴有長期低熱.全身淋巴結都可腫大,尤其是耳前后,頜下,氣管旁.在臨床上很難與惡性淋巴瘤鑒別.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多見與青壯年男性,為EB病毒所致,但病人常一般情況良好,可有發熱及全身性淋巴結腫大,也可有脾臟輕度腫大.外周血中有異形淋巴細胞,嗜異凝集實驗陽性可以確診.血清病為病人使用血清制品(破傷風抗毒素,狂犬疫苗等)后發生的一種疾病.少數患者以淋巴結腫大為最先出現的臨床癥狀.但多為注射處及滑車上淋巴結首先腫大.根據注射史及發熱,皮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可診斷.
2016-06-20 08: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寶寶腸系膜淋巴結感染一般是由于病毒和細菌感染引起的,治療主要根據腹痛的程度和有無其他全身表現判斷病情的輕重,及通過血常規檢查判斷可能為何種微生物感染.來指導治療.一般以抗病毒藥物和抗菌素治療為主配合支持治療和對癥治療.在小兒抗菌素一般首選青霉素和頭孢菌素類,療效好,副作用少.但廣譜抗菌素易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導致腹瀉或便秘等情況.出現這種情況時,如果抗菌素治療有效可以繼續進行治療,只要給孩子服用嗎丁啉,多酶片;多飲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即可避免便秘的發生.也可以選用大環內脂類抗菌素如阿奇霉素,嚴迪等或潔霉素進行治療.另外這些藥物在治療量一般是不會引起貧血等不良反應的.可以放心使用.
2016-06-20 08: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發炎是小兒常見病,一般多由于上感引起,以腹痛為主.一般認為因鏈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也有認為與腸道炎癥和寄生蟲病有關.經抗炎,解痙治療(俗語消炎止痛,需在醫生診斷指導下治療)即可好轉痊愈!靜脈滴注抗生素,或用清熱解毒藥效果較好.治療期間應注意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即可,忌食辛辣油膩的食品.避免受涼感冒和過度疲勞.很多抗生素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建議結合寶寶的病史,診斷及相關輔助檢查,合理用藥,進行治療,祝寶寶健康!
2016-06-20 08:3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西醫治療此病就是用抗菌素,而抗菌素都有相應的副作用的,很多抗菌素都會會引起腸道功能失調而致便秘或腹瀉等,磷霉素副作用太大,我不推薦此藥.建議到中醫院看一下,給孩子弄些中藥服用,相比較而言,中藥副作用小,如果服用西藥,建議短期服用.祝你的孩子早日康復!
2016-06-20 08:45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平時注意預防感冒發熱,注意飲食規律。飲食宜清淡,營養宜均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暴飲暴食,避免吃過硬、過熱、過冷及過分粗糙的食物。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少食易產氣的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2016-06-20 08:5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